【大紀元2020年09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少維編譯報導)科學家發明了一種人造皮膚,能夠以電子信號的形式發出痛覺的警訊,在假肢、機器人方面有廣泛的用途。
研究負責人澳大利亞墨爾本理工大學(RMIT University)的巴斯卡蘭(Madhu Bhaskaran)說:「皮膚是我們人體最大的感知器官。我們每時每刻都在感受各種信號,但是,皮膚只在特定的感覺超過一定臨界點的時候,才會發出疼痛的信號,比如碰到太燙或太尖厲的物品。」
「在這項研究之前,沒有任何電子科技能夠真實地模擬人體的每一種痛感。我們的人造皮膚在外界的壓力、熱度和冷度達到疼痛臨界點的時候,立即觸發反應。這是開發未來智能假肢和機器人所需的複雜反饋系統的重要一步。」
研究人員介紹說,他們開發了三種重要的功能原型,每一種都以電子形式模擬一種皮膚感知性能,通過將不同的功能原型整合,適合不同的用途。
他們的研究最近發表在《高級智能系統》(Advanced Intelligent Systems)期刊上,並在申請專利。他們提到的三種前沿的基本功能包括:
- 軟體電子設備:以氧化材料和生物相容性硅結合,製成透明的、不易斷裂的可穿戴電子設備,薄如貼片;
- 感溫塗層:在一種感溫材料的基礎上,製成只有人類毛髮千分之一薄的塗層;
- 仿大腦記憶體:模擬大腦長期記憶體的電子記憶細胞,可提取和保存以前的信息。
壓力觸感原型是軟體電子設備和仿大腦記憶體的結合;感溫原型是感溫塗層和記憶體的結合;痛覺感應器是所有三種功能的結合。
博士生研究員拉曼(Ataur Rahman)說,每一種應用原型都用到了記憶體,記憶體負責當壓力、熱力或疼痛達到預設的臨界點的時候,觸發反應。
拉曼說:「我們的人造皮膚可以分辨輕觸一顆圖釘和用力按下去的區別——這是以前的電子科技無法做到的。」◇
責任編輯:朱涵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