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0年09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梅編譯報導)9月3日,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發布消息,新開發的「中共病毒」檢測試劑,即CDC流感SARS-CoV-2多重試劑(CDC Influenza SARS-CoV-2 Multiplex Assay)可以同時檢測COVID-19、A型和B型流感病毒。該試劑說明,SARS-CoV-2是一種和薩斯同源的病毒,會引發中共肺炎。
流感季將到,該測試有助公共衛生官員控制流感和中共肺炎在社區中的傳播。CDC的統計數據顯示,導致COVID-19患者死亡的原因可能因人而異,CDC仍然推薦RT-PCR測試和血清(抗體)測試,前者顯示檢測者在感染中,呈陽性者會被計入感染案例;後者表示曾接觸過病毒並產生了抗體。
測試會有誤差嗎?
傑弗里·巴克博士( Jeffrey I. Barke M.D.)是經認證的初級保健醫師,新港海灘市「個人護理醫師」(PersonalCare Physicians)組織的聯合創始人,從業27年。他在南加大獲得生物科學學士,在加大爾灣醫學院獲得醫學博士。
從醫超過25年的巴克博士說:「有個病人告訴我,他的COVID-19測試呈陽性,來電者很確定他已被感染了。但我的病人說,他簽了檢測的文書,但因要等較長時間,就離開了,他實際上沒有去做測試。可是,這份測試結果很可能已被計入州的數據庫,並增加了一個病例。」
還有一個例子,一位企業主的員工檢測出COVID-19呈陽性,他也馬上進行了Sofia抗體測試,結果呈陽性。突然間,一切都變了,他取消了短距離旅程。但第二天為了確定,他又帶上家人到同樣的地方測試,結果他們全都是陰性,他跑來問巴克博士哪個結果是正確的?巴克博士說:「他和家人都沒有任何症狀,他們沒有感染,但是我想知道,前一天的陽性結果會不會被報上去?」還有一種情況,如果一個人在兩個州或縣測試,會不會被報上兩次測試的結果?不止是依據檢測結果。有些在這半年中死亡的病人即使測試陰性,也可能基於其流感或肺炎症狀被歸於COVID-19病例。
如果基本數據不準確,那人們如何才能相信,基於這些數據制定的公共政策是否有效?CDC令人起疑的數字包括:7月14日,佛羅里達州超過400個實驗室報告了100%陽性檢測結果;7月15日,超過475個實驗室報告了100%的陽性檢測結果。結果同一天,川普政府就授權醫院避開CDC,將檢測數據、住院和醫療設備情況直接發送到美國衛生與公衆服務部(HHS)。
今年3月份,人們談到中共病毒時有些「談虎色變」。到今天,橙縣PCR測試呈陽性的總人數近5萬人,加州約75萬人,全美約647萬人感染,但人們已經泰然處之了,比如橙縣以28天計的恢復人數有4萬多人。
那麼,是現在的病毒發生了變異(比從武漢剛傳到世界各國時弱了),或者檢測數據和病例統計有誤差,還是人們有了一些應對方法而不再束手無策了?
羥氯喹和早期治療
巴克博士介紹說,「自COVID-19大流行開始以來,我們治療了一些感染的人,我們的經驗是,早期治療對於預防住院和死亡至關重要。」
早在3月份,川普總統就在新聞發布會上推薦羥氯喹(HCQ,Hydroxychloroquine),並且告訴大家自己也在服用,但當時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安東尼·斯蒂芬·福奇(Anthony Stephen Fauci)就不認同,並表示沒有科學證據。此後,羥氯喹也一直被主流媒體和官員們壓制著。
巴克說:「我用羥氯喹治療了數十名被感染的患者,沒有一個需要再去住院治療的。」
例如:早期無症狀:患者A是75歲以上的老人,有嚴重的健康問題。在測試呈陽性後不久,她打電話來說沒有什麼症狀,自我感覺良好,她傾向於等待和觀看,自己在家隔離。巴克說服她,等待症狀不是個好主意,她很有可能出現麻煩的結果。所以,巴克他們給她羥氯喹+鋅+維生素D3 +維生素C的治療,兩週過去了,她沒有出現任何中共肺炎症狀。
輕度症狀:患者B是中年人,40歲,出現發燒、嚴重乾咳和疲倦的症狀已經幾天了,他打來電話,巴克立即讓他使用羥氯喹+ Z-pack +鋅,因為他有肺部病症,所以還添加了霧化的(吸入的)布地奈德(Budesonide),一種便宜的老式哮喘類固醇。服用後48小時,他的發燒和咳嗽完全消失,一週後,恢復了正常。
嚴重症狀:患者C55+,他的妻子通過社交媒體找到巴克,她已經感到絕望了。那時病人已出現症狀11天了,發燒、呼吸急促和嚴重咳嗽,因雙側肺炎住院,需要高流量氧氣以保持飽和度高於90%,在住院的頭幾天,病情惡化。醫院裡不許使用羥氯喹,但可使用瑞德西韋(Remdesivir)和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服用一週後,雖然他仍需要氧氣,但病情在減緩。
巴克說:「他在醫院又住了幾個星期,恢復了健康。如果他們在早期就聯繫到我,我相信他可以不用住院。」
巴克認為羥氯喹應該被定為非處方藥,合用羥氯喹、鋅和吸入類固醇三種藥是安全而有效的。當巴克為患者訂購羥氯喹時,多次受到藥劑師的挑戰,開這種藥方的醫生被視為不道德或庸醫。
羥氯喹之戰
1934年,漢斯·安德薩格(Hans Andersag)在1934年發現了氯喹,可用於治療和預防瘧疾。氯喹是奎寧的衍生物,更早的時候,土著人用金雞納樹(Cinchona officinalis)樹皮的提取物奎寧對抗寒顫和發燒。氯喹在二戰被首次大量使用,在越戰中士兵們每週都注射一次氯喹,以防止在叢林中執行任務時染上瘧疾。
氯喹也有副作用,但氯喹似乎也起到鋅離子載體的作用,允許鋅進入細胞抑制病毒的RNA聚合酶。
羥氯喹是一種耐受性更好,更有效的氯喹衍生物,1955年首次在美國獲准使用,使用了幾十年,每劑只需花幾美分。
中共病毒大流行以來,羥氯喹被許多一線醫生用於治療COVID-19。7月28日,醫生們聚集在國會山呼籲民眾不要聽信媒體和高科技公司編造的謊言,這些醫生們用羥氯喹(加鋅)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
但許多醫院和機構仍不允許使用羥氯喹,或對使用有爭議。著名的醫學雜誌《柳葉刀》和《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均發表過使用羥氯喹有害的文章,之後撤回。
為什麼關於使用羥氯喹治療會這麼的歇斯底里?巴克認為和藥物無關。首先是某些政治人物認為,中共肺炎所造成的恐懼和混亂會影響川普總統的連任,如果使用羥氯喹,COVID-19疫情會得到控制,生活正常、經濟復甦都是很快的。其次,羥氯喹+鋅+ Z-pack是非常便宜有效的藥物,而像新藥瑞德西韋就很貴;現在很多大公司都投資研製疫苗,專利和利潤都將達到歷史上的高水平,如果人們知道羥氯喹就可作為預防劑的話,怎麼會去嘗試接種新研製的疫苗呢?◇
責任編輯: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