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劇不再是禁忌 《橋牌社2》啟動招募投資

人氣 334

【大紀元2020年08月25日訊】《國際橋牌社》第一季在OTT平台創下600萬人次收看佳績,隨即啟動第二季的拍攝籌備。第二季故事將以1995至1996年飛彈危機為主軸,描述驚心動魄的軍事前線與國際外交緊張局勢,展現危機下「同島一命、死裡求生」的團結精神。

《國際橋牌社》官方粉絲專頁在昨(24)日宣布啟動第二季商業投資招募,邀請有興趣之個人、企業聯繫洽談,宣示不僅要做一部邁向國際的台灣民主化故事,還要展開周邊開發與外傳計劃,跨入龐大的IP市場。

製作團隊表示,第二季在劇本及場面都比第一季投入更多。為了真實呈現高登島當年的服役情景,在劇本開發期間進行了數百小時的訪談。訪問台海危機當下在前線服役的連長、營長、義務役等,要重現當年前線高登島劍拔駑張的臨戰氣氛,展現前線軍人死裡求生、捍衛家園的精神。

第一季證明「政治劇有市場」

過去政治題材往往被演藝圈視作禁忌,深怕拍了有立場的作品後,影響未來演藝生涯。製作人汪怡昕也坦承第一季的起頭確實不順利,「找演員找平台都困難重重,很多人不看好,等著看我們失敗」。

但是《國際橋牌社》第一季播出後,在OTT平台創下收視佳績,就連上映前舉辦的線下收費活動,都在2小時內完售。證明政治劇在台灣絕對有市場,拍政治劇不再是影視圈的禁忌。

在投入製作前,團隊也經過市場評估。在國際OTT平台上有高達15%的比例是政治、歷史劇,並列舉《紙牌屋》、《王冠》、《大河劇》等國外有名的政治劇。反觀大中華地區OTT平台,政治歷史類占比卻不到1%,有相當可觀的成長空間。

團隊樂觀認為,踏出台灣政治劇成功的第一步後,期望有更多創作者投入政治類型戲,培養台灣政治劇的製作經驗,擴大政治類型戲的新藍海。

《國際橋牌社》除了是台灣首部政治劇,更在開拍前就規劃了8個季度,為首個以季度規劃的台劇。團隊解釋,相較於過去單季的製作模式,季度的優勢是可以延續口碑、累積觀眾,同時拉長影劇的討論度和宣傳效益。在第一季的口碑與成果下,讓團隊對於第二季拍攝更具信心。

打造健全商業模式 良性循環

團隊並舉第一季拍攝期間面臨的困難為例,當時需要1990年代的總統車隊,可是這樣的老車找不到人做,必須要到處詢問私人蒐藏,拍攝群眾戲需要臨演,也很難找到為數眾多、真的以演戲為本業的臨演。因市場需求不夠,所以沒有人做。而在其他產業完整的國家,不管是戰車、軍裝、時代道具,甚至是臨演都很齊全,這就是產業面臨的困境。

製作人汪怡昕直言,現階段台灣影視就處於練功蹲馬步的階段。所以團隊想做的,不只是替台灣的民主故事留下一部作品,更重要的是引領影視產業邁向健全的商業模式。有完整的獲利模式,就能吸引更多資金投資影視,提升製作預算,也讓產業人才能夠得到應有的待遇、創作者敢於發想更大的作品、競爭越來越烈、作品不斷被超越,產生一個向上的正向循環。

責任編輯:梁夢竹

相關新聞
還原受虐致死案 死者家屬親自演繹 逼哭演員
楊烈挑戰詮釋總統 憶工作太忙曾罹大腸癌 
《橋牌社》開播近百萬人次點閱 登網路熱搜
《國際橋牌社》追劇榜稱冠 周孝安武打戲搶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