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國土還是守承諾? 東周巴國將軍以生命詮釋忠義
清朝人王爾鑒寫過一首題為「巴蔓子墓」的詩:穹窿哉,蔓子墓,渝城顛,石封固。多少王侯將相陵寢穴樵兒,獨此屹立兩江虹勢迥盤護。頭斷頭不斷,萬古鬚眉宛然見。城許城還存,年年春草青墓門。君不見背弱主,降強主,斷主之頭獻其土。又不見明奉君,暗通鄰,求和割地榮其身。惜哉不識蔓子墳。
詩中所讚的「頭斷頭不斷,萬古鬚眉宛然見」的巴蔓子是東周巴國的大將軍。巴國,位於今中國西南、長江上游地區,是周王族的諸侯國。早在夏朝時,巴人就建立了巴國,最初定都夷城(今湖北恩施),後遷丹山(今四川敘永)。商朝時,巴國的都城在巫山。周武王討伐紂王時,「實得巴蜀之師」,「巴師勇銳,歌舞(戰陣)以凌(壓倒)殷人」。周天子立國後,封姬姓子弟為巴國君王,統巴人之地,建都江州(今重慶),為當時「南土諸侯王國之首」。戰國時期,巴國疆域遼闊,「其地東至魚復,西至僰道,北接漢中,南及黔涪。」
東周末年,巴國出現內亂,一些貴族發動了武裝叛亂,駐守在巴國東部邊境的巴蔓子將軍決定帶兵回國都平叛。由於他手中兵力不多,不足以對抗貴族叛亂,無奈之下,他決定向東部鄰國楚國借兵。
春秋時期,巴國與楚國是長江中上游地區相鄰的兩個大國,兩國在中原各諸侯國的眼中,仍被視為蠻夷之國,所以兩國常常結成同盟,以維持各自的地位和利益。兩國曾聯合討伐位於河南南陽一帶的申國,在魯文公十六年又聯手滅掉了位於鄂西(今湖北竹山一帶)的庸國。
但另一方面,兩國之間卻經常產生矛盾,戰爭頻繁,巴人多敗。史載,雙方在討伐申國時,楚文王做了一件使巴軍驚駭的事情,導致了巴楚關係破裂,但具體是什麼原因,語焉不詳。生氣的巴國人轉而攻打楚國,楚軍大敗,楚文王也因此病死,這發生在公元前676年。公元前477年,巴人再次伐楚,包圍了楚國的鄾邑(今湖北襄陽附近),楚國派出三位大將重創巴人。這是兩次比較大的戰役,小的摩擦很多。
到了戰國時期,巴國與楚國曾採用王室聯姻的方式,來改善雙邊關係,避免戰爭。雙方曾締結盟約,即一國有難另一國需給予支援。因此,巴蔓子將軍向楚國借兵也是順理成章。
巴蔓子來到楚國後,面見楚王,請求楚王同意借兵。楚王想從中撈取好處,便對巴蔓子說:「如果你答應平叛之後送我三座城池,我就同意出兵。」這對巴蔓子而言確實是兩難抉擇。不同意,楚王不會借兵,叛亂不會平息;同意,就意味著割讓國土,對不起巴國國君和百姓。
再三衡量後,巴蔓子答應了楚王的要求,楚王遂借兵給巴蔓子,巴蔓子率兵很快平息了國內的叛亂。
平叛後,楚王派人向巴蔓子索要三城,要求其兌現承諾。作為巴國的忠勇之臣,巴蔓子當然不會出讓自己的國土。他說道:「憑藉楚國的力量,我們避免了災禍,我確實承諾過割讓城池給楚王,但城池絕不能割讓,請將我的頭顱獻與楚王以謝罪。」說罷,巴蔓子自刎。巴國舉國震驚。
其後,巴王將巴蔓子的頭顱交給楚國使者帶回楚國。楚王得知後,放棄了攻打巴國的想法,並嘆息道:「如果我得到了巴蔓子這樣的大臣,得不到城池也是無所謂啊!」隨即,楚王以上卿之禮厚葬其頭顱。巴國也以上卿之禮厚葬其身軀。
相傳忠州是楚王索要的三城之一,又是巴蔓子的故鄉,當地人為其立祠紀念。
晉代的常璩對巴蔓子的壯烈行為深為敬佩,評價說:「若蔓子之忠烈、范目之果毅,風淳俗厚,世挺名將,斯乃江、漢之含靈,山嶽之精爽乎!」其故事也在後世廣為流傳。如《宋本方輿勝覽》卷六一就轉載了《華陽國志》中關於巴蔓子事蹟的記述,說施州(今湖北恩施)迄今仍有巴蔓子廟,又說巴人「士頗尚氣」,便顯示了「有巴蔓子代節死義之遺風」的緣故。《大明一統志》卷六九也轉引了巴蔓子的事蹟等等。
巴蔓子死後,巴國最終被秦國所滅,滅亡於公元前316年的戰國中期。
參考資料:
晉朝常璩《華陽國志》
《左傳》
《尚書》
責任編輯:李婧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