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號文件下達 地方砍樹種糧

【有冇搞錯】糧食危機真會來臨?

石山

人氣 8600

【大紀元2020年03月31日訊】《有冇搞錯》。3月30日。

這個周末,香港出現了搶米潮。有消息說,越南米不出口了,泰國也將禁止大米出口,所以大家擔憂害怕。周六我去超市,買了4包公仔麵,結果排隊check out的時候,發現別人買好多東西,當時還奇怪,後來發現是大家在搶購了。

不過香港米行商會理事長陳建年26日已表示,泰國沒有禁止大米出口,讓大家不要驚慌。他表示,越南只是暫時停止大米出口簽新約,估計到月底,越南會重新視情況再決定是否限制大米出口。

目前這個中共病毒瘟疫,已經擴散到全球近兩百個國家,幾十萬人染病,幾萬人死亡。這無疑是一個大災難。如果處理不當,隨後的次生問題,引起的次生災難,其嚴重性可能會超過瘟疫本身很多倍。糧食危機,就是其中一個最令人擔憂的事情。

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打開中國歷史,類似的記載很多很多。朝代末年,皇城或者繁華大城市中富人雲集,結果出現天下大亂,最後沒東西吃,糧食一斗十金,很多人腰纏萬貫地被餓死。

除了糧食大量減產之外,也在於供應鏈出問題。社會越富有,分工就越細緻,糧食生產出來,要有人收集,有人運輸,有人在城中開店銷售,其中環節很多,一旦某個環節被破壞,後果都會很嚴重。

我不是嚇大家,現今世界,我們的這個生產到銷售的鏈,恐怕是有史以來最複雜的。所以我祈求不要出現問題,否則真的會是人間地獄。

可能有人認為,中國是農業大國,不會出現問題。真的嗎?中國是農業大國,但不是糧食大國,中國生產的農產品,不夠自己吃。中國現在是世界上最大的糧食進口國,不是之一,是最大的進口國,如果糧食的國際供應鏈出現問題,中國真的會很麻煩。

按照官方的數字,2019年中國糧食總產量在6.5億噸,大約1萬3000億斤,人均不到900斤。雖然每年不斷增產,但糧食自給率卻從2013年的96%降到2019年的86%。這是官方數據,在中國,糧食產量包括幾乎所有的品種了,不但是大米、小麥,也包括粟米、馬鈴薯、高粱、紅薯等等。

如果以中國人糧食主食的大米和小麥來說,過去很多年實際上是減產的。原因很簡單,中國糧食主產區,和經濟最發達區是重疊的,工業和住宅、商業用地,大量擠占了中國最優秀的耕地。但中國在西部和北部開發新耕地,但卻不適合種植水稻和小麥,所以才有這種情況。過去十年,中國進口大米數量增長了10倍,有500萬噸。但小麥的進口變化較大,從5、600萬噸,到300萬噸都有。

每年,中國中央政府都會有一個一號文件,主要是談農業生產。今年,沒有看到官媒討論這個問題。但各省的政策,其實透露了今年北京的主要政策走向。

有報導說,在山東、河南等好幾個省份,政府要求砍樹種糧,主要是小麥;湖南和江西,則出現了當地政府帶人剷除農民種的菜、水果,強迫耕種糧食,就是水稻。這個是什麼意思?就是北京要求各地,要保證基本糧食產量。以前中共有一個農業基本政策,叫做以糧為綱,到了鄧小平時代,口號叫做「無糧不穩」。

糧食是一種戰略物資。過去20年,中國糧食的對外依賴越來越大,主要是粟米、大豆等等,但小麥和稻米,仍算是基本維持自給。

中國進口最多的大豆,就是黃豆。中國八成的黃豆依靠進口。黃豆主要是食用油和飼料的原料。但是,肉食和糧食的消耗有很大關係的,沒有肉食,糧食消耗量會大增。所以黃豆大量進口,飼養業擴張,等於是減少糧食消耗。也就是說,如果沒有黃豆進口,中國人吃的米或者麵或者其它糧食都會大大增加。

我估計,今年北京的一號文件,要點是增加糧食產量,並下達了硬性的指標和任務。為什麼有這個要求呢?看起來,很可能是北京對未來國際局勢有自己的基本判斷,結論很可能是認為未來國際貨品供應模式會發生很大變化,各種貿易摩擦加劇,產業格局變化,所以要未雨綢繆,早點安排。

我們回過頭談一下全球的糧食潛力。

談糧食,這要有兩個指標,耕地數量和單產量。中國的單產量,算是全世界很高的,但被限制的,其實是耕地面積。下面有個大概的數字,所謂耕地,其實各國計算方法不同,比如美國是農業用地,包括放牛放羊的都算上了。中國也是。

美國有166.9萬平方公里的農業用地。

每平方公里,相當於1.5萬畝,所以美國有250億畝耕地。你若到美國中西部自駕遊,會非常悶,因為開車幾個小時都是農田,非常平緩。另外,美國每年都有很多的耕地在休耕,種一年休一年。未來糧食生產的潛力非常大。

印度有153.5萬平方公里耕地。

印度雖然國土面積只有298萬平方公里,但耕地面積卻高居世界第二,約占總國土面積的51.61%。近年也有數據說,印度耕地已經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了。印度氣溫高,水利資源豐富,所以合適農業生產。

中國有大約150萬平方公里耕地。

中國領土面積960萬平方公里,比印度大3倍。但中國境內多山陵、荒漠、草原,平原面積很小,耕地面積僅占國土面積的16.13%,而且中國可供耕種的土地幾乎完全開墾完畢,沒有多少潛力。

不過,以前有專家曾經和我講過,中國農業的水熱比是全球最好的。就是春耕、夏種,需要水的時候,中國正好是雨季。比較起來,其它國家就沒有這麼配合了,比如西歐降雨和中國北方差不多,但卻多在秋冬季節。所以中國歷史上以農業立國,不是沒有原因的。

其它,俄羅斯、巴西、加拿大、澳洲、烏克蘭、印尼、阿根廷,和非洲的尼日利亞,都算是農業大國,也是有很大潛力的國家。

所以,糧食生產潛力最大的國家,很多都在美洲,對中國來說,一旦和美國有很大糾紛,可能會很麻煩。這也是中國特別在意糧食生產的原因。

目前,俄羅斯和哈薩克,都已禁止小麥出口,越南3月底已經停止出口大米,塞爾維亞停止葵花籽油出口等等,顯然都和疫情對全球經濟格局的影響有關,這個趨勢是否會繼續,現在沒有人知道。

去年澳洲糧食減產大概7%,泰國因為乾旱,今年水稻會減產。中國還進口巴基斯坦的大米,占中國進口的19%。今年中國大米進口多少,看來會受到很大影響。

根據中國官方數字,人均糧食每年近900斤,但實際上,供人食用的大約只有每人400多斤,這遠低於世界糧農組織的人均400公斤的標準。缺少的營養,如蛋白質部分,需要依靠進口來補充。所以一旦世界糧食供應鏈也發生變化,中國有可能會遇到很大困難。

大部分糧食短缺產生的災難性問題,都和制度有關。這個問題,曾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英國印度裔經濟學家Amartya Sen教授有專門研究。大概就是,專制國家遇到糧食問題,更容易演變成為大饑荒。

這一點,可能是現在最應該讓中國人感到擔心的問題。

責任編輯:連書華

相關新聞
【有冇搞錯】任志強被失蹤 北京政局暗流詭譎
【有冇搞錯】義和團2.0攻勢 各國驚醒為時未晚
【有冇搞錯】中共極左派發難內情揭祕
【有冇搞錯】疫情大爆發 中共全球部署遭重創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