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0年02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江禹嬋綜合報導)針對台灣衛生福利部宣布,禁止中國籍配偶的中國籍子女入境台灣,台灣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13日表示,沒道理父母把孩子丟包國外,讓國家接收,應「各自負責」;且說該措施限疫情嚴峻時,非永久不能來台。資深媒體人黃光芹表示,這樣的作法是對的,且「不人道的是中國(中共)」。
陸委會日前表示,開放未成年且在中國無人可照顧者,依專案審核開放返台。不過指揮中心隔日召開記者會宣布,「陸配子女來台」政策取消,仍維持先前的管制措施。
身為指揮官,同時也是衛福部長的陳時中指出,目前台灣對中共肺炎(俗稱武漢肺炎、新冠肺炎、COVID-19)的防疫,有三個原則,人在台灣,醫療絕對無差別待遇,全力救治;居家檢疫、居家隔離,無差別管理,不會因身份而有差別;邊境的管制上,最大的原則,國人優先。」
預備未來檢驗能量
陳時中說,陸配的孩子出生時,國籍是可以選擇的,如果當初沒有選擇台灣,現在應要自己做些安排及承擔,若台灣有餘力是可以幫助更多人,但必須要預備未來的檢驗量能,以應付國人需求及類似寶瓶星號等突發情況,防疫措施仍為國人優先,因此必須進行相關限制。
對於陸配的中國籍子女來台政策急轉彎,引發各界爭議與討論。陸委會提到,因為目前正值疫情關鍵高峰期,疫情指揮中心評估後,決定以國內防疫為優先,宣布撤回陸配子女回台方案,降低來自疫區的人員流動風險。
不希望防疫有破口
至於衛福部、陸委會兩會是否溝通不良?陳時中說,兩部會看法不同的原因是陸委會收到相關陳情,要做出相關決定,但細想這些情況,「幾乎不會看到有那樣的情形」,如大人跟小孩要一起回來,大人可以在那邊照顧。如果小孩單獨被丟包在那裡,沒道理父母把他丟包,卻要國家接收,「要各自負責」。
陳時中也說,目前限制陸配的中國籍子女來台並不是永久政策,這是疫情嚴峻時的暫時措施,並非以後永久都不能來。疫情嚴重時,不希望防疫有破口,大家盡點責,多出一點力氣。
就像是目前居家隔離的人,他們有相關旅遊史就必須檢疫14天,也是在盡責,大家多出一點力氣,防疫的線不容易守,守住了就非常有意義。
黃光芹在臉書表示,陳時中所謂「國籍選擇說」,是指近年來,中配子女(或與前夫所生子女)是中國籍者居多,但這些人一樣可以依親方式來台長期居留,並享受相關資源,這些小孩在過年期間,隨父母「回」中國探親,因為停航滯留在中國。
黃光芹說,正值非常時期,硬要政府為中國籍配偶與中國籍子女專辦一場「敦克爾克大撤退」,别說醫療和防疫能量難以負擔,就算以人道為名,這扇「善門」未免也開得太大了
她認為,政府最終決定,考量中國大陸疫情發展,為減少人員移動,不允許回台是對的,「人道主義誰没有,但要怎麼做呢?不人道的是中國(中共)」。
台灣考量順序和各國一樣
對此,台南市長黃偉哲接受媒體訪問時談到,要在人道與防疫之間二擇一的話,當然要以防疫為優先,這一點台灣和其他國家考量的順序是一樣的。
黃偉哲表示,陸委會與中央流行防疫指揮中心對於中配子女入境的決策,確實在兩天之內反轉,主要是因為陸委會基於人道,而防疫指揮中心則是基於防疫的考量,兩者並不互相衝突,但二擇一時,當然以防疫優先,必須要先在防疫上準備充份,行有餘力的話,才能再救人,先自救而後救人,他肯定防疫指揮中心的作法。
他強調,以防疫為優先順序,人道其次,不只台灣如此,各國都是這樣。例如鑽石公主號停靠在日本橫濱港口,也沒有辦法讓船上所有乘客都下船接受醫療,必須再做一定程度的隔離,這也是不得已的措施。
以各國撤僑為例,各國在中國都有僑民,武漢封城之後,各國都有撤僑行動,但中國其他城市再封城時,都沒有辦法再繼續撤僑,主要因為就是各國的防疫能量有限,沒有辦法無限制地提供,所以他尊重各國防疫指揮的優先順序,中配子女入境政策的考量也是基於這個原則。
責任編輯:高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