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專欄】威廉‧巴爾的失敗悲劇

人氣 4387

【大紀元2020年12月19日訊】(英文大紀元專欄作家Roger L. Simon撰文/德誠編譯)我曾經是司法部長威廉‧巴爾的忠實粉絲。

巴爾這個人當然知道如何說話。 2019年10月他在巴黎聖母院法學院做了一個關於宗教自由的演講,能言善辯而且很有意義。

如果您沒有聽過,也許您應該聽一聽,這樣就會對他的能力,有所了解。

他就是那個似乎在幾十年前就承諾過,要查清川普(特朗普)通俄門事件的司法部長。這事件也就是所謂的 「間諜門」,對很多人來說是應該受譴責的,叛國的事件。

他委派康涅狄格州一位據說是強硬派的美國律師,約翰‧達勒姆(John Durham),去揭開這場惡行的源頭,將不法分子繩之以法。

不幸的是,在這一承諾中很快就出現了麻煩的跡象。巴爾告訴我們,更高級別的官員—當然是指巴拉克‧奧巴馬總統和拜登副總統–並不在達勒姆的調查範圍之內,雖然他們參加了2016年1月的一次相關的重要會議,從那次會議上可能流露出很多有關信息。

有些人顯然是凌駕於法律之上的。

為了解釋這一點,巴爾讓人覺得他是想結束司法部和聯邦調查局的政治化—但也可能他是……對自己說的。

同時,達勒姆(Durham)的調查拖延了時間,比預期的要長得多,這可能是由於瘟疫造成的。

但是是這樣嗎?

當然,疫情造成了一些不便,但大陪審團的召開難道就不能用保持距離,戴上口罩嗎?其它很多機構都沒有被瘟疫影響它們的工作。

有些人說在家裡辦公實際上更有效率。當然,為了達到達勒姆的目的,肯定有某種方法可以使Zoom或其他通信工具能夠安全使用。

上面提到的辦法顯然是不夠用的。拖延的情況一直持續到了今天。

後來,亨特‧拜登的貪污事件隨著他的筆記本電腦被曝光了,同時拜登家族商業夥伴,托尼‧波布林斯基,對拜登勾結中國共產黨的負面證詞,至今拜登都沒有提出異議。

此後不久又有消息稱,FBI掌握亨特‧拜登的這台筆記本電腦已有一年多的時間了。

此後幾個月,有趣的是,在喬‧拜登「贏得」總統大選後,又有消息透露,亨特和詹姆斯‧拜登(喬的弟弟)因逃稅和洗錢而被國稅局和可能是司法部調查了一段時間,其中大部分涉及到的也是那些中共分子。

威廉‧巴爾對上述事件也是一直沒有回應。

主流媒體是可靠的新斯大林主義者,當波布林斯基公開報導拜登勾結中國共產黨時,他們從未報道過這些事。即使是到現在,在泄密之後,他們也幾乎沒有論述過。

很大一部分美國民眾,在2020年11月3日去投票的時候,或者更多的是,當他們把那些無窮無盡的郵寄選票投進什麼箱子裡的時候,他們並不知道。

民調顯示,相當多的選民如果知道拜登家族的醜聞,就會投出不同的票。照目前的票數假設拜登真的贏了,那也只是小贏。

然而,威廉‧巴爾卻一直保持沉默。

不知他的藉口是司法部不應該介入政治,還是他對唐納德‧川普插手他的事務過於憤怒。

也可能是對一個機構的忠誠,超過了對美國人民的服務,這時的美國人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有透明度。

不管是什麼情況,這正是他所做的事情,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或是他否認—實際上他參與了政治。

威廉‧巴爾把雙手放在總統選舉的天平上了!

威廉‧巴爾對一個將成為總統的人的家庭公開腐敗的長期調查保持沉默,這調查還涉及該人直接與我們的主要敵人建立關系。無論他承認與否,威廉‧巴爾的沉默已經對選舉產生了重大影響。

他讓選民繼續在無知中,直接進入投票站。

說到這裡,我們也沒有聽到總檢察長關於多米尼克投票機和相關軟件的任何消息。這難道不是司法部應該緊急調查的事情嗎? 不調查如何保證民眾的公平選舉呢?

我們從巴爾那裡得到的消息是,他已經任命約翰‧達勒姆為特別法律顧問,顯然是為了讓達勒姆在拜登上任後可以不受限制地繼續調查。

這是否會發生,是一個沒有實際意義的問題。 在某種程度上,這似乎只是巴爾的一個為了面子的姿態。

我們生活在一個數以千萬計的公民,不信任司法部和聯邦調查局的時代。 這是一個大規模或更嚴重的社會動盪的預兆。

威廉‧巴爾本是被任命來糾正上述問題以及其他司法事項的,目的是向那些數千萬人保證,在美國法治仍然存在。

寫到這裡,我非常難過的說,他完全沒有盡到他應該盡的責任。

原文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作者簡介:

羅傑‧西蒙(Roger L.Simon)是一位屢獲殊榮的小說家,奧斯卡提名的編劇,PJMedia的聯合創始人,現在是大紀元時報的自由編輯。 他最近的著作是《山羊》(小說)和《我最了解:自以為是的道德如何摧毀我們的共和國,如果它還沒有》(非小說類書籍)。在Parler@rogerlsimon可以找到他.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的觀點。

責任編輯:高靜◇

相關新聞
【名家專欄】中共用假照片宣傳攻擊澳大利亞
【名家專欄】疫情下 成本與效益之權衡
【名家專欄】這不是「重置」 而是反革命
【網海拾貝】中共嚴禁唱衰經濟,但市場卻疾呼「蕭條」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