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0年10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吳畏編譯報導)10月18日,《華爾街日報》的一篇社論表示,一項對於拜登在未來當選後可能實施的稅收、醫療保健、能源和企業監管的相關政策研究顯示,到2030年,美國家庭收入中位數(median household income)將減少6,500美元。
10月18日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公布的一項研究顯示,拜登的經濟政策將對經濟增長、創造就業機會和家庭收入產生相當負面的影響。
數據顯示,美國經濟從瘟疫大流行的經濟停擺中恢復的速度比大多數經濟學家預期的要快。民主黨人試圖將美國經濟描繪成一場災難——需要新注入數萬億美元的資金,但如果拜登當選,他將繼承具有強勁增長勢頭的經濟。
房地產市場蓬勃發展、小企業情形看漲、製造業正在反彈恢復之中。一旦中共病毒疫苗被認證,並且更好的療法得到更廣泛應用,甚至連民主黨州長也可以放鬆(瘟疫)封鎖,經濟就應該開始騰飛。服務行業將隨著美國人有更多的安全感而復甦,而美聯儲將在允許的情況下儘可能地保持低利率。
拜登先生即使無所作為,也能在2021年和2022年享受一個經濟繁榮。
問題在於,拜登的經濟政策是否會促進這種強勁的復甦,還是像巴拉克‧奧巴馬(Barack Obama)的經濟政策在2009年經濟衰退後那樣,經濟復甦步伐放緩。胡佛(Hoover)研究所的研究正是在這一點上進行的。
它研究了民主黨關於健康保險、稅收、能源和企業監管的施政綱領。作者是經濟學家蒂莫西‧菲茨傑拉德(Timothy Fitzgerald)、凱文‧哈塞特(Kevin Hassett)、科迪‧卡倫(Cody Kallen)和凱西‧穆里根(Casey Mulligan)。哈塞特(Hassett)和穆里根(Mulligan)是川普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的成員,而對拜登經濟政策的支持卻是來自於克林頓—奧巴馬政府時期的資深人士。
哈塞特(Hassett)做的開創性工作在公司稅收方面產生了正面影響,芝加哥大學的穆里根(Mulligan)的工作在政府補貼方面做出了貢獻,他通過提高了邊際稅率跨度額來幫助工薪階層民眾獲取更多經濟實惠。長達50頁的胡佛研究報告非常有價值,因為它研究了經濟政策的激勵和供應方面的影響,而不僅僅是宏觀經濟需求方面的支出。
總之,報告作者估計,如果拜登的經濟政策得到充分實施,將使美國全職職工每人的工時平均減少3%、人均資本存量減少約15%、人均實際GDP減少8%以上。與2030年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對這些變量的估計相比,這意味著將減少490萬美國人的就業機會,而全美GDP將減少2.6萬億美元,家庭收入中位數將減少6,500美元。
分析報告的細節對能源成本估算和對很少引起關注的「勞動力楔入」問題的了解尤其有幫助。拜登否認他支持「綠色新政」,但是他計劃推廣電動汽車和淘汰傳統燃料的政策遠遠超出了奧巴馬的提議。
僅舉一個例子,拜登政策計劃將超過70%的傳統燃料電力生產淘汰掉,然而該計劃同時要電動車取代大多數傳統燃料的汽車,電動車的普及化將使人均電力需求增加25%。為了彌合供需鴻溝,需要巨大的補貼,外加更多的投資和勞動力才能實現相同的能源輸出。拜登的能源計劃將使整個經濟體的全要素生產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降低1%~2%。
如果考慮拜登要擴大《平價醫療法案》(ACA)和《醫療保險》的實施,將免費保險人群最低歲數從65歲降低到60歲——這些醫療補貼將減少人們的工作動力,研究人員估計,ACA的變更將使勞動力的平均邊際稅率提高2.4%。這幾乎是原始ACA的6%的一半,這可以說是對奧巴馬時代勞動力復甦極度緩慢的解釋的一部分。
拜登還提議大幅提高公司的稅率,這將提高資本成本。這位前副總統喜歡說他將公司的稅率從21%僅僅提高到28%。
小型個人或家庭企業在全美僱用了超過4千萬人,並且這些人多數人是以個人稅率納稅。報告指出:「拜登將提高這些小企業主的個人所得稅和工資稅率,計劃將把他們的聯邦稅率從不到40%提高到50%以上,而這些稅是在州所得稅的額外徵收的。」
拜登的經濟政策將取消在2017年稅制改革帶來的折舊費額外稅收減免,這樣會提高資本成本。同時對收入超過40萬美元的人群徵收12.4%的社會保障稅(Social Security)。 40萬美元的門檻並未計入通貨膨脹指標,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美國人將成為這個稅的徵收對象。
胡佛(Hoover)研究所的研究還有很多,特別是關於(拜登)恢復奧巴馬式的企業監管後所帶來的額外成本支出。 大多數媒體都會忽略它,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認為我們會為讀者提供比平時更多的細節。
喬‧拜登(Joe Biden)經濟政策帶來的風險不是會使企業主立即看到陷入經濟困境。 問題在於,這些政策將通過提高資本成本、減少工作和投資的動力以及降低整個經濟的生產率而產生長期的腐蝕現象。 美國人將為拜登的經濟政策付出代價:生活水平下降。#
責任編輯:林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