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岸觀察】證人指控拜登 大數據分析川普贏

人氣 4248

【大紀元2020年10月24日訊】大家好!歡迎收看【西岸觀察】,我是林驍然。亨特·拜登「電腦門」又有了最新進展,聯邦調查局FBI終於出手了!昨晚的最後一場總統大選辯論,拜登謊話連篇,就連左派媒體也受不了了。

(音頻版)

FBI正式傳喚「電腦門」首位證人

今天國會參議院國土安全委員會發表聲明,聯邦調查局FBI正式傳喚了「電腦門」的首位人證波布林斯基(Tony Bobulinski),要求他交出了三部電話中的數據副本。之前儘管保守派媒體不斷釋放重磅炸彈,但FBI在亨特事件上始終三緘其口,沒有交代是否已經介入調查。給很多人一種感覺,保守派媒體和川普支持者一邊熱,認為拜登家族貪腐證據確鑿,但應該出手調查的司法機構卻在冷處理。

不過,今天FBI終於有了一個具體的行動,表明司法機構已經接受爆料,開始接觸人證物證了。不過這是共和黨所掌控的國會對外透露的消息,FBI自己沒有主動對外公布這一消息。按照參議院委員會的聲明,應該是波布林斯基主動聯繫FBI要求提交證據的。爆料人、川普律師朱利安尼一直以來都在痛批司法部和FBI沒有作為,明明獲得亨特硬盤10個月了,早就知道了電郵內容,卻遲遲沒有行動。也就說,FBI本應該早就知道有波布林斯基這號人物的存在,他們為什麼沒有主動去接觸和調查呢?

川普上任之後發現推行新政舉步維艱,不但國會中民主黨在阻撓,政府內部似乎也有一種勢力在暗中較勁,時不時地出現吹哨人或者什麼匿名消息來源,背後給他捅刀。所以他常說,華府沼澤深,要排乾沼澤。在「電腦門」事件中,司法部和FBI明顯沒有像當初調查川普通俄時那麼起勁,甚至是沒有任何作為,是在包庇拜登嗎?他們至今欠美國人一個解釋。

亨特前生意夥伴指控拜登 左媒不敢報

兩天前的10月21號,證人波布林斯基正式藉由《紐約郵報》的報導浮出水面。他說自己就是該報第二篇報導中所涉及電郵的收件人之一。上週的節目中我提到了,中國神祕富豪、前華信能源集團的大老闆葉簡明和亨特在美國共同成立了一間公司,2017年5月13號的一封電郵中,討論的就是公司股份如何分配的問題。葉簡明很大方,公司80%的股份交由亨特一方六個人均分,其中亨特和他的叔叔、老拜登的弟弟詹姆斯·拜登分別持有20%和10%的股份,一個匿名「大人物」的,由亨特代持10%的股份。而波布林斯基正是這家名為華鷹控股(SinoHawk Holdings)的合資公司的CEO,是亨特聘請來負責公司運營的企業高管。波布林斯基對《郵報》說,電郵內容是真實的,而那個大人物就是喬·拜登本人。明顯打臉拜登從來沒有介入過兒子生意的説辭。他不但介入了,還可能是幕後的主使。

波布林斯基說自己當過軍人,父親和祖父也都是軍人,他不希望因為亨特事件而辱沒了家族名聲。看到拜登公然說謊,他不得不站出來,澄清事實真相。昨天總統大選辯論前,波布林斯基在川普團隊的幫助下,召開新聞發布會,公開揭發拜登家族的貪腐事實。他說:「拜登說,他從未與亨特討論過生意。這是錯誤的。我有這方面的第一手資料,因為我直接與拜登家族打過交道,包括喬·拜登本人。」

他交代說,2017年5月2號,他和拜登本人面談了一個小時。當時拜登從副總統的位置上已經離任快四個月了。拜登在會談中和波布林斯基討論了自己家族的歷史,介紹了他們家族與中國人合作的商業計劃。波布林斯基說,很顯然拜登對如何打理生意很在行。而亨特經常在許多場合稱他的父親為「Big Guy大人物」,或「My Chairman」(我的主席)。有人還提醒他,老拜登的參與公司業務不能以任何書面形式提及,只能在面對面講話時才可以。

波布林斯基透露,和葉簡明成立的這家華鷹控股,最初會有1,000萬美元的投資資金,按計劃將增長至幾十億美元。波布林斯基後來發現,亨特把這家公司當成了自己的提錢工具,中方一注資,他就提錢,他因此和亨特在對公司的管理上產生了分歧。

根據《郵報》的報導,拜登家族有個中國方案,目的是如何和中國人合作弄到更多的金錢。他們還列出了一份與中共勾連的名單,拜登競選搭檔賀錦麗、資深民主黨參議員舒默和范士丹等等都是他們拉攏的對象。看了這份名單,有網友說,民主黨高層都在給中共打工嗎?波布林斯基昨天在新聞發布會上說,他已經被警告了,要求他不要將信息公開,否則將會葬送所有人。可見拜登家族醜聞的有些當事人,內心是多麼恐懼的。

手握證據的波布林斯基的出現,證實了《郵報》報導的真實性。不過,左派媒體依然無動於衷,昨天的記者會,只有福克斯新聞一家電視台做了直播。亨特「電腦門」事件曝光以來,左派媒體、民主黨以及拜登陣營對此儘量回避,對外統一口徑,說這是俄羅斯人在背後推動的陰謀論,目的是為幫川普贏得今年的選戰。但是他們沒有人敢站出來說,爆料內容不是真實的。現在波布林斯基作為關鍵人證站出來了,這些媒體的處境就有些尷尬了。繼續迴避,很可能會錯過震驚中外的大事件,主動報導的話,又心有不甘,怕幫川普勝選。

總統辯論 川普沉穩 拜登謊話連篇

昨晚的電視辯論,川普相比第一場少了咄咄逼人的氣勢,比較沉穩。抗疫病毒疫情、國家安全和領導力、種族和家庭、氣候變化等六個議題明顯都是偏向民主黨的,但川普反應機敏將過去三年多的政績和未來的施政綱領清晰地展現在選民面前,而拜登則是對未來的願景做了籠統的描述,顯得較為空泛。當討論到國家安全時,拜登首先攻擊了川普律師朱利安尼,說他是受俄羅斯控制的。這時川普抓住機會,質問拜登必須就《郵報》的爆料給美國人一個交代。

川普:「喬,當這樣的事情發生時,你是副總統。不應該發生,我想你欠美國人民一個解釋。」
拜登:「我一生沒有從外國來源拿過一分錢。我們了解到總統你在中國支付了50倍的稅金。與中國有一個祕密的銀行帳戶,在中國做生意。」
川普:「我們沒有從中國賺錢,你賺了!我沒有從烏克蘭賺錢,是你!我沒有從俄羅斯賺錢,你賺了350萬美元,你的兒子給你的。他們甚至有個合同說我們必須給大人物10%(股份),我認為你就是那個大人物。」
拜登:「五名前中情局的負責人,來自兩黨,說他說的是一堆垃圾。沒有人相信,除了他和他的好朋友朱利安尼。」
川普:「你的意思是(亨特)筆電是另一個俄羅斯騙局嗎?你在開玩笑吧?」

拜登回答說沒有從任何國家拿過一分錢,並說自己22年的報稅記錄全部公開,反而是川普沒有公開稅表,並且在中國開設銀行帳戶。上期節目我提到了,左派媒體幫拜登反擊川普,說他在中國一個祕密銀行帳戶。川普當晚做出解釋,他是商人,在哪裡都可以做生意。而那個帳號在他參選總統前2015年就已經關掉了。他說很快會公布報稅表,因為之前生意做的非常成功,預付了數百萬元的稅,而媒體一直在炒作,說他2016年和2017年每年只繳納了750美元的聯邦稅,那其實只是手續費。

這場辯論的主持人NBC的記者韋爾克(Kristen Welker)雖然比第一場的華萊士公正一些,但明顯還是偏向拜登的,經常打斷川普的發言,但她在二人交鋒時出人意外的向拜登補充了一個問題,說:「你擔任副總統時,兒子在中國以及一家烏克蘭能源公司所做的工作一直飽受質疑。這些關係是否不合適或不道德?」拜登當然全盤否認,說自己在執行美國政策時,沒有做出一件事是出格的。

辯論開始前,就有網友推斷說,拜登陣營會堅決否認家族腐敗的所有指控,並把矛頭指向俄羅斯,是俄國人在背後搞鬼。

拜登儘管躲在家裡準備了5天,昨晚卻犯下了幾個致命的錯誤。比如,川普在病毒爆發的早期宣布對來自中國的旅行實施限制時,拜登當時揚言那是川普的「仇外心理」和「種族主義」,並且反對該旅行禁令。但昨晚他說自己從沒有這麼說過。不過有網友翻出了他今年3月的相關推文打臉拜登。

美國的賓州、德州等一些出產石油和天然氣的地區,主要使用水力壓裂的方式開採。左派認為不環保,拜登和賀錦麗曾公開表態表示反對。昨晚川普就這個問題向拜登發起攻擊,不過拜登卻說自己從來沒有說過自己反對水力壓裂,還讓川普把證據拿出來,在網站公布。川普團隊動作很快,就把視頻貼出來了,僅僅他個人推特上的觀看人數就超過1,200萬了。再次有力地揭穿了拜登的謊言。就連左媒CNN在進行事實核查時也不得不承認,拜登在這一問題上做了不實陳述,主持人的表情顯得很尷尬。

辯論移民議題時,拜登攻擊川普把非法移民兒童與家人分開關押的作法太不人道。川普連問四遍,關押兒童的籠子到底是誰建造的。拜登則避而不答。事實上,川普政府是延續了過去已有的分開關押的作法,而籠子早在2014年奧巴馬、拜登主政時期就存在了。

當晚拜登還莫名奇妙地說了一句,說林肯是美國現代史上最種族歧視的總統。也被川普抓住把柄,問他到底是從哪裡聽來的。估計他當時想說,川普是最種族歧視的總統,卻不小心說錯了。川普反擊說,林肯可是解放黑奴的總統啊!

大數據分析民調不可靠 大選川普贏

那麼這場辯論到底誰贏了呢?左派和保守派媒體的民調給出的結果截然相反。不過一個叫李鴻彥的香港華裔數據分析師分析說,大數據分析顯示拜登今年敗選的機會很大。他發現,搖擺州民眾似乎變得較傾向共和黨了。理由是,在拜登家族醜聞曝光和電視辯論結束後,民眾開始在網上搜索相關內容,在八個搖擺州中,儘管有黨派傾向的選民瀏覽傳媒的習慣沒有太大變化,但在有18張選舉人票的俄亥俄與擁有15張選舉人票的北卡,親共和黨傳媒的搜索量有所增加。在威斯康辛和愛荷華也有這種趨勢。

李鴻彥分析說,選民對立場鮮明傳媒的搜索偏好,可以反映其投票意向,再與過去16年的歷史數據比較,足以判定共和黨較有機會取得多個搖擺州的選舉人票,讓川普得以繼續掌管白宮。

好了,今天的節目就到這裡了。如果喜歡我的節目,就請點讚、訂閱和轉發吧。咱們下期再會!

責任編輯:王曦#

相關新聞
總統辯論主持人面臨壓力:質問拜登「電腦門」
總統辯論以疫情打頭炮 川普拜登再針鋒相對
總統辯論 川普:疫情是中共的錯
總統辯論 川普與拜登就亨特電腦門激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