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0年01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古清兒報導)美中貿易戰打了近兩年,終於在1月15日簽署了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暫時停火。雖然中共官方和媒體大力吹捧此次簽署結果「平等」、「互利」,但輿論大多認為,此次北京做出的很大的讓步。而大陸網民也紛紛揭露中共讓步的真相。
中國人群起揭露美中貿易協議真相
雖然中共官方對於協議的簽署「高調讚揚」,但微博上有大量評論認為,中共在美方未降低關稅的情況下做出了妥協讓步。而大陸民間批評的聲音,卻說出了中共「為何輸」的真相。
以下為中國人在社交媒體上的評論。
網民「你這狗奴才」:「簽了恥辱條約,又回養豬網裡面來,喪事辦喜事,幾千年都是這種奴性十足,所有隻有天道輪迴。」
「菊神的逆襲」問道:誰能幫忙提取一下,美國需要做什麼,除了監督中國。
「雙肩包88」回覆說,「少加稅!」
「-嘿呣-」回覆說,計劃要加的稅暫時不加,監督中國的執行情況決定後續是否加。
「凌楓yuki」:中國應該……美國確認。讀過書的人都知道,這完全一邊倒,技術轉讓,知識版權問題把自己臉打腫了。
「凡註冊」:現在都2020你的思想還在倒退,看了協議了嗎?人家在教你什麼是知識產權,你怎麼去解決,協議裡面的內容補了中國法律的不全,協議的內容可以看很多詳細的內容,每一步怎麼解決寫得多詳細,就看網上的片面之詞還來評論。
「心磊8795」:明白人還是不少的,現在不是美國搬起石頭砸自己腳了,現在不是打就奉陪到底了,買人家2000億美元產品,不許用強盜手段搞技術轉移,在中國海關要認可美國農業部的證!這麼強大的丟人行動,這個臉啊,被打得腫腫的回來了,又派城管欺負小老百姓,簡直了不想說了,網友們自己想去,回頭又得封號了。
「zsoxnn」:就像兩室友簽協議,撒尿必須去馬桶。然後加上,不能滋到馬桶外面,得把馬桶圈翻起來,得沖水,我方保證也能做到!這、這、這是把我們當野蠻人呢啊!
「parisparis」:誰說不是呢,最後一刻握手時,我方的神情一言難盡。
「卡啦是你克夫」:笑容瞬間石化。
「礦工王」:五大三粗的大個跟一個體型有點虛胖的小年輕打架,小年輕一種做法是死就死,拼了,最後可能就是大個稍微鼻子被碰到流點血,小個直接ICU。
「惟夫」:說點悲哀的,這不是雙方信不信任,完全被當無賴打。
「牛股流水線」:可以這麼理解,美帝是在幫助中國重整商業秩序,而最大的得利者恰恰是中國P民。
「凌楓yuki」:寫這麼清楚,還有執行懲罰機制。就是防止你鑽空子,拖延。
文宣對美中貿易協議轉態 稱中共「小輸」
美國總統川普的前首席策略師斯蒂芬·班農(Stephen K. Bannon)在接受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SBN) 採訪時說,川普的強硬態度最終為美國贏得了勝利。 「最後,我們幾乎什麼也沒有放棄。」
他說,川普總統「堅持關稅,打垮了中國共產黨。」
1月15日,川普和劉鶴在白宮東廳(East Room)簽署了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美方大約有200人出席簽字儀式,而中方僅有10名官員。
內容包括:在美方未解除對約3,700億美元中國商品的關稅前提下,中共還承諾兩年內將增購2,000億美元的商品;不強制美國公司轉讓技術;保護和執行知識產權;不進行競爭性貨幣貶值;消除貿易和投資壁壘,增加美國公司進入中國金融服務市場的機會等。
從中共官方公布的88頁中美貿易協議文本措辭來看,全文82處「中國應……」,而相對的「美國應……」只出現了三處,並不對等。
總部設在北京的中共大外宣多維網1月16日先發了《北京觀察:這不是中國的城下之盟》一文,在頂不住輿論的炮火之下,17日,該網又發了《中國的「小輸」就是「大贏」 》一文。
文章表示,以香港為例,主流輿論在協議簽訂之前已經認定,這將是中共對美國的妥協讓步,甚至用「喪權辱國」和「馬關條約2.0」來形容這份協議。在西方媒體也常見類似「中國輸了」的說法。
文章承認,從協議文本看來,無論是知識產權、金融開放、匯率政策還是貿易平衡的問題上,語氣顯然都強調「中方應」採取怎樣的措施,的確有中國在要求之下讓步的意味。
官媒一度開足馬力對民眾洗腦
就在雙方簽訂協議後,中共官方和媒體一度開足馬力,對民眾洗腦稱協議「雙贏」、「公平」云云。
僅1月16日,官媒新華網就發了數篇文章,為這個協議的達成讚好,稱這此協議的達成是「平等、互利、共贏」等等。
中共黨媒《人民日報》綜合多位專家的觀點,對協議內容作出相當正面的高度評價。央視新聞聯播也播放了一段大約兩分鐘的國際社會積極評價中美貿易協議的新聞。
1月16日,經常透露貿易談判進度的中共官媒《經濟日報》旗下的微信公眾號「陶然筆記」發文表示,第一階段協議注重「平等和相互尊重」。一份階段性協議,體現出階段性的「互利共贏」。
CNBC援引美國對沖基金大佬、海曼資本管理公司(Hayman Capital Management)創辦人卡爾·巴斯(Kyle Bass)的話說, 「我知道,協議看起來是考慮到雙方,但實際上中國讓步了很多。」
責任編輯:林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