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0年01月16日訊】1月11日,蔡英文以台灣民主選舉至今得票最多的總統候選人身分成功連任,民進黨也贏得了超過一半的立法委員席次。以國民黨為代表的藍營雖然為選舉做了細緻的功課,最後還是以絕對劣勢大敗而歸。個人表現、選戰動員等固然是藍營需要檢討的因素;但地區局勢和民心向背則更對此次大選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
當初九合一選舉之時,韓國瑜表現亮眼氣勢如虹。在深綠選區高雄戰勝民進黨候選人陳其邁,被普遍認為是台灣下屆總統的最有力競爭者。總統競選之前一段時間的很多民調,也顯示韓國瑜遙遙領先。此次韓國瑜敗北,令外界普遍將結果歸咎為國民黨急於求成,不求內部改革而將韓作為重新執政的救命稻草,以及韓身為高雄地區領導人卻忙於選舉疏於政務、總統辯論信口開河劍走偏鋒等等。然而真正令藍營媒體難於啟齒的原因,顯而易見是反送中運動對於台灣民眾的心理衝擊。
雖然中共政府為鋪平一國兩制之路,給台灣提供了各式各樣的優惠待遇,同時在民進黨執政期間台灣的經濟民生也出現了諸多問題,但是台灣人民今天的選擇,愈加證明了他們對於民主自由捍衛的決心,遠遠勝過對於短期經濟利益的追逐,也彰顯了台灣的民主正在走向成熟,即不再受到政治人物的競選口號、甚至是對岸花樣繁多的武力恫嚇的左右,而是客觀地代表了台灣人民的價值取向和長遠利益。
國民黨要想重新贏得台灣人民的信任,並不完全在於檢討競選策略、經營方式,而關鍵在於真正地改變政治路線。從不加選擇地親中媚共,到設身處地為台灣人民、乃至中國人民的福祉著想,重新拿出曾經作為革命政黨的勇氣,捍衛三民主義的理想價值,真正去代表「國民」的利益,而不是做少數人的工具。
另一方面,這次選舉的勝利,並不代表台灣人民百分之百認同民進黨過去的執政作為。相反地,執政黨應該將此次勝利看作台灣人民賦予的一次糾正過往錯誤的契機:要到基層聆聽百姓的心聲,反思過去的疏漏之處,循序漸進戒除弊病重修內政,同時繼續在維護民主基本價值底線的前提下,為民眾爭取最大化的利益。正如柯文哲所說,民進黨不可以搞義和團,而是需要明治維新。客觀條件決定了外部局勢對於台灣人民生活巨大的影響將迫使理性的執政者選擇相對平衡的路線。一味無底線地倒向任何一個超級勢力,都將會使台灣的利益遭受不可逆轉的損害。
在中國國內,官媒和社交媒體也對台灣大選進行了適量的報導。當然按照以往報導不利消息的慣例,對客觀事實的描述僅只是一小段文字,緊緊跟隨其後的是占據篇幅的90%以上的外交部、國台辦、以及各路專家學者的長篇大論和口誅筆伐。而這些媒體隨後關於台灣的關注的重心,便又轉回了抹黑挖角的固有套路。「台灣觀光慘變關光」,「台灣選舉大亂鬥,大陸牢握主導權」, 「台灣學者:以後該如何追趕大陸」等等一票文章近日充斥著大陸的置頂和推送欄目。然而越來越多的大陸百姓,尤其是年輕一代,早已識破並且看慣這些伎倆。只不過他們對官方狼狽窘境的評論不便搬上台面、僅維持在私下而已。
台灣的民主選舉結果讓大陸民眾更清楚地了解了對岸人民對於一國兩制以及中共政權的態度。和香港反送中一樣,台灣大選對於中國民主化進程必將有著潛移默化的推動作用。而共產主義,早已經被事實證明是被農民起義者拿來麻痹自己的精神藥物和欺騙大眾的宣傳工具。既然「主義」已經無用,為之「奮鬥」的這個黨,除非走民主改革的路線、與其他黨派社團平等競爭,否則毫無疑問地將會被受到科學和文明思潮滋潤的新一代人永遠地拋棄。
中國政府在當前情勢下,不應尋求繼續對香港、台灣乃至中國大陸人民苦苦支撐天朝上國的威儀,應當認真檢討反思香港動蕩之根源,順應民意,而非假意讓步,秋後算賬,妄圖繼續推行並擴大威權統治。香港今天的局面也是對中共當局執政大陸的嚴正警示:切勿置百姓於水火而不顧,等到民怨沸騰則為時已晚。待木已成舟再想通過軟硬兼施的政治手腕扭轉頹勢,難度必將會是今日處理香港台灣問題的百倍千倍。
古今中外的民主政治無一例外都需要艱苦卓絕的鬥爭才能取得,從來不會由統治階級施捨產生。但不容忽視的是,強大的專制國家機器依舊可以輕易地碾壓嘗試街頭革命的人群。唯有通過非暴力的和平手段,才能感召更多的中間力量加入,才能讓正義站在維護它的人們一邊,才能儘快地贏得終將屬於華人世界的勝利。希望香港台灣的人民小心地呵護民主的火種,珍惜來之不易的勝利果實。歷史將證明自由不光是西方社會的普世價值,遲早也將成為東方世界邁向文明進步的源源動力。◇
責任編輯:孟文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