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vsmo.com)
【大紀元9月10日訊】據青年報9月8日報導﹐近日﹐一群加拿大的恐龍化石考古學家在對他們最新發現的恐龍化石進行仔細研究後﹐發現了恐龍滅絕新原因﹕在一個巨大的小行星撞擊地球之前﹐恐龍就已經奄奄一息了﹐其原因是將近20度的溫度下降﹐導致了恐龍對環境的的極為不適應。再加上隕石撞擊地球﹐導致了恐龍一舉滅亡。因此這批科學家得出結論﹕導致恐龍滅亡的主要原因是溫度的急劇下降。這篇報導立即由著名的《發現》雜誌首先刊登了出來。
氣溫下降滅了恐龍
許多科學家立即發表了各自的觀點。他們認為如果這項研究成立的話﹐那麼就可以解釋恐龍為何在小行星撞擊地球之時顯得如此不堪一擊。而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的原因一直是科學家們爭論的焦點。
據這些加拿大科學家表示﹐他們在加拿大的阿爾貝塔發現了一組大型的恐龍化石﹐而正是這些化石說明瞭它們死亡年代氣溫的急劇變化。但是這個年代卻離開小行星撞擊地球尚有一段時間。這些化石大約是在白堊紀的最後1000萬年前形成的﹐這在地質年代中屬於極短的一段時間﹐白堊紀從1億4600萬年前一直到6500萬年前﹐而6500萬年前恰好就是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時間。也就是說﹐化石的形成距離地球遭到撞擊大約有1000萬年的時間。
加拿大皇家迪雷爾博物館的館長﹑考古學家唐‧布林克曼是這次考古發現的領頭人。他表示在發現化石的週圍環境中有著溫度變化的種種證據﹕化石週圍的泥土和石頭﹐以及泥土中的煤炭形成﹐還有當時植物生長緩慢﹐和伴隨著連綿不斷的雨季。這一切的證據都表明﹐當時地球正在經歷著溫度急劇下降的一場劫難。考古學家認為﹐從發現的種種證據表明﹐當時的溫度從華氏77度一直下降到了59度﹐一下子減少了20度之多。
一直以來﹐人們認為恐龍是一種對溫度變化忍耐力很強的動物﹐因為它們有著同哺乳動物相似的身體結構。但是令人困惑的是﹐烏龜和鱷魚以及其它大型的爬行動物也對週圍的環境非常的敏感﹐然而它們卻最終活了下來。
“在一個生態系統中﹐恐龍並不是被分割開單獨生存的。“布林克曼告訴《發現》雜誌記者﹕“它們是複雜環境中的一分子﹐其中包括植物﹐還有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而溫度的變化正是影響了恐龍賴以生活的生態環境。因此最終導致了滅亡。”
因為溫度的急劇下降﹐因此動物和植物的食物和養料也越來越稀少﹐最終導致恐龍從地球上消失。根據此次的發現﹐大約超過一半的恐龍已經在小行星撞擊地球之前滅亡﹐而小行星只不過是加速了恐龍滅絕的速度。科學家相信﹐即使小行星不撞擊地球﹐恐龍也很有可能會滅絕。
戴爾‧拉賽爾﹐北卡洛萊納州的教授和高級化石學家﹐也認為這個發現和學說是非常可行的﹐但是他同時認為﹕“這次的發現只能夠說明區域性的地球溫度下降﹐而不能證明6500萬年前全球性氣候的急劇下降。”
拉賽爾同時認為早在白堊紀中期﹐就曾經出現過溫度下降的跡象﹐但是當時恐龍卻並沒有因此而消亡。其他一些科學家也支持拉賽爾的看法﹐他們仍然認為恐龍滅絕的元凶應該還是小行星。
海嘯加速恐龍滅亡
與此同時﹐《發現》雜誌還刊登了一則消息﹐聲稱6500萬年前的小行星引發了一場席卷全球的巨大海嘯﹐最終加速了恐龍的滅絕。
在墨西哥靠近聖‧羅薩利奧的海岸峽谷﹐科學家們發現了大海嘯的證據。這裡曾經在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時候發生過一次巨大的海嘯﹐從而導致了一次巨大的山體滑坡﹐而海嘯的形成地正是在大西洋裡。科學家認為﹐當時海嘯的成因可能有兩個﹕一個是小行星直接撞擊了海洋﹔另一個就是小行星的衝擊導致海中也同時發生了海底峽谷滑坡﹐從而導致大量的海水涌向海岸﹐形成海嘯。
很多年以來﹐地理學家們已經知道西大西洋一直到紐芬蘭島的山體滑坡現象的成因就是因為大型的海嘯。但是此前一直認為太平洋中沒有發生過海嘯。
“在聖‧羅薩利奧﹐你能夠觀察到一個現象﹐那就是你能夠憑借肉眼就可以發現巨大的滑坡現象。而這個現象正巧發生在6500萬年前﹐也就是小行星撞擊地球和恐龍滅絕的時代。”來自加利福尼亞大學的格拉特‧維普認為。
然而在最新的一期地理月刊上﹐兩名美國地理學家———維普和他的研究同伴地理學家凱斯‧布西發表了一篇最新研究的論文﹐他們認為太平洋中也曾經發生過巨大的海嘯﹐只不過太平洋中的“痕跡”不像大西洋中那樣明顯。
北大西洋海岸線以外的海水比其他大洋要深許多﹐這也給人們的研究帶來困難。然而科學家們稱這也就是當年發生海嘯的最佳證據﹐而且這裡的海洋生物是全球海洋生物中種類比較少的﹐也是因為海嘯引起的山體滑坡導致它們的滅亡。
此次海嘯不僅導致了海洋生物的滅頂之災﹐讓陸地上的生物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災難﹐據歐洲著名生物學家理查德‧諾里斯‧塔克稱﹐海嘯讓當時的海平面一下子上昇了不少﹐植物遭到海水的侵襲紛紛死亡﹐而動物也因為找不到食物死去。根據科學家的推斷﹐正是因為小行星引發的大海嘯﹐加快了恐龍滅絕的速度。
各式恐龍滅絕學說
除了此次新提出的溫度下降導致恐龍滅亡之外﹐之前科學家們提出了各種各樣的學說。
“小行星撞擊”說在恐龍滅絕的眾多學說中最引人矚目的是“小行星撞擊”說。1978年﹐地質學家沃爾特阿爾瓦雷斯及兩位原子化學家弗蘭克‧阿薩羅和海倫‧米歇爾﹐共同提出了一個有關恐龍滅絕的理論。他們都在意大利亞平寧山脈古比奧附近的白堊紀至第三紀地層的交界處採到岩石樣品中發現﹐在2厘米厚的紅色粘土中銥的含量較高﹐比正常含量高30倍。銥屬於鉑族元素﹐在地球表面相當稀少﹐大多集中于地核。在太陽系的其他星球上它的含量頗高﹐如小行星與隕石上的銥含量就比地球上的含量高一萬倍。為此﹐他們提出﹕在6500萬年以前的白堊紀末期﹐一顆直徑為10公里﹑重約127000億噸的小行星以每小時10000公里的速度與地球相撞﹐最初的衝擊波直徑可達400~500公里。這個小行星也可能自身氣化﹐向太空散髮出煤氣和水蒸汽﹐形成體積比小行星大100倍的塵埃。這些氣體和塵埃瀰漫于大氣層﹐使日月無光﹐天昏地暗﹐陽光無法穿過大氣層﹐造成了“核冬天效應”。在這自然條件下﹐恐龍便在劫難逃了。
與哺乳動物競爭失敗說有人提出﹕在白堊紀晚期﹐有的恐龍體形仍在增大﹐但腦子並未增大﹐是一種病態﹐最後可能導致內分泌失調。但也有人指出﹕動物腦子的大小隨身體大小的2/3次方而變動﹐因而大型動物與小型動物相比﹐只需要較小的腦子。但無論如何在神經系統方面﹐哺乳動物大大超過了恐龍。生殖方式是判斷一個門類的生動是否比較高等的晴雨表。哺乳動物是胎生的﹐胎兒在母體內生長﹐比在恐龍蛋內安全﹑舒適得多。它們用乳汁法哺育后代﹐對幼兒的照顧比較周全﹑時間也較長。恐龍中雖有慈母龍﹑跑山龍的親子行為﹐但畢竟是少數﹐大多數“父母”下了蛋就聽天由命了。取食方式也是衡量某一類動物是否進步的標誌。哺乳動物的取食工具牙齒有兩個或更多的齒根固定的頜骨內﹐已經有了門齒﹑犬齒﹑前臼齒和臼齒的分化。通常把前臼齒與臼齒叫做頰齒﹐頰齒上有齒冠﹐齒冠上有齒尖。這樣複雜的牙齒結構使哺乳動物在切割﹑咀嚼食物時比爬行動物恐龍有利得多。很顯然﹐恐龍在哺乳類競爭中失敗者。
食物中毒說從三迭紀晚期到白堊紀早期﹐吃植物的恐龍主要吃的是蕨類﹑蘇鐵類﹑科達類﹑銀杏類和松柏類等。到了侏羅紀之末﹑白堊紀之初﹐出現了種子包被在果皮之內﹐即真正有花的被子植物。被子植物是大自然中最高等的植物。在白堊紀早期﹐被子植物僅有二十多個科﹐到了白堊紀晚期已有七十多個科﹐這就大大地改變了素食恐龍的食性。蕨類和裸子植物中的松柏類雖然都含有濃縮的丹寧酸素﹐但對大型素食恐龍影響不大。而被子植物含有多種生物鹼﹐這些生物鹼有劇毒﹐素食性恐龍吃了以後會中毒身亡。吃肉的恐龍失去了捕食對象﹐也必然死亡。
當然﹐也有人指出﹐食物中毒可能會引起局部地區恐龍的死亡﹐但是不會導致恐龍的集體滅亡。
體溫高低說有人提出恐龍的溫度與恐龍滅絕有關。孵卵期的溫度決定孵出來的小恐龍是雌性還是雄性的。這可以從現在鱷類等得到印證。如美洲鱷的蛋在孵化時如果溫度低于300C(華氏)以上﹐孵出來的幼兒將都是雌性的﹔如果溫度達到320C時﹐就會孵化出雌性和雄性個體﹔如果溫度在340C時以上﹐孵出來的就全是雄性。假如恐龍也有這樣的生殖機能﹐一旦溫度忽高忽低﹐即低于300C或高于340C時﹐孵出來的將都是雌性或雄性﹐這種性別的不平穩﹐最終必然導致恐龍滅絕。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