劈棺查毒驗孕?戴妃棺底之謎恐難解

人氣 2
標籤:

(//www.tvsmo.com)
【大紀元7月9日訊】大洋網07月09日報道﹐關於5年前巴黎的神秘車禍﹐外界一直揣測紛紛。法國方面的調查歷經3年半﹐直至今年4月一審判決方纔塵埃落定。洋洋6000頁的結論報告﹐核心直指司機酒醉駕駛。這樣簡單的結論顯然不能令英國民眾滿意﹐英方決定召開聽證會重審舊案。這其中頗具戲劇性的變化是﹐原先受理此案的英國皇家老驗尸官今年1月退休﹐而新官上任的伯格斯躊躇滿志﹐公開暗示驗尸要求。按照英國的法律﹐當一名英籍公民在國外死亡﹐其屍體被運回本土後應該進行詳細檢查﹐以確認其死亡的真正原因。因此﹐為查清戴安娜客死巴黎的真相﹐“開棺驗尸”是受法律允許的。

  那麼是否當真開棺﹐又何時動手呢﹖在接受英國《每日電訊報》記者獨家採訪時﹐伯格斯表示﹕“現在我還沒有這個資格﹐但過上幾個月﹐事情就會有眉目的”﹐並且“英國當局已向法國方面提出了索取6000頁調查材料的請求”。一旦法院和陪審團通過了驗尸官的要求﹐就會由內政部的一位病理學家完成對王妃屍體的檢驗﹐並將驗尸報告公佈于眾。而具體的驗尸內容將包括屍體測毒和王妃當時是否懷孕。

  與戴安娜一同魂歸西天的阿拉伯男友多迪的父親法耶德對兒子的意外死亡一直耿耿于懷﹐在聞知了新驗尸官的這番話後很是鼓舞﹐立即通過發言人表示“非常歡迎”。這位發言人說﹕“法耶德先生一直想把當時車禍的全部詳細情況擺在陪審團的面前﹐把所有的證人都召集到場﹐以便讓法庭能夠仔細分析車禍發生時的一切。看來﹐伯格斯先生正朝着這個方向努力。”對英國當局缺乏信任的法耶德原本反對英國插手此案﹐伯格斯的作為給了他不少信心。

  然而﹐已退休的皇家驗尸官巴頓的看法完全相反。他認為此案在法國已調查良久﹐即使英國重新調查一遍﹐也“不會有更多的發現”。對於王妃是否懷孕的問題﹐巴頓坦言如果不驗尸的話﹐就很難確定。但真要實行駭人聽聞的“開棺驗尸”﹐恐怕還是遙遙無期的事。巴頓列舉了種種制約因素﹕如果伯格斯決定組成一個陪審團的話﹐按照法律﹐這12名成員必須從王室的官員中挑選﹐其中還必須包括王室的重臣﹔是否允許法耶德本人出庭作證需要很長時間的辯論﹔更何況﹐事件中唯一的生還者﹑戴安娜的保鏢瓊斯提供證詞前也需要從查爾斯王儲那裡得到一份書面同意書。諸多因素的阻撓﹐會使整個調查拖上好幾年。

  平心而論﹐“開棺驗尸”的可能性的確微乎其微。對歷來視臉面如生命的英國王室來說﹐這無疑是在舊傷口上撒鹽﹐它一定會全力阻止這場惡夢成真。畢竟﹐要英國王室允諾到聽證會作證已屬罕見﹐皇家史上更是從來沒有過開棺調查的先例。另一方面﹐從目前人們普遍對戴妃所表現出的拳拳愛憐之情來看﹐“開棺驗尸”的冷酷行為勢必招致許多善良人們的反感。伯格斯若想一意孤行﹐面臨的阻力是可想而知的了。

  舊話重提﹐仍然謎霧重重

  是謀殺還是車禍﹖這其實不是什麼新話題了。

  1998年6月﹐戴安娜遇難後不到一年﹐英國獨立電視臺播放了一部名為《戴安娜﹕車禍背後的奧秘》的紀錄片﹐片中採訪了多位車禍目擊者。其中有位當時駕車行駛在阿爾瑪隧道的人說﹐他通過反光鏡看到一個騎摩托車的人﹐用一道“不尋常的強烈白光”照射戴安娜乘坐的奔馳600﹐隨後就聽到了劇烈的撞擊聲。該片還揭露﹐事發前﹐司機保羅的銀行賬戶上突然增加了來歷不明的10多萬英鎊﹐這筆錢可能就來自謀殺戴安娜的團伙或個人。多迪的父親法耶德壓根就斷定這不是一般的車禍﹐而是一起“有預謀﹑有計劃的謀殺”。他一再在媒體面前表達他的觀點﹐兇手使用激光手槍射擊了多迪和司機﹐並使他們當場斃命。另一個重大疑點是﹐從案發現場到醫院﹐行車本來最多只需15分鐘﹐可奇怪的是救護車整整花了45分鐘才把戴安娜送到醫院。戴安娜生前好友﹑著名的心臟外科專家克里斯蒂安‧巴納德也表示﹐如果戴安娜在車禍發生後的10分鐘內被送到醫院﹐她可能已經被救活了。而事實上﹐有關人員在現場磨蹭了1個多小時。對此法耶德悲憤交加﹕“在醫院裡又耽擱瞬畈歡啵矗搗種印慮榫駝餉疵靼謐牛核糾從謝畹南承┤司褪遣蝗盟睿?如果是謀殺﹐那麼動機何在呢﹖照法耶德的說法﹐是因為戴安娜和多迪馬上就要宣佈訂婚了(就在他們遇難前半小時﹐多迪還打電話說﹐他已經給戴安娜買好了訂婚戒指)﹐而英國王室不願看到戴安娜嫁給一位穆斯林男子。戴安娜不但是英國王妃﹐更重要的是即使離婚﹐戴妃仍是英國溫莎王朝未來王位繼承人威廉王子的親生母親。如果她果真懷孕﹐則未來的英國國王將多一個穆斯林兄弟﹔或者她嫁給了多迪這樣一個與英國國教迥異的穆斯林﹐或其他非英國人﹐這一切對英國王室和其他效忠於英國王室者而言﹐都將是一場大災難。另一方面﹐穆斯林世界也未必歡迎這樣一位兼具知名度和爭議性的英國女性加入。如此看來﹐戴安娜當時的處境的確尷尬而危險。

  當然﹐這些只是不負責任的猜測﹐真正的定論要由這次重開的調查來下。而前驗尸官巴頓又潑冷水﹐表示對新的調查不抱幻想。因為各方都在竭力爭取讓自己滿意的裁決﹐並且互不相讓﹕法耶德不見“謀殺”裁決誓不罷休﹐英王室也決不會接受“謀殺”結論。由此可以預料﹐即使新調查在明年能夠啟動﹐也將成為一場看不見盡頭的馬拉松賽跑。拖到最後﹐恐怕難免又為這難以捉摸的世界添一個“千古奇案”﹑“不解之謎”。

  戴安娜生前就缺乏安全感

  “一個19歲﹑一心想嫁給王子的虛榮女孩﹐有什麼好同情的﹖”許多傳統保守的英國中產知識分子對戴安娜始終沒有好感﹐甚至認為戴妃之死會使“查理王儲和他的家人快樂得多”。乍聽這樣無情的聲音一定會很驚訝﹐可是如果連侍奉女王38年的貼身侍女﹑與女王私交深厚的卡琳娜女爵都公開表示﹐戴安娜根本是個只有臉蛋沒有大腦的“蠢蛋”﹐那對這種無情﹐就一點不奇怪了。卡琳娜女爵在最近一次專訪中披露﹕“我想女王對戴安娜的許多行為感到十分詫異。事實上﹐從來沒有人真正了解戴安娜王妃”﹐“要了解戴安娜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比登天還難﹗”

  戴安娜初遇查理王儲時才18歲﹐是個腆嬌羞的英國貴族﹐一朵典型的“英倫玫瑰”。從未上過大學的她當時在幼稚園工作。經姐姐們的引荐﹐戴安娜博得了英國皇太后的喜愛﹐之後又與查理相識。皇太后曾告訴愛孫查理﹕“這個女孩年輕單純﹐很有可塑性﹐將來可以當王后。”19歲時﹐戴安娜宣佈與查理訂婚﹐並準備嫁入英國王室﹐當時不知羨煞全球多少少女。

  1980年﹐戴安娜和查理王儲在倫敦西敏寺的世紀婚禮隆重舉行﹐王子與公主結合﹐兩個小王子威廉和哈利先後誕生﹐其後戴妃卻和王儲走上了決裂之路。威廉王子出生時﹐戴安娜患上了產後憂鬱症﹐與查理的婚姻出現危機。查理在此時與長期藕斷絲連的老情人卡米拉來往甚密﹐英國小報甚至截到了查理和卡米拉的親密電話。查理對卡米拉的一句“我想鑽到你的裙子下面……”幾乎把戴安娜逼瘋。

  其實﹐戴安娜嚴重缺乏安全感。她的母親在她5歲時﹐寧可放棄爵士夫人頭銜和富貴生活﹐拋下4個子女﹐與前來家中做裝潢的工人私奔。這件事對戴安娜影響至深。戴安娜對愛的渴求深切而且敏感。戴安娜曾一度以自殘的方式表達不滿和痛苦﹐她用利剪刺傷自己﹑讓自己從樓上摔下。可這種行為只有讓王室成員感到不可思議﹐讓她的王儲越行越遠。

  宮中和王室對戴安娜的反應由驚訝到習以為常的冷漠﹐使戴安娜心寒不已。戴安娜開始以出軌行為報復﹐並主動運用媒體宣泄苦悶。在一次電視臺專訪中﹐戴安娜首次坦承自己與馬術教練熱烈的婚外情﹐以致于後來出生的哈利王子至今被外界懷疑非王室嫡血龍種。戴妃運用媒體對抗王室的行為﹐使她在宮中更加孤獨。不僅女王﹐連皇太后也無法諒解這位當初自己挑選的“單純女孩”。

  戴安娜38年的短暫生命中﹐唯一的快?O她的兩個兒子。她與女王之間﹐唯一的聯繫和接觸也是這兩個兒子。從分居到離婚﹐戴妃只有在和兩個兒子一起與女王喝下午茶時﹐才有機會見到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對戴安娜或許是抱有同情的﹐但她卻不止一次地私下表示﹕“我無法干涉王儲的情事。”

  至於那個戴妃口中的“虎皮狗”卡米拉﹐在戴安娜過世後已然離婚﹐如今是查理王儲的公開情婦。唉﹐怎不令人唏噓﹗

  風中玫瑰快化為塵埃

  1997年秋末的一個清晨﹐英國王妃戴安娜在巴黎猝逝的消息傳回國內﹐全英舉國哀悼。鮮花堆積如山﹐卡片雪花般紛飛﹐24小時的新聞除了戴安娜還是戴安娜。到處都是紅着眼睛的男女老少﹐英國政府甚至每天要出動清潔隊來專事處理哀悼的鮮花。5年後的今天﹐難以置信的是﹐戴妃在英國已然成了一個“傳說中的故事人物”。在今年年初的一項調查中﹐許多小朋友問﹕“戴安娜是誰﹖”

  戴安娜去世5年來﹐英國官方沒有舉行過任何祭奠儀式。儘管其家族曾向查爾斯王儲和王室的其他成員公開發過邀請﹐請他們到戴安娜長眠之地掃墓﹐但除了兩個小王子外﹐查爾斯王儲至今沒有任何表示﹐女王或者英王室其他成員也沒有到戴安娜的墳墓前看過一眼。對此﹐戴安娜的弟弟斯潘塞不禁感嘆人情淡薄。斯潘塞說﹐值得欣慰的是﹐威廉和哈利王子沒有忘了他們的母親。查爾斯的代表卻如此解釋說﹐王儲怎麼能記得一件私人小事呢﹗

  戴安娜終生最大的期望就是受到大眾的肯定和愛戴。然而﹐英國王室在戴妃過世後﹐卻盡其所能地磨滅人們對戴安娜的記憶﹐有計劃地將戴安娜王妃自英國皇家現代史上消除。英國的主要媒體早已不刊登有關戴妃的消息﹐即使偶有報導﹐也不再有戴安娜的照片出現﹐“必須保護兩位小王子﹐不再讓他們觸景傷情”﹐英國主要媒體認為這是一個共識。

  這就是事實。任何了解這段英國王室現代悲劇故事的人﹐對於戴安娜身亡後不到5年英國民眾便將她淡忘的事實﹐莫不覺得不可思議。對於英國王室而言﹐戴安娜王妃合眼那一刻代表着﹐屬於戴安娜在英國王室中的章節宣告結束。戴安娜﹐這位美麗的英國王妃﹐她生前不快樂﹐身後更悽涼。(//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組圖﹕威廉王子童年趣怪照片曝光
戴安娜婚外情搬上熒屏 英王室大為尷尬
韓國客機著陸時撞牆起火 已确认176人遇難
援俄朝鮮傷兵被送往庫爾斯克醫院 真相曝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