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vsmo.com)
【大紀元7月5日訊】央視知名欄目《藝術人生》,也許從來沒這么戲劇性過———觀眾向嘉賓的提問竟然基本上都是質疑!而這一幕被學者、社會活動家余秋雨碰上了。自1992年攜《文化苦旅》橫空出世以來,几乎是一枝獨秀的余秋雨”風騷”文壇內外,近年來他更是像模特一樣頻頻招搖于五光十色的媒體之中,發表种种關于自己的書關于文化的談話。所以許多人自然而然地問:這位”文化明星”身份到底有多少作秀成分?
揚子晚報7月4日報導﹐余秋雨自己恐怕早已有心理准備,這些年他也听多了類似的批評,于是一上來他就給自己定位為”行者一個”,而不是文化商人、作家、學者或者大學教授。”通過旅行的方式來考察人類的各大文明,最重要的文明几乎都走遍了,這是我可以肯定的一個比較明确的身份地位。”余秋雨這樣解釋他為什么要推動文化和電視傳媒的結合:通過電視傳媒,我才可能直接地及時思考,面對事物的第一感覺是非常珍貴的。這個第一感覺再用直播的方式,直接到達世界華人圈里面,它的文化价值就要珍貴得多。我愿意參加這樣的活動,還因為站在鏡頭面前,有快速反應,而且說的每一番話,都要既符合歷史,又大體符合地理環境以及社會判斷,這其實是非常難的,是給自己一個挑戰。
至于眾人眼里的”作秀”之說,余秋雨”反唇相譏”:”我是一個成家的人,我走的每一步意味著有另外一個人天天擔惊受怕。譬如當時我和馬蘭告別的時候,兩個人心里的話都是一樣的,就是保佑,希望我們這輩子還能見面,因為死亡的影子一直在我們身邊。千万不要像有的人想像的那樣,如同在國內旅游。中央電視台車隊完全是一個非常普通的傳媒。你不知道醫院在哪里、警察在哪里、朋友在哪里,不知道今天晚上住在哪里,一切都不知道,這個不知道不是一天兩天,是半年。在這么一种不知道的情況下,你居然在作秀,這個作秀實在是太恐怖了!駐伊朗的新華社記者曾懇求我們不要前往那些最危險的地方,他們都沒有去過,但我們去了,面對槍炮、坦克、沙漠……我這不是為我說話,為我的同伴們說話,我認為如果他們是在作秀的話,那么世界上就沒有勇敢冒險的事情。”
”上電視為什么不可以。”余秋雨說,”當傳媒已經占領民眾的視听的時候,文化人居然不利用傳媒;不利用傳媒就是不理民眾,這是我沒法容忍的。必須對我們的父母之邦有更真誠的態度,哪怕這塊土地有這樣那樣的問題,這是你立足的土地,是文化使命的所在,你必須這樣,所以必須如此。”(//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