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vsmo.com)
【大紀元7月30日訊】中國官方歷史教科書說翰林院是八國聯軍所焚毀的。但事實却是:翰林院毀于使館被圍攻的6月23日,而那時,除了獲清政府許可先期抵達北京的340名外國使館警衛人員,八國聯軍尚未進京。八國聯軍抵達北京的確切時間,是8月14日。當他們解救被圍攻的北京公使館時,翰林院已經在大火中和槍炮聲中變爲廢墟將近兩個月了。
翰林院被焚與其位置有關:其內墻之大部與英國公使館北壁緊密相連。英國使館”墻厚八尺,高二丈有奇”不易攻破,而且”其大可容千人”,所以,在庚子之亂中,英國公使館內,容納了大量各地逃到使館避難的中國教民。在各國使館被包圍之初,十一國使館最初聚集有限警力死命抵守,後來發現失策,遂分兵抵守使館各要塞。當使館區外緣的比利時、荷蘭等國使館被徹底毀壞之後,爲了保證英國使館不被攻破,內裏的外交人員及大量中國難民得以幸免于難,各國使館采取了更爲積極的措施:占據了英國使館東壁僅一條禦河之隔的肅親王府和與北壁緊緊相連的翰林院(參見胡思敬《驢背集》)。
翰林院是皇宮內服務于皇帝的翰林學士,也就是國家級別的文人學者經常出入的地方。它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圖書館,藏有卷帙浩繁的各類古版善本。舉世罕見的珍品–《永樂大典》和《四庫全書》的底本就珍藏于此。以金黃色絲綢裝訂而成的萬卷册的《永樂大典》,是中國明代由兩千名學者參與編修的大型綜合性類書,經明末文淵閣大火,僅存副本。到了清代,這些副本已散佚兩千餘卷,收藏于翰林院內(參見《中國大百科全書》)。另外,乾隆年間由紀昀、陸錫熊與衆多清朝優秀學者合編的世界上最大的學術叢書,巨達七萬九千卷的《四庫全書》的各類底本,當時也珍藏于翰林院內(參見美國漢學家恒慕義Arthur W. Hummel 所編的”Eminent Chinese of the Ch’ing Period, 2 vols.”《清代名人傳略 卷二》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Washington 1943)。
中國兵匪自焚翰林書院
6月21日,清政府對外宣戰,義和團和清軍開始圍攻使館及西什庫教堂。據包括著名美國來華傳教士、記者雷德(Gilbert Reid, 中文名,李佳白)和當時法國駐華公使皮雄(Monsieur Pichon,中文名,畢盛,在內的諸多在華傳教士、西方學者、駐華外交官記述,翰林院大火是中國官兵拳匪自己點燃的:6月22日黃昏,清軍燒毀英國領事館東南角鄰接的密集民居。次日,清軍乾脆引火翰林院,試圖一舉燒毀英國公使館。當時藏身在使館的一位美國女教士,安德魯斯(Mary E. Andrews,中文名,安美瑞)小姐記述說:”明顯地,煤油被澆到了樹上,以便助長火勢。”(參見和轉引自”The Boxer Rebellion: The Dramatic Story of China’s War on Foreigners that Shook the World in the Summer of 1900 “p.139 by Diana Preston, Walker publishing Company, 2000。以下有關來自當年西方的個人見證史料,參見和轉引相同。)舉世聞名的翰林院大部被燒毀,其內副本僅存的《永樂大典》也成了這次大火的犧牲品。同樣慘重而無法彌補的損?O–據瑞典漢學家馬悅然先生考證–從全國各地搜聚的《四庫全書》的大量底本,在那次翰林院大火中也被徹底燒成灰燼(參見”臺北聯合報副刊””馬悅然專欄”第45集)。
我們還被告知”翰林院的數萬册經史典籍,包括《永樂大典》……均被(八國聯軍–引者)洗劫一空”(《國耻事典》P. 296)。然而一百年前翰林院的那場大火,曾經同時映照中外當事人的面龐和身影,也澆鑄著他們不同的情感和認知。一百年前使館區內飽受驚擾的”洋鬼子”們,無從預料他們的經歷將被改寫得面目全非,也不知道他們的記錄將被用來重新見證扭曲的歷史,他們當時的記述毫無疑問是可靠的。我希望通過當年外國的傳教士、漢學家和記者的記錄以及後來外國學者的考證與描述,看看當時的情况,看看他們的反應和表情,判斷一下我們教科書中的歷史描述是否真實,我們頭腦中的歷史常識是否可靠。
後來的英國駐華記者、作家弗萊明(Peter Fleming ,中文名,傅勒銘)在他的《圍城北京》一書中記述道:”許多世紀以來,翰林院……它的大廳和庭院是中華學者精華的聚集地……那裏各處有華美的木雕屋檐。外交官們覺察到了這種危險(指被焚毀的危險–引者)。但是他們覺得,中國人對學養、傳統和建築美的崇尚,會阻止他們以任何手段毀滅一個擁有世界上最古老悠久、收藏最豐富的圖書館。”這位作家接著寫道:”次日清晨,風從北面强勁吹來。外交官們的判斷再次被證明是錯的。中國人在翰林院點燃大火,他們有條不紊地一個庭院一個庭院地燒。當董福祥(清廷”甘軍”首領—引者)率領的回教徒們(“甘軍”士兵大都來自甘肅青海一代—引者)從上方的窗戶裏透越濃烟,猛烈開火的時候,怒吼聲淹沒了持續的槍聲。這座古老的建築在這怒吼中燃燒起火,就象一個易燃物。”(Peter Fleming, “The Siege at Pek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ong Kong 1986, p. 121-122)
確實如此。例如當時躲在英國公使館內的馬丁(Lizzer Martin)記述說:翰林院是他們所珍貴的文學館,我們不認爲會有什麽危險。因爲中國人沒有必要摧毀它……。不過這個傳教士接下來就記述說,”我們相當耽心敵人會把我們燒死,因爲他們自己在這個地方(翰林院)點燃了大火”。
外國學者痛惜《永樂大典》
火勢猛烈,沒有任何可能搶救翰林院裏的典籍。這些價值連城、有些甚至從未在皇宮以外面世的古版書籍,被隨意抛到院子裏,池塘中。此情此景震撼著當時在使館內避難的西洋學人的心靈。 “公使館界內的外國學者們在檢拾灰燼中殘片時,泪水幾乎奪眶而出。”他們瞭解中國傳統文化學術的價值。他們肯定懂得,這些珍貴的書籍不僅屬于中國,而且屬于全世界。它們是人類精神寶庫中的財富,它們是人類悠久文明的輝煌象徵。
曾任袁世凱的政治顧問的英國漢學家,當時英國駐華記者毛裏遜(George Ernesr Morrison)痛見翰林院在大火中焚毀,他記述道:
“……灰燼中的大堆的殘骸、木本與殘枝敗葉一齊飛散,裝點著這個帝王中國的輝煌書館的廢墟。”此情此景令他心潮如涌,他對肇事者感到極爲憤怒,他寫道:”爲了向外國人泄憤雪耻,不惜毀滅自己最神聖的殿堂建築。而這座建築數百年來是這個國家及其學者們的驕傲與榮耀所在!對于作出這等事的民族,我們能够作何感想?這是一次輝煌的灾難聖奠。如此褻瀆神聖,駭人聽聞!”
一個字都不用改!這便應當是真相大白之後,我們中國人真實的反應。如果不是,真要重復毛裏遜當年的憤怒和感慨:對于這樣一個民族,我們應當做何感想?
被搶救出來的部分手稿和書籍,由外國使館人員克洛德(Claude)先生送交到了清政府的總理衙門,希望這些殘卷在中國政府官員的努力下得到保護和保存。這樣做顯然是出于一片愛護中國古籍之心。但是清政府方面沒有任何回音。就這樣,在翰林院廢墟裏,灰燼中檢拾殘片,一些書籍在當時在場的外國人手中得到了保存。有記載的是:當時的英國駐華領事希萊斯( Lancelot Giles,中文名,翟蘭思)保存了一卷成爲珍貴的殘存樣品的《永樂大典》,以及一些其他珍品。其中包括皇帝舉辦的科舉考試的一些卷子。這場著名的大火過去十三年之後,1913年,曾經在華執教的英國漢學家巴克毫斯(Edmund Ttrelawny Backhouse,中文名,巴克斯,1944年去世)將他精心保存的六卷《永樂大典》卷呈交給了英國牛津博德利安(Bodleian)圖書館。爲了保護這些飽經灾難的古籍,圖書館爲這六卷古老的著作特製了精美的木制封套,同時小心翼翼封補了書上的槍眼。
翰林書館被中國兵民自己點燃的大火焚燒,使館內外國學者痛心疾首,他們在餘光殘焰中搶救書籍,檢拾殘片,然後送交總理衙門。却沒有獲得任何反饋。翰林院廢墟余烟裊裊,無人問津,敗紙殘頁破書片稿,滿處飄散遺落。中國人自己居然無人心疼,無人在乎!中國人竟然將國寶弃之如敝履!公使館已經解救,清軍拳民逃之夭夭,清政府回宮無期,這種情况下,收拾殘局,檢拾碎片,清理廢墟的當然是各國公使人員及其聯軍。于是在灰燼中,殘閣裏檢拾珍品,收爲己有,自行珍藏。有的事後送交本國圖書館,小心收藏。這便是半個世紀過後,我們的教科書中所說的,八國聯軍搶劫中國珍古書籍了。
如果不是這樣的”搶劫”,可能還有另外兩種結局:各國公使人員面對被焚毀的書院興灾樂禍,以至于轉嫁憤怒,助火于廢墟之上,將各處殘稿乾淨徹底焚成灰燼;或者對廢墟殘稿强做視而不見,以珍惜自己名譽清白爲理由,任散亂各處的殘稿隨風隨雨化爲烏有。果真如是,前者未免殘忍,後者則未免虛僞。
平心而論,設身處地,我寧肯認爲,在這種情况下檢拾珍藏中國珍品的外國學者應當特別得到中國後人學者的理解,甚至值得我們的尊敬、欽佩和感謝!尊敬他們珍視异國文化的精神;欽佩他們雖身陷中國兵匪重圍,却仍然珍視中國文物古籍而不遷怒于物;感謝他們在大火之後的灰燼中,爲世界保留下了一些中國《永樂大典》殘卷,同時感謝他們多年來的精心收藏和保存。
各國就焚燒翰林院的指責要求更正事實
一年之後的1901年6月,八國聯軍陸續撤離中國。清廷掌院學士昆中堂,上奏朝廷,報告翰林院被毀情况幷請求朝廷撥款興修。文人學士愛文化的拳拳之心誠可嘉也,不過不知什麽原因,他順便把翰林院焚毀之罪責歸于八國聯軍。事情剛剛過去一年,誰都知道把翰林院之毀歸罪于洋兵,就象說他們在被圍攻中故意自我引火燒身一樣,等于是無稽之談。他這麽做也許無心,也許有意,也許意在言外,希望奏請撥款時少生事端。否則,指出是清軍幹的,等于給太后皇上臉上抹黑,弄不好節外生枝。當初慈喜太后不計後果,决計與洋人决一死戰的連續三度”宣叫大起”(召見大學士六部九卿),朝廷內裏有目共睹。現在國難剛平,陣痛尚在,誰願意戳太后的傷口!能撥款複修翰林院就是目的。
可是這奏摺內容不知怎麽就讓各國公使知道了。在拳亂期間,北京各國駐華公使處于漩渦中心位置,雖然環繞在他們周圍的是喧囂的仇外情緒和殊死戰鬥,不過他們自己能做的不過就是動動手發發電報寫寫公文,要麽動動嘴開開會傳傳消息,即便在”四面爲營””教民分守”,”人以爲必死”的緊急的時刻,他們也不過幫著挖挖地道抱抱孩子。一年過去,却忽然聽聞前來拼死救助的自己的洋兵成了焚毀翰林院的罪魁!而且是清廷官員正式上奏的摺子中這樣指證的。當時心情可能就和一年前美國將軍威爾遜,忽然聽聞自己成了毀滅中國白塔建築的罪魁的心情差不太多。
當事者八國聯軍也不幹。畢竟他們當時幷不在場。
于是他們召開緊急會議,詳細瞭解情况,磋商對應辦法。辦法其實很簡單,就和過去一樣,給朝廷在京全權大臣發出正式照會,要求立即澄清事實,更正錯誤。其實清廷對內對外滿腦門子官司剛有眉目,未必會認真對待奏摺上對洋兵焚毀翰林院的指證。只是外國人自己一出來正式照會,中國官員便不能再假裝糊塗。當即傳遞消息,疏通情况。而掌院”肇事”的中國官員”昆中堂”聞訊而動,即刻做了更正和聲明。(參見1901年6月9日《申報》)
外國公使這次如此鄭重其事的外交正誤行動,除了要求實事求是,與國際媒體的監督作用有間接關係。八國聯軍進兵中國,是當時的全球關注的重大國際事件。八國聯軍在中國的一舉一動不能逃脫西方新聞媒體的注意。這些西方媒體不受官方控制,各國隨軍記者能够秉筆直書所見所聞而不被自己”愛國情操”干擾。
當時的俄,日,德,英等國都對中國各懷貿易擴張進而領土擴張的野心。俄國侵占中國東北三省,血腥屠殺中國百姓的殘暴、德軍在華擴大打擊拳匪範圍,不分青紅皂白仇殺中國百姓的野蠻復仇行徑、以及其他聯軍僭越進兵中國之初衷的行爲,都在西方媒體上有大量報道,幷且引起了國際間的普遍譴責。當時沒有聯合國,除了美國一貫堅持的”門戶開放政策”及其種種外交努力,國際輿論是唯一監督八國聯軍在華行爲的力量。雖然這種輿論監督幷不具有强大的制約力,但各列强亦不敢置若罔聞,全然不當一回事。若有重要報道與事實不符,必定認真要求澄清事實。
(下期預告:爲八國聯軍辯護 一,出兵中國是被迫自衛)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