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vsmo.com)
【大紀元7月2日訊】香港壹週刊(6月20日刊)報道﹐一轉眼,香港已回歸祖國五年。還記得當晚回歸時,下傾盆大雨;五年來腦海中仍不時浮現英國旗落下,中國旗升起的壯麗場面。
若果有人五年前告訴你,董建華當特首的頭五年,香港的樓價會跌三成,再跌三成,之後再跌近三成,即共跌六成多,我想很少人會相信。
而事實上,過去五年,樓宇成交量超過五十萬宗。換言之,共有五十多萬個買家仍不相信「董生一日在,樓市不會有希望」,他們要為此付出真金白銀的代價。
特首要樓價大幅回落,可說用心良苦。他清楚指出香港自八十年代起,樓價不斷升,製造經濟泡沫,令香港慢慢失去競爭優勢。而樓價租金下調,再加上他大力推動的創新科技政策,可以促使經濟轉型,提高香港的競爭力。
但結果又如何呢?樓價地價已經大幅回落,但香港的競爭力排名卻每況愈下。回歸時,五十個勞動人口中,只有一個人失業;現時數字是每十三個有一個失業,失業大軍達二十五萬人。
至於創新科技,特首似乎已有兩年沒有提及這方面的策略了。高官和商界不再大談如何透過固定和流動通訊網絡,去發展商貿和進軍世界市場。取而代之的是要大搞固定和流動小販認可區,以減少失業和發展本土經濟。
回歸前,不少人相信香港背靠祖國,面向世界,明天一定會更好。回歸後,財金官員卻不時提醒我們,香港是面向世界市場的外向型經濟,故此無法避免受到全球一體化、亞洲金融風暴、和美國九‧一一事件等衝擊。
官員還說,由於香港正不斷融入祖國,物價工資只好不斷下調,最終和內地接軌。若果事實如此,香港又何來明天會更好?
過去五年,破產數字從九七年每日平均兩、三宗申請,上升到現時每日八十宗申請。有人推算過,按現時破產申請的上升趨勢,若特首再多做五年,恐怕大部分家庭都要破產。
中央政府在這方面似乎有先之明,找一個曾經面對過家族生意失敗,公司幾乎要破產的人當特首,希望憑他的豐富經驗,鼓勵市民面對逆境。
其實香港人絕不需要一個教我們逆境自強的特首;香港人大都勤奮向上,處變不驚,懂得逆境自強,討厭家長式管治(不少人曾為此離開祖國)。
特首對市民買不起樓,學生上課聽不明英文,家庭收入過低,企業經營不善和投機者失利等,都顯得過分緊和關心。結果令市民對政府的依賴日增,香港的競爭優勢日減。
惟有特首願意放下指揮棒,讓香港發揮本身的優勢,不再迷信低地價可以加強競爭力,香港才有希望。不然的話,香港恐怕要經歷十年浩劫,甚至要步阿根廷後塵成為另一個破產之都。
未來五年,若特首管治下的香港經濟表現依舊,恐怕會有更多人失業和破產,更多家庭淪為負資產。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