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vsmo.com)
【大紀元7月18日訊】中國大陸第二季GDP創下八%的亮麗增長。然而,亞洲華爾街日報昨日(17日)在社論中說,由於舉債空間縮小,北京對於民營企業及外商此兩部門的發展,會創造吸納國有企業下崗勞工的工作機會的說法,又顯得不耐煩,遂開始以加稅來維持政府開支,除了積極對民營企查稅外,兩年內外商的企業所得稅可能與大陸國內企業統一為三三%。這雖然表面上創造短期GDP統計的上升,但將對這兩個最具生產力的經濟部門造成傷害。
社論表示,有關大陸經濟表面上為何如此強勁的原因,來自私有經濟部門的貢獻難以衡量,因為大部分公司的規模小,難以引起有關當局的注意,但民企已被認為是主要的經濟成長動力引擎。根據人民日報的估計,私營企業的工業產值在九○年代以每年四九%的速度增長,並在二○○○年製造出一千零七十萬個工作機會。不過,仍難以清楚私營企業是否為帶動第二季成長的主力。
社論中指出,在上半年成長一八.七%的外國直接投資,也許能提供一部分答案,根據許多估算,中國經濟中的外國投資部門是最具效率的,這些投資在未來皆極易轉化為財富的創造。合資及外資企業生產的商品更以出口為主,連帶刺激另一經濟成長來源-中國上半年出口增長一四.一%。文章表示,最具關鍵的應是在上半年成長二一.五%的固定資產投資,其中大部分是政府在基礎建設上的支出。但根據過去的經驗,這些開支有許多被官員侵吞,或只是想創造工作機會以維社會穩定。
此外,這筆龐大預算更是虧損嚴重的國有企業繼續存在所需的鴉片。中國總理朱鎔基雖然出售了上千家中小型的國有企業,但對於關鍵的大型國企仍然一籌莫展,再加上國有股減持的計畫喊停,北京已無法透過股市來拯救國企,又無法將大型國企出售外商,因為這不但牽涉經濟體制本質的敏感問題,且一旦被外商購入後,定會引發大量失業人口的企業重整。
社論說,更重要的是,這些沒有生產性的投資逐漸要靠更沉重的稅率來支撐,稅率正在增加中。政府更自誇說歲入的增長已比GDP要快,最終目標是占GDP的二○%,高於三年前的一三%。但此一做法將會讓兩個經濟引擎-民營企業與外商承擔不成比例的負擔。
在朱鎔基要徹查富人逃稅後,民營企業也成為受害者,真正問題在於大陸稅負過高-企業所得稅為三三%,個人所得稅最高課到四五%,如果真正照章實施,對於民營企業會造成負面影響。外國企業也一樣,因為入世後外商與大陸企業同享國民待遇,兩者的稅率將在兩年內統一。某些外商希望北京能調到國際平均稅率二五%就好,但中共則表示,一定要遵守世貿協議,調到三三%。況且按照中共官方的統計再加上一些國有銀行呆帳等隱性債務,中共舉債幅度已占GDP的六○%,已經不具不依靠增加稅收,繼續靠舉債來維持開支的本錢。(工商時報編譯)(//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