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科技新聞

標籤:

(//www.tvsmo.com)
【大紀元7月11日訊】(2002年4月5日)

1) 科學前沿新聞:要麼癌症、要麼衰老,你選擇哪一個?

據今年1月3日《自然》雜誌報導,科學家們最近研究發現,使用太多的抗癌症藥物使得實驗小鼠早衰。研究人員認為這個結果表明哺乳動物可能必須在癌症或衰老的抗爭中進行取捨。

據報導,這個研究是由美國貝勒醫學院病毒和微生物系的研究人員完成。這是首次實驗證明P53基因在衰老中所起作用。P53基因是一個被廣泛研究的抗癌基因,目前這個基因被認為具有防止細胞癌化、調整細胞生長、促使細胞衰老、修補染色體損傷等功能。

非常有趣的是這次發表在《自然》雜誌的研究結果竟然是一個意外的發現,貝勒醫學院病毒和微生物系的Donehower教授和他的研究小組本來是想將小鼠體內的P53基因消除,然而沒有成功,只是消除了這個基因的一部分。在失望之余,他們將這些小鼠放到一邊不再理回,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發現這些只有部分P53正常基因的小鼠患腫瘤的數量比野生型同類小鼠要少得多。進而研究發現,這個殘缺的基因促使另外一個P53的備份超常活躍,因此這種小鼠患癌症的機會下降,但是奇怪的是這些小鼠在過了一歲之後就快速地衰老,表現為體重下降、肌肉減少、駝背、皮膚變薄、傷口需要更長時間才能癒合,他們的平均壽命比正常的小鼠短百分之二十。

這項研究結果很具有震撼力,科學家們開始重新思考許多問題,以前生命科學領域一直認為對細胞造成的損傷,比如餌射,能造成衰老,而這個研究結果表明並不是損傷造成衰老,而是細胞對損傷的反應造成衰老。

這項研究成果使得抗癌藥物應用與人類的前景不容樂觀。也許我們人類也將受著一種無法擺脫的約束,那就是必須在疾病或是衰老中進行選擇。然而無論是疾病還是衰老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使人痛苦。也許生命科學的前沿領域應該突破一下這種痛苦的不同表現形式,更加深入地研究這現象背後的制約因素。或許將來古老的東方醫學將給這一課題指明方向。

2)史前文化又一例–古巴的海底古城

2001年12月,路透社報導了古巴發現的海底建築,為史前文明提供了又一個證明。下面是詳細報導。

路透社哈瓦那2001年12月12日消息:研究人員用一艘自控潛艇探測古巴海底,目前已證實他們發現了一些石頭建築。這些建築結構可能是幾千年前由一個古老的無名種族建造的。

加拿大一個探險公司的專家表示,在2001年夏天他們在古巴西部的爪納阿維韋斯Guanahacabibes半島外的海底曾拍攝到可能是失蹤城市的遺跡。由於他們目前尚不能完全解釋這個發現,探險隊的負責人表示他們在2002年1月還會再次進行探索研究。

來自加拿大高級數字通訊(ADC)公司的海洋學家鮑莉娜–澤利茲基(Paulina Zelitsky)說,“這些建築十分壯觀,有可能是一個大城市。” 有關研究人員指出,這些神秘建築可能建於6000年前,比在埃及的Giza的最古老的金字塔還要早1500年。

在2000年七月,ADC公司的研究人員用聲納技術發現在650米深的海底有一片巨大的平台。在平台上明顯可見被沙子覆蓋的對稱石制建築,類似城市中心。這些建築看上去象是金字塔、道路和房屋。

一年後,2001年7月,ADC研究小組與古巴科學院的專家一起又在當地用自控潛艇拍攝了這個大小為20平方公里的遺跡的一部分。拍攝到的錄像證實了大塊的花崗岩排列成圓形和垂直的形狀。石塊的長度由兩米到五米不等,多數石塊暴露在水底的地面上,少量石塊被泥沙掩埋。

這項驚人的發現表明,古巴可能在歷史上曾經與(墨西哥)Yucatan半島相連。 澤利茲基女士表示,“關於地表運動和人類文明的理論很多。我們的發現將給這個領域提供很多有意義的信息。”

3)中國沙塵暴

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從3月18日傍晚到21日,自西向東經歷了20世紀90年代以來最強的一次沙塵天氣過程。

有關專家說,這次沙塵天氣影響範圍很廣,我國長江以北幾乎所有的地區都不同程度遭受了沙塵天氣的影響;在新疆西部和北部、內蒙古大部、甘肅中部、陝西北部、寧夏、河北北部、京津地區和東北南部等地出現了強沙塵暴天氣;其中,甘肅鼎新、金昌等地還出現了罕見的特強沙塵暴天氣。專家認為,無論從影響範圍,還是強度上講,這次沙塵天氣過程都是上世紀90年代以來最強的。席捲140萬平方公里,影響人口達1.3億。

據資料顯示, 自 50~90 年代(截止於 1999 年),我國北方沙塵暴頻數 呈波動 減少之勢。80 年代的頻數略有減少,90 年代減少更加明顯。但 1999 年,特別是 2000 年沙塵暴頻數又急劇增加, 發生14次揚沙和沙塵暴事件。頻次是90年代歷 年同期發生次數的3倍。時間之早、頻率之高、範圍之廣、強度之大,為歷史同期所罕見。據衛星遙感探測,沙塵天氣影響到我國內蒙古、寧夏、北京、天津、遼寧、吉林、山東、河南、湖北、江蘇、安徽等省、市、自治區,總面積約200萬平方公里。

2001年我國發生32次揚沙和沙塵暴事件。頻次是2000年的2.3倍。三大特點──暴發早、範圍廣、頻率高。18次到北京地區,14次比較大。其中強沙塵暴過程3次,沙塵暴過程10次,揚沙過程5次。沙塵天氣總日數達41天,佔總日數的51%。歷史上北京地區的沙塵天氣,主要是揚沙(佔74%),浮塵較少(佔20%),沙塵暴更少(約5%)且全是一般沙塵暴,且多出在60年代。

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中國大陸連續的沙塵暴, 連續異常高溫, 連續異常乾旱,連續大規模蝗災,連續颱風襲擊,連續欠產,連續。昭示著這裡面極有可能存在著我們一直都不知道的規律。

(正見網 2002年7月10日)

(//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基因研究馬拉松賽 台灣才剛起跑
幹細胞移植在動物實驗階段進入臨床仍待努力
共和黨美籍亞裔領導人會議在費城召開
曾蔭權梁愛詩鍾逸傑田長霖獲頒大紫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