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vsmo.com)
【大紀元6月1日訊】陳水扁總統在就任總統時就表示了推行“中間路線”的意圖﹐最近中間路線呼聲又起﹔國民黨主席連戰也一再表示國民黨是主張“中道”的政黨。不管中間路線和中道是不是一回事﹐既然大家強調的都是“中”﹐也就是不走偏激的路線而傾向“折衷”﹐那麼執政的民進黨和在野的國民黨應該有很多的共同語言。然而民進黨執政的第一年﹐朝野相爭﹐看不出有“中”的跡象﹔現在民進黨執政快滿第二年﹐朝野仍然惡鬥﹐也無“中”可言。也就是說﹐民﹑國兩黨所稱的“中”﹐並非“一中”﹐而是“兩中”﹐所以無法交集。
可惜台灣並不是像瑞士那樣的中立國而可以免受其他國家的武力威脅﹐在這個情況下﹐只能期盼台灣內部多一些中和團結的氣象﹐增加抵抗外界強敵的能力。做不到這點﹐只能說明上述的“中”﹐恐怕是多了一些權謀﹐少了一些誠意。同敵人較量﹐多些權謀無妨﹔但是各黨要爭取“中”間群眾﹐必須多一些誠意。然而切勿把台灣內部的朋友當作敵人而做出有利中共亡中華民國亡台灣的事情。“一個中國”派(或曰統派)既不可聯共反台﹐“台灣正名”派(或曰獨派)也不要孤立了自己。兩者之“中”﹐就是維持現狀派了。
不過台灣的“統”“中”“獨”三派必須明白彼此之間的關係。如果沒有“中”和“獨”﹐中共就不會爭取統派﹐正如老蔣總統雖是統派﹐但一直是中共眼中的“蔣匪幫”﹐“八二三”炮戰並不是打台獨而是打統派。而如果沒有獨派﹐中共就不會改變對民進黨的態度﹐甚至承認民進黨對台灣民主化的貢獻﹔同樣如果民進黨內沒有基本教義派﹐中共也不會對“非頑固分子”的其他民進黨人以好臉色。明白中共分化台灣的權謀﹐統派和非頑固台獨人士不必自抬身價﹐當心“狡兔死﹐走狗烹”﹔而為了台灣內部的團結﹐獨派和基本教義派也需“戒急用忍”﹐要有寬宏心態﹐以大局為重。至於台灣以後是統一在中國之內﹐或者“正名”為台灣﹐還是繼續維持中華民國在台灣已經半個多世紀的現狀﹐適當時候交給台灣民眾決定。因為人權高於主權﹐有關國家的重大方向問題﹐應該尊重民眾的基本權利。
(TaiwanNews總合周刊)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