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濤布什會談不會有突破

標籤:

(//www.tvsmo.com)
【大紀元5月1日訊】据《美國之音》4月30日報導,布什政府上台后,一大政策趨向就是從政治和軍事上加強跟台灣的關系。這次胡錦濤來訪,做為中國國家副主席,和美國總統布什會談時一定會提出台灣問題,重申中國立場。

*各說各的話*
美國之音引述美國西東大學亞洲研究系主任楊力宇教授觀點,美中雙方都會重申三個公報,一中原則,不會有任何突破,也不會有太大的沖突。楊力宇說:“美國是只做不說,美國各級政府官員的公開說法就是三個公報一個中國,但事實上它做的并沒有完全遵守三個公報,至少從中國的角度來看,所以明天大家還是客客气气,雙方各說各話,各自重申自己的原則,各自重申自己的政策,不會有突破,也不會搞得很難堪。”

*美台交流突破禁區*
《華盛頓郵報》報道,布什政府是美國歷屆政府中,在政治上和軍事上和台灣關系最密切的,就連美國自己政府內部的官員都承認,克林頓時代在台灣問題上的戰略模糊政策,已經變得不再那么模糊了。布什總統上台后不久,就表示要不惜一切代价協防台灣,隨后又有大幅度增加對台軍售,加強美台軍事交流,并允許台灣國防部長湯曜明訪美等一系列舉動。《華盛頓郵報》還援引政府和國會消息靈通人士的話說,一些過去的禁區現在也成為美國官員辯論的話題,比如是否讓台灣總統陳水扁訪問華盛頓等問題。

*中國低調反應*
然而,中國政府的反應卻相對低調,未曾出現96 年李登輝訪美的飛彈演習,也沒有李登輝兩國論出台后的激勵言辭。西東大學的楊力宇教授認為,這是因為中國政府一來不愿意破坏美中關系,二來國內又面臨很多問題。他認為,如果中國繼續保持低姿態,美國就會越走越遠。楊力宇說:“因為現在國會里已經有很多提案了,國會也成立了一個台灣小組支持台灣,國會也通過了支持台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的議案,這個議案已經變成法律了,布什總統也簽字了。所以就要看未來一年中方有多強硬。中國現在不能強硬的理由主要是因為中國不愿意把中美關系搞亂,因為現在中國內部有很多問題,第一是今年十月十六大中國要完成接班的程序,中國現在最需要的是穩定,中國和美國關系搞得很緊張的話,影響中國的穩定和中國的接班程序等等。”

*美撐腰陳水扁強硬*
楊力宇教授說,美國也正是看准了中國的處境,才敢這樣做,而台灣的民進党政府有美國撐腰,所以在很多問題上都不肯讓步。楊力宇說:“這就是為什么到現在為止,陳水扁總統并不接受一個中國的原則,也不接受1992年兩岸的‘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共識,所以一直到現在,兩岸兩會的會談并沒有恢复,正因為有美國的撐腰,所以陳水扁現在相當強硬,對三通問題,甚至對小三通問題,對于兩岸的交流,甚至台港行業的談判等等,包括一個中國的原則等等,陳水扁一步不讓的,還是堅持他就職以來的原則,就是因為有美國在后面支持。”(//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胡錦濤訪美之際 美報稱布什政府最為親台 (5/1/2002)    
  • 胡錦濤訪美揭開神秘面紗的深層意義 (5/1/2002)    
  • 胡錦濤在紐約進行密集參觀會見訪客行程 (4/30/2002)    
  • 大陸媒體冷淡胡錦濤訪美,熱捧曾慶紅訪日 (4/30/2002)    
  • 海外法輪功學員于胡錦濤訪美之際發表聲明 (4/30/2002)    
  • 美國報刊評胡錦濤訪美 (4/30/2002)    
  • 華盛頓郵報稱美國已強化對台政治和軍事支持 (4/30/2002)    
  • 《華爾街日報》林蔚:美不希望與北京建立密切關係 (4/30/2002)    
  • 胡錦濤抵紐約 隨行李肇星與白人吵嘴 (4/30/2002)    
  • BBC分析:美國關注胡錦濤之行 (4/30/2002)    
  • 圖片新聞﹕旅美藏人 抗議「胡」來 (4/30/2002)    
  • 認識之旅 胡錦濤的一個開始 (4/30/2002)    
  • 人權團體呼籲布什力促胡錦濤改善大陸人權 (4/30/2002)    
  • 胡錦濤紐約遇示威抗議群眾 (4/30/2002)    
  • 在昆明遭留置 楊建利仍下落不明 (4/29/2002)    
  • 胡錦濤訪美到紐約 法輪功學員煉功示真相 (4/29/2002)    
  • 【紀元專欄】林保華: 突出曾慶紅﹐抗衡胡錦濤 (4/29/2002)    
  • 胡錦濤訪紐約行程低調避免遭藏胞等抗議 (4/29/2002)    
  • 胡錦濤開始訪美保持一貫低調 無個人色彩 (4/29/2002)
  • 相關新聞
    【紀元專欄】林保華: 突出曾慶紅﹐抗衡胡錦濤
    胡錦濤開始訪美保持一貫低調 無個人色彩
    胡錦濤訪紐約行程低調避免遭藏胞等抗議
    胡錦濤訪美到紐約 法輪功學員煉功示真相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