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vsmo.com)
【大紀元4月30日訊】(中央社記者郭芳贄曼谷特稿)台灣慈濟功德會在海外創設的中小學,經過一番波折後,日前終於在泰國北部清邁省芳縣的義胞村動土,全球的慈濟人,不論國籍都開始動了起來,找錢的、找人的,共同為成千上萬前台灣國軍後裔的教育開創新里程。
泰北半世紀以來總是脫離不了「地窖」,留在泰北的義胞不能下山,前往台灣的下一代,部份也因使用變造泰國護照,致身分未明而難以升學和就業,這些就如同惡夢般纏繞著義胞們的後裔,成為泰國和台灣的次等公民。
可是,在十年前冷戰結束後,泰國開放推廣華文教育,台灣對泰北的扶助改由民間團體負擔,加上在台灣和泰國共同努力下,山區公路紛紛改舖柏油,山上山下間的交通突然方便,泰北下一代也就紛紛得到身分可以下山工作。同樣地,在監察院努力下,台灣將近兩百名身份未明的泰北後裔,也都獲得中華民國國民身分,可以自由進出台灣。
就在這種良好時機,台灣慈濟功德會於民國八十六年完成「泰北三年扶困計畫」,在泰國成立分會,同時決定在這個雲南鄉親聚集的泰北山區興建完全中學,由小學至二年專科學校止,這項建校理念目的在使泰北一代代的華裔子女受到迎合時代的教育,來開發這個經濟潛力無窮的廣大綠地。
花費將近六年時間,泰國慈濟人在台灣慈濟功德會全力支持下,看過數十處土地後決定在縣政府捐贈的公有土地上建校,卻遭遇突然冒出的地主,提出所有權狀下,慈濟人只好再經過清邁省政府和芳縣縣政府共同折衝,與地主達成補償金協議後,才開始正式設計學校模型。慈濟人透露,目前確定的學校模型是聽取創辦人證嚴法師的建議後修正完成的。
本月二十六日動土典禮前夕,清邁省內狂風暴雨幾達一小時,全省停電,典禮場地也悉遭破壞,二十七日清晨還有地震,經過一番震天撼地後,清邁慈濟中小學動土典禮時,卻是風和日麗,使慈濟人深深感受到,未來這場興學的路途需要更大的毅力來克服,才能有豐碩成果。
擔任首位校長的是台灣師大畢業的國立朱拉隆功大學中文系教授陳蘭英。她告訴中央社,她是提早七年退休來接任這項重任。回憶與慈濟的善緣,陳蘭英覺得真是佛祖的安排,在一九九七年十一月間,泰國台大校友會在曼谷市慶祝校慶晚會裡,她遇到一位二十多年未見的台灣同窗,正在慈濟泰國分會擔任秘書,從此與慈濟結緣。
接著,慈濟尋找校長人選,陳蘭英的教學經驗和資格正好符合,在獲得先生支持決定出任後,再與證嚴法師會談,吸取慈濟人精神。明年三月校舍落成,這對僑生夫婦就要在泰北山區開始如同傳教士一般,獻身給下一代雲南後裔。
清邁慈濟中小學是這個台灣佛教慈善團體在海外創設的首座學校,海外創校不比在台灣設校容易,重要原則是適應當地法規,更必須培養當地師資,才能永續發展。為此,台灣慈濟功德會在給予財務支持下,應該努力號召目前在台灣學成的泰北青年回鄉獻身,只有在泰北長大的青年才能明白泰北的需求,也只有泰北雲南青年才能擔負起教育下一代的重任。(//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