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推動簽署台美自由貿易區協定

標籤:

(//www.tvsmo.com)
【大紀元4月19日訊】官員表示,在WTO之外再洽簽自由貿易區已經是世界性趨勢,我國若未能與幾個主要國家洽簽,將有逐漸被邊緣化之虞。目前有可能與我洽簽的國家包括美國、日本、紐西蘭、新加坡,政府已全面評估中。一旦台美能順利簽署自由貿易區協定,將是我國近年來在外交、戰略工作上的最大突破。

據中時電子報四月十九日報導,政府部門為爭取與美國簽署自由貿易區協定,已透過官方、國會、企業、民間,多管齊下全力推動。相關官員透露,目前這項工作除了在行政院下已成立「參與國際經貿事務策略小組」,總統府另透過國安會有更高的整體作戰策略。一旦台美能順利簽署自由貿易區協定,將是我國近年來在外交、戰略工作上的最大突破。

在政府積極運作下,美部分國會議員相當支持台美簽署自由貿易區協定。隸屬於美國政府的國際貿易委員會(ITC)訂五月派員來台,實際考察洽簽自由貿易區的可行性,供高層決策參考。對此發展,我政府部門欣慰之餘也高度審慎,已鎖定美國對我貿易障礙的不滿,將在美國際貿易委員會人員五月抵台之前,提出完整而明確的回應。

官員表示,台美自由貿易區協定的意義遠超過經貿層次,目前是由國安會方面進行統合,制訂推動策略。行政院原本訂有自由貿易區策略小組、專案小組,日前已經整合為參與國際經貿事務策略小組及專案小組,不過不管是策略小組還是專案小組,仍限於行政層次,所有外交戰略層次的訂定,都在國安會。包括透過美國會議員、智庫、企業向布希政府展開遊說等。

行政部門最近做的工作則包括,全面評估我國對美國開放農工產品、服務業所可能產生的衝擊及因應。例如,台美一旦順利簽訂自由貿易區,美國銷台農產品將全面降為零關稅,對國內農業的衝擊將遠超過WTO,農委會已受命計算所需的農民權益補償事宜,以免激起農民的反彈。

行政院也正式下令相關部會全面檢討對美的各項貿易障礙。據了解,游揆除了昨天排出「大卡司」,邀請美國商會主要成員餐敘,更早在四月八日就指派副院長林信義到美國商會拜訪,聽取商會幹部對台灣經貿環境的意見。行政院也訂於今日下午由政務委員胡勝正出面舉行記者會,說明政府解決貿易障礙的努力。

官員表示,由於美國最大軟體業者微軟公司對我政府未能落實智慧財產權的保護迭有不滿,並列入年度貿易障礙報告書。法務部最近發動強力掃蕩非法軟體的工作也是為了讓美國感受到我政府改善貿易障礙的誠意。

官員表示,在WTO之外再洽簽自由貿易區已經是世界性趨勢,我國若未能與幾個主要國家洽簽,將有逐漸被邊緣化之虞。目前有可能與我洽簽的國家包括美國、日本、紐西蘭、新加坡,政府已全面評估中。與美國洽簽自由貿易區將可全面提升台美關係,更是我推動的首要目標。

(//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台灣經濟部動員 促美儘早展開FTA諮商 (4/17/2002)    
  • 經濟部遊說台美雙方早日簽署自由貿易協定 (4/15/2002)    
  • 經濟部長:將在WTO會議呼應日本自由貿易區 (4/15/2002)    
  • 陳總統:台美日有必要簽署雙邊自由貿易協定 (4/11/2002)    
  • 美國貿易代表談与東盟的自由貿易協議問題 (4/11/2002)    
  • 美揚言將致力剷除自由貿易障礙 (4/3/2002)    
  • 布什總統在中美洲推銷自由貿易 (3/25/2002)    
  • 台灣自由貿易港區方案7月底前完成規劃 (3/19/2002)    
  • 日本與南韓將開始評估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問題 (3/18/2002)    
  • 星美自由貿易協定談判進展順利 (3/17/2002)    
  • 避免被邊陲化 台灣加入自由貿易區刻不容緩 (3/10/2002)    
  • 福建省望與香港建立類似自由貿易區引進外資 上海市長指香港對上海很重要 (3/10/2002)    
  • 日本媒體報導陳水扁總統接見日本訪問團的發言 (3/8/2002)    
  • 秘密文件顯示中國領導人害怕入世 (2/21/2002)    
  • 台灣積極推動與美日簽署雙邊自由貿易協定 (2/19/2002)    
  • 巴拿馬與薩爾瓦多將簽署自由貿易協定 (2/16/2002)    
  • 立法院長接受日報訪問 籲台日簽訂自由貿易協定 (2/16/2002)    
  • 阿拉伯15國互降關稅以建立阿拉伯自由貿易區 (2/15/2002)    
  • 美台簽署自由貿易協定 跨出第一步 (2/8/2002)
  • 相關新聞
    美台簽署自由貿易協定 跨出第一步
    阿拉伯15國互降關稅以建立阿拉伯自由貿易區
    立法院長接受日報訪問 籲台日簽訂自由貿易協定
    巴拿馬與薩爾瓦多將簽署自由貿易協定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