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vsmo.com)
【大紀元3月22日訊】日前,中國气象局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世界气象日座談會,探討如何應對气象極端事件。与此同時,一場強沙塵暴正席卷我國北部,而沙塵暴只是气象極端事件之一。
据中國青年報3月21日報道,每年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今年气象日的主題是“降低人類應對天气和气候極端事件的脆弱性”。世界气象組織秘書長在發表的書面講話中指出,目前各种天气、气候極端事件反复發生,不斷表明人類的脆弱性,選擇這個主題是希望全世界攜手利用气象科學緩減自然災害。
全球范圍內的气候异常事件日漸頻繁。据世界气象組織日前發布的2001年世界气候公報,2001年世界气候异常,气溫升高、颶風頻繁、暴雨成災、干旱嚴重,為歷史上所罕見。
去年的暴雨洪澇使莫桑比克和贊比亞死亡200多人、伊朗北部死亡183人、阿爾及利亞僅首都就死亡數百人,而印尼有19個縣被淹,波蘭14万人被迫撤离家園;在亞洲中部和南部地區,干旱從1998年一直延續到2001年,嚴重的干旱危害著伊朗、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等廣大地區的農業,6000多万人直接受到損失。
据聯合國統計,20世紀90年代每年全球約有2.5万人喪生于自然災害,財產損??00到1000億美元,其中因气象水文災害造成的損失占到90%以上。
我國地處東亞季風區,是世界上最嚴重的气候脆弱區之一。季風進退异常和年際變化、生態環境的脆弱影響以及旱澇、高溫、冷害等各种气候災害的頻繁發生,對國計民生影響很大,社會經濟損失嚴重。1991年的江淮大水,1998年的長江和松花江、嫩江大水,1994年的高溫少雨,1997、1999和2000年的北方大旱,都給我國造成了巨大的損失,至今人們還記憶猶新。
2001年,我國在經歷了1999年和2000年的連續大旱之后,北方地區又一次遭受了罕見的大旱,一些地區水庫、河渠出現干涸或斷流,地下水位下降,造成人畜飲水困難,并使農業生產受到嚴重影響;北方連遭沙塵天气襲擊,僅3至5月中旬,就先后出現范圍不同、強度不等的沙塵天气達18次之多,總日數達到41天,給農牧業生產和群眾生活帶來了較大的影響,并使一些地區生態環境進一步惡化;全年有9個台風先后在我國登陸,其中7月份接連有5個台風登陸,是近50年來同期之最,使華南及台灣的部分地區受災嚴重,尤其是第4號台風(尤特)造成的損失最為慘重,僅兩廣損失就超過200億元。
据統計,我國每年因各种气象災害使農田受災面積達5億多畝,受干旱、暴雨、洪澇和熱帶風暴等極端天气、气候事件影響的人口達6億多人次,平均每年因气象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占國民經濟總產值的3 6%。
國際气象組織發布的公報指出,功能良好的早期預警系統是預防和防御气象災害的最有效方法之一。為提高全球防御災害的能力,世界气象組織實施了世界天气監測网計划。目前許多國家已經開始實施減緩災害的計划,但仍然需要依靠科技進步不斷更新所有的系統。(//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