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vsmo.com)
【大紀元3月21日訊】生活中很多事我們都認為是本該如此,而不去考慮為什么如此。如吃飯,如睡覺。我們飢餓的時候吃飯,困乏的時候睡覺。然而我們也許應該花一點時間來關注一下這些日常活動。也許,就是這些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事,在我們不經意間出了問題。
失眠便是如此。据估計,全球約有1/3的成年人受到過失眠症的折磨。
今年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這是由國際精神衛生和神經科學基金會(IFMHN)主辦的全球睡眠和健康計划(WWPSH)中的一項重要活動。
睡眠—生命的必需過程
要談失眠,我們首先要了解睡眠。睡眠是受到刺激很容易恢复并且周期性需要的一种生理狀態,這時意識相對喪失,沒有自主肌肉活動。它是主動而非被動的現象。睡眠狀態下,大腦進行積極的重整作用,所消耗的葡萄糖和氧与清醒狀態下一樣多。
睡眠有晝夜節律,它与每個人的生命周期保持一致,按照不同的時間變化,決定于身體內部的時鐘,并按照身體時鐘适應環境的變化。人的生長激素分泌与睡眠有直接關系,如果睡眠比正常時間延遲,生長激素的分泌高峰也延遲,總是与睡眠相一致。其他的生物學變化量也有晝夜節律。在深睡眠期,體溫被調低。因此,睡眠時體溫比清醒時體溫低。
睡眠是生命必需的過程,健康不可缺少的部分。人的大腦需要睡眠,在清醒狀態下得不到任何休息。人如果喪失睡眠,行為就會發生改變。神經元和有關組織恢复重建和再生需要机體的休息,只有睡眠狀態能提供這种休息。也有證据表明,白天學習的內容通過夜間的睡眠可以得到“鞏固”,第二天早上就可以回憶這些內容。現在還不知道這是与睡眠有關呢還是單單對新記憶缺少干擾。
平均占去三分之一的時間,人的一生之中,恐怕沒有任何一件事能与睡眠這樣的比例相比。很多人都想從睡眠中截取時間來做其他的事,然而我們也不得不發現,如果前一天的睡眠不足,第二天需要的睡眠量就要增加。睡眠太少就會欠“睡眠債”。這就像銀行透支一樣。最后,身體會要求你償還這些欠債。我們似乎不能适應比基本需要更少的睡眠量。然而,時至今日科學家也無法在原理方面說明人為什么需要睡眠,大腦怎樣運行這种机能。
失眠—不是疾病
失眠不是疾病,它是一种很常見的症狀。它有可能是某些尚未顯露出來或是已經出現的疾病的一种表現形式。失眠的形式按定義可分為三類,即入睡困難、凌晨早醒和睡眠時間縮短。所謂睡眠困難是指人們上床后,過30分鐘尚未入睡者。因為通常上床后經過20-30分鐘就應當可以睡著。凌晨早醒是指人們在睡著以后在半夜突然醒來,不能再入睡者。這种瞪著眼睛等天亮的狀態是非常難受的。睡眠時間縮短是指某些人夜間總的睡眠時間少于6小時左右者,這是按一般人的平均睡眠時間8小時來計算的。
除此之外,半夜睡眠中醒來2次以上或是睡眠中噩夢頻頻也應當看成為睡眠質量不高,不過不一定是失眠,只有和以上三种表現共同存在時才是失眠。這一點也是應該注意的,即睡眠質量不高与失眠并非完全是一回事。
也有的研究者認為,還可以將失眠症分為三類:一、一過性失眠,時有時無。二、短期失眠症,可持續1-3周。三、慢性失眠症,睡眠問題持續3個月以上。全球約有1/3的人受失眠症的折磨。失眠症破坏了患者的正常生理性睡眠和覺醒周期,損害了睡眠恢复疲勞的正常功能。實際上,每個人都可能會偶有睡眠不好、覺得睡眠不足以及醒后精力不能恢复等情況。但大多數人只是暫時的表現,睡眠缺乏的情況在以后的睡眠中會很快得到補償。而慢性失眠症患者情況不同,他們的睡眠缺乏會逐漸積累,很快就達到不能忍受的地步,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經常引起一系列問題,包括工作和學習效率低、身體健康狀況不佳、抑郁,以及疲勞相關的車禍發生率升高。1996年世界衛生組織發起的全球睡眠和健康計划特別強調要轉變對慢性失眠症的態度。
(科技日報)(//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