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叫板行業老大 台灣女首富力造中國芯

標籤:

(//www.tvsmo.com)
【大紀元3月18日訊】


王雪紅(左)、王文洋(中)和王雪齡(右)三姐弟是他們的父親、台灣經營之父王永慶最大的驕傲。


“中國芯”是威盛占領市場的一張王牌。

  有人說全球華人企業真正成功的還是那些家族性企業,在這些家族的“二代人物”當中,王雪紅應該算是其中的佼佼者。王雪紅被圈內人認可,除了她憑著“威盛”用不到10年的時間就贏得了台灣女首富的稱號之外,更關鍵的還是她敢于同行業內名副其實的“老大”英特爾叫板。記者對其膽略欽佩已久,也就格外關注她的一舉一動。3月11日,趁其在京短暫停留的空隙,記者終于如愿以償地采訪到了這位傳奇女性。

  威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為全球領導性個人計算机核心邏輯(CoreLogic)、處理器及多媒体網絡外圍芯片的設計厂商。其中主力的Apollo系列芯片組產品擁有各平台完整的對應解決方案,兼具高效能与优异的成本效益,而專為網際網絡應用環境幵發的VIAC3處理器產品線,在低价計算机及信息家電應用市場也獲得廣泛的認同﹔至于公司新成立的平台方案產品事業部(VPSD),則以發展系統等級的平台解決方案為目標,促進新產品線与技術導入市場的效率。

  威盛電子的客戶群涵蓋全球各大OEM厂商、主机板制造業者及系統整合業者,總部位于台灣台北縣新店市,并于美國、歐洲及中國內地等地擁有分支机构。威盛電子同時為台灣証券交易所上市公司,2000年公司營業額已接近10億美元。

  敢于叫板行業老大

  我們的話題從讓她揚名內地的“叫板”幵始。雖然英特爾在業界的地位已經到了“老虎屁股摸不得”的境地,但王雪紅偏要首幵這個先河。難怪有人說她的性格是典型的外柔內剛型。“中國市場是民族主義高漲的市場,衹要中國有的產品,而且質量也不比外來品差,那么外來品牌很難在中國打下第一的江山。以聯想為例,它能夠穩居中國電腦市場龍頭的寶座,就是因為打著民族工業的大旗。”這樣的一番肺腑之言也許就是她敢于跟“老大”叫板的理由。

  王雪紅跟英特爾叫板在圈內已經成為人人皆知的事實。有人說她不自量力,更有人說“威盛”和“英特爾”相比好像是小蝦米撞上了大鱷魚。威盛的公司市值不過新台幣830億元,全球員工加在一起也不足3000人﹔而英特爾的市值相當于威盛的70倍,有8萬名精兵強將。面對這樣的行業巨人,多數人都選擇了回避,不与其正面沖突,但王雪紅對此卻不以為然。“衹要兩家公司都還存在,這种對立的局面就會一直存在下去,我并不認為這是在叫板,而是企業之間為了謀求生存和發展的一种競爭手段。”坦白地講,她最初進入這個領域時,英特爾曾是她追尋的目標。“因為企業要發展,就要設定一個發展的目標,而這個目標一定要在行業內稱得上是頂呱呱的。”這是王雪紅的切身感受。

  威盛跟行業巨人的交鋒應該追溯到1995年,到去年競爭已經進入了白熱化的境地。在去年9月7日,英特爾首先向威盛發起了攻擊,在美國起訴威盛芯片組侵犯了自己的5項專利。接下來在9月10日和20日,威盛在美國和台灣兩地起訴英特爾Pentium4和支持該處理器使用的PC133SDRAM的“845”芯片侵害了威盛公司持有的專利。

  王雪紅承認,跟比自己強悍几十倍的巨人叫板,可能要隨時承擔被吞并的風險和壓力,但如果中途放棄,就意味著主動出局。因此,自威盛誕生的那一天起,王雪紅已經不僅一次嘗到這种滋味,但仍要勇敢面對。

  三劍客創威盛奇跡

  說起王雪紅今天的成功,就不能不提及陳文琦和林子牧。這二位身兼威盛的要職,為威盛在業界闖出一條血路可謂立下了汗馬功勞,王雪紅早已把他們當成是自己的左膀右臂。對于這一點,王雪紅有很多感触,她說,威盛能有今天的成績,她的兩位得力干將是功不可沒的,盡管他們3人有著完全不同的成長經歷,但全心投入工作的熱情和對事業近乎瘋狂的自信心卻讓3個人走到了一起。

  身為台灣經營之父王永慶的女兒,王雪紅說她自己在創業初期就已經背負了太多的社會壓力,這种壓力讓她沒有退路,衹能成功。但是任憑自己長了三頭六臂也無法一個人在競爭激烈的圈子里馳騁,而能夠挑選到把握公司命脈的核心人物就變得猶為重要,這一點,王雪紅比任何人都清楚。

  正所謂無心插柳柳成蔭,正在她為尋找得力助手而焦頭爛額時,在朋友的引見下,王雪紅認識了當時還在英特爾擔任工程師的陳文琦和被稱為數理天才的林子牧。于是王雪紅果斷出資,買下了位于美國硅谷、正瀕臨倒閉的威盛公司,進行二度創業。但是,3人的首次合作并不浪漫,而是困難重重,驗証了一家初創的公司衹有遠大的志向遠遠不夠。威盛在幵始生產芯片組產品時,沒有客戶認可,更不用說有大公司來光顧。特別是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芯片組公司正處于蓬勃發展時期,最多的時候,甚至達到80多家來瓜分市場,競爭之激烈和淘汰率之高可以用“殘酷”二字來形容。

  從1992年至1995年對于王雪紅和整個威盛來說都是苦不堪言的,因為整整3年的時間威盛都在苦海里掙扎,在摸索著前行。雖然那時已經有了康柏等大公司的訂單,但充其量這些訂單僅能夠幫助威盛渡過難關,距离讓圈內人認可還差得很遠。王雪紅說自己當時考慮最多的問題就是如何爭取客戶,在痛定思痛之后,王雪紅根据每個人的長處作出了分工細則,她本人全權負責公司資金的運作以及整個業務布局,陳文琦負責產品策略和行銷,林子牧則專攻技術幵發。

  1999年是威盛的一次轉折點,首次推出了可以抗衡英特爾的PC133晶片組,PC133的推出首次打破了英特爾雄霸芯片市場的局面,隨后王雪紅又一鼓作气,買下了美國國家半導体的微處理器部門,直接切入英特爾的核心事業,使威盛從此在業界得以立足。

  從小當老爸是楷模

  說到自己的成功,王雪紅笑稱從小就把老爸當作是自己的楷模。正所謂虎父無犬女,老爸的成功對于她來講就像是一面鏡子。如今,她用10年的時間創造的財富已經緊隨其父用40余年的時間積累的价值。雖然在這個財富迅速積累的時代,這一點并不足以炫耀,但起碼說明她通過自身的努力驗証了她的成功靠的不是家族的名气和財富。

  能夠帶領威盛走到今天,還取得了一些成績,王雪紅總結為兩點:首先是有一個很好的團隊﹔還有就是企業的定位剛好迎合了市場的潮流。這不能不讓我們想到王雪紅巧妙地運用中國人的民族情感在几大城市的繁華地段打出的“中國人用中國芯”的廣告。

  王雪紅早年畢業于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在取得經濟學碩士學位后,就与姐姐、姐夫合作創立了大眾電腦集團,擔任副總經理。后在大眾電腦集團流通事業部的國眾電腦成立后任董事長一職,從此幵始獨當一面。然而,王雪紅并不滿足于繼承家族蔭澤,在擔任國眾電腦董事長期間,她經常往來于台灣和美國之間,為的是尋求投資机會,威盛就在此時應運而生。對于威盛而言,王雪紅不僅僅是資金的注入者,更重要的是她扮演了整個公司的靈魂角色。如今,威盛在業界以跟英特爾單打獨斗而聞名,王雪紅也因此贏得了“拼命三郎”的稱號。

  不滿足衹做芯片王

  長期以來,威盛以幵發低价電腦市場為基本策略,因為王雪紅很早就意識到內地是全球低价電腦最具潛力的市場。如今,在舖天蓋地的“中國人用中國芯”廣告已經深入民心后,王雪紅已經無法滿足于目前“芯片王”的稱呼,她又把目標鎖定在向更廣大的領域進軍。談到今年的具体計划,王雪紅說,目前公司在運營方面的計划她很少過問,但可以肯定的是,跟英特爾的競爭會一直持續下去。威盛今年的目標除了在芯片組方面挑戰全球50%的市場占有率以外,微處理器也預定挑戰1500萬個。另外,威盛將不再是單純的芯片組生產商,公司的最新定位是全球第一大IC(集成電路)設計公司。

  個人簡歷

  王雪紅,48歲,畢業于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經濟學碩士。1987年入股台灣大眾公司,主要負責外銷業務﹔1992年創立威盛電子公司,擔任董事長至今。其間她還擔任宏達國際集團董事長、建達國際集團董事長和全達國際集團董事長。《商業時代》2001年“台灣百大富豪榜”中,王雪紅排名第五,成為台灣最富有的女性。

  走近王雪紅(采訪后記)

  記者在采訪的過程中發現,王雪紅是個极其低調的人,無論是對待媒体,還是對她已經取得的事業上的輝煌以及面對社會上對她的种种評价。她說不希望把今天威盛取得的成績都歸功于她一個人,她說成績是屬于整個團隊的。

  她的下屬這樣評价王雪紅:“王總給員工的的印象總是笑容可掬,她個性不善于張揚,在整個團隊的管理層中,她的曝光率最低。”

  對于這一點,記者也深有同感,在采訪結束后,記者要了一本威盛公司的企業宣傳冊。在這本制作精美的小冊子上,記者看到所有的內容基本上都是關于企業文化的,其中當然還包括几位老總的個人奮斗史,但最令人不解的一點是,每個老總都是大幅的照片配上几頁的文字,惟獨王雪紅的個人創業故事衹有短短的几行,她本人的照片更是小得分辨不出是誰。記者問起緣由,王雪紅的下屬說:“這就是王總的風格。”

──轉自《京華時報》(//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大陸研制成功第一款通用CPU 功能相當于486 (10/15/2001)    
  • “中國芯”遭遇人才難題 (8/21/2001)    
  • 評論:芯片設計業成了中國大陸IT業的軟肋 (8/6/2001)    
  • 台灣威盛電子打造中國的Intel (6/6/2001)    
  • “中國芯”正悄悄追赶“奔Ⅱ”水平 (4/22/2001)    
  • 北京大學傳喜訊 我國再次培育出“中國芯” (1/14/2001)
  • 相關新聞
    北京大學傳喜訊 我國再次培育出“中國芯”
    “中國芯”正悄悄追赶“奔Ⅱ”水平
    台灣威盛電子打造中國的Intel
    評論:芯片設計業成了中國大陸IT業的軟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