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vsmo.com)
【大紀元3月15日訊】印象中,陳道明對于媒體的態度一貫是傲慢的。這种傲慢有一點不屑于和喜歡或不喜歡他的記者多費口舌的意思。他的傲慢是源于對自己塑造角色的絕對自信,還是源于在職業光環籠罩下的淡漠?這樣的問題,在上海某影視制作有限公司的開業酒會上找到了答案。以朋友身份出席酒會捧場的陳道明輕松隨意,聊起天來真摯深刻,完全沒有一點明星的樣子。也許,只有在這樣的時候,陳道明遠离喧囂的背景,才能摘下冷漠的面具,回到最初。
鞍山日報03月14日消息﹐”再選擇,我不會當演員。”陳道明回答那些羡慕的聲音時說:”當時是為了躲避上山下鄉,中學老師給了我這個机會。我沒有基礎,什么也不會,是念著毛主席語錄進的這一行。”那一年,他17歲。在他而今只剩下黑白色的夢想中,有醫生、外交官、律師,卻沒有演員。”演員讓我過了不同的人生,也給我帶來了名利。但它也讓我失去了自己,以及那些原來自己認為高級或純粹的東西。個性也損失了一部分。雖然,這么多年我一直想努力的保持自己不在這個圈子里迷失,努力想保持自己的個性,但付出的代价太大,讓很多人誤解并不是一件快樂的事。”陳道明這么說的時候,表情淡定,聲音卻真摯。也許,淡定的表情已經成為他面對人群的習慣,唯有真摯的聲音泄露著內心的感情。這或許是他常常在人群中沉默的理由。
”明星是可以制造的,有机會就可以名揚天下。但制造是人為的,机會可以致命。机會主義色彩重是這一行的悲哀。再好的演員,沒机會,可能永遠只是?匪兵甲乙?。演員這個行業客觀上是必須的,也是高尚的,但在制造高尚藝術的同時,它也帶來金錢和虛榮,不太單純。”陳道明把自己不喜歡在媒體暴光歸結為年齡,”到了我這樣的年齡,還要靠包裝和作秀,是一件悲哀的事。用角色和觀眾交流吧。”陳道明是矛盾的,當他希望通過角色獲得成功和肯定的同時,不得不承認,這成功很大程度上來源于偶然。
《黑洞》之后,陳道明將在今年主演另一”黑”劇–《黑金》。他似乎意識到”黑”劇即將走到盡頭。
”我的路越走越窄。演員不是調色板,想要什么顏色就能有什么顏色,這里存在心理与技術等方面的問題。”對于嘗試不同的角色,陳道明表現出娛樂圈里少有的理性:”演員還是應該在表演本身下工夫,而不是單單注重創作角色的多樣性上。你不僅能將皇上和乞丐演出差別,你還應該能演出一個數學老師和一個語文老師的不同。”陳道明是自信的,這自信又隱隱的含著他的自卑,為了支持這份自信,他的自卑有點象助跑,如一句名言:退后一步往往是為了跳的更遠。 (記者 王海虹)(//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