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與展望:反恐與企業醜聞影響美經濟發展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12月9日訊】(中央社記者張聲肇紐約特稿)二零零二年美國經濟有兩大突出現象:九一一後遺症持續發酵以及企業醜聞陸續爆發。前者改變了美國政府的施政重點,「反恐戰」壓倒一切;後者係九零年代末科技泡沫破碎及人性自私貪婪面作祟,演變成商業週刊所稱「資本主義一大危機」。

二零零一年九月十一日,震驚世界的恐怖份子劫機攻擊美國經濟與軍事心臟事件發生後,美國人民一度試圖以「愛國心」和「不信邪」的鬥志,將國民生產毛額拉抬到幾乎和一九九八到二零零零年快速增長一樣的水準,無奈「反恐消費」信心不敵科技股泡沫化的冷酷事實,夏天以後經濟增長的速度就緩慢了下來,股市也忽冷忽熱,令人擔憂美國經濟是否會進入「二度衰退」。

同時,由安隆能源公司「領銜」演出的企業主管貪瀆失職與會計帳目造假醜聞,又有某些華爾街分析師刻意哄抬股票配合,被「後見之明」的媒體與各州檢察官炒熱。投資散戶在氣憤與失望之餘,紛紛退出資本市場,將資金轉向房屋市場,造成股市冷而房市熱的怪異現象。聯儲局對這一頭冷一頭熱的經濟,顯得手足無措,利率維持在數十年來的低水平。

此外,消費者支出大致維持熱絡,保住了經濟增長的基本動力。可是,越到年底,消費者信心越低,經濟評議會調查的十月份消費者信心指數居然跌到一九九三年來的低點;不只是現況指數降低,連對未來六個月的期盼指數也大跌。由於消費者支出佔總體經濟的三分之二,經濟學家遂對經濟復甦的力道深表疑慮。

專家指出,消費者信心低落的三大原因是勞工市場持續疲軟、金融市場似呈長期看跌之勢、布希政府發動伊拉克戰爭的威脅仍在。

根據聯儲局副主席福格森的看法,消費者信心是會變動的,不能拿來當作經濟增長的準繩,經濟是否增長,主要還是要看創新力和生產力,而生產力較能夠「量化」,因此是較能客觀評估一國經濟實力的尺度。

從生產力的尺度來看,美國非農業部門的勞動生產力從一九六零年到一九七三年秋,平均每年增長百分之三,從此跌為百分一點五,直到一九九五年才提高為百分之二點二五,到二零零一年皆然,這段期間剛好是新科技如火如荼發展的時期,一般認為與企業界增資和新科技的創新運用有關。

福格森說,聯儲局的研究和他本人與企業領袖的晤談,得到一個結論:生產力的提高是企業獲利增加的關鍵。許多企業主管告訴他,懂得運用資訊科技,就可以節省不少成本,他則認為,九零年代經濟蓬勃發展的確拜新科技之賜,今後也將如此。

回頭檢討生產力提升與經濟增長的關係,從六零年到七三年和七三年到九五年的模式來看,大致可以推論說生產力是週期變數,經濟衰退期通常都會下降,快速增長期則上升。可是,二零零一年以來的經濟衰退卻未見生產力也衰退,反而更見增長。二零零二年第三季(包括在內)之前四季,每季都增長超過百分之五,這怎麼解釋?

福格森說,九一一之後,許多企業大幅裁員,以因應「預見」的市場不景氣,結果市場需求繼續增加,裁員的企業只好從更小的人力當中「擠出」更大的產值,至於為何辦得到,可能是近年來的資本投資顯現出成效,因為適應新的科技需要時間,近幾年來的生產力不斷提升,可能就是這段「適應期」的正常後果。

以爬得快也摔得重的高科技業為例,九零年代達到極盛期是三大因素湊在一起有以致之:半導體科技飛快進步,大幅提高了電腦的運算能力;連網科技日新月異,公司內部網路或個人電腦透過國際互聯網溝通越來越容易;軟體或應用程式的進步,以及個人電腦的擴大使用,更加速互連網裡面的互動情形。懂得運用其中奧妙的公司或個人,生產力自然提高。

也因為投資於新科技及其應用的報酬率高,大筆大筆的資金遂湧入那斯達克股市等為新科技公司籌資的場所,光纖電纜、通訊設備等硬體製造公司、應用軟體設計和「達康」公司,成為投資人趨之若騖的對象,造成今天供應遠高於需求的生產過剩現象。供需不回歸平穩,電腦通訊業顯然難再復甦。同理,市場逐漸「消化」科技業界庫存以後,快速增長亦應可卜。

綜觀這一波美國經濟危機的根源,在於資本主義玩「過頭」,任企業主管和「專業」會計師與市場分析師興風作浪。當然,投資人本身「熱昏頭」,同樣也貪圖快利,忘了經濟基本常識,以致蝕掉老本,其實也不能太責怪別人。同時,貧富差距擴大、消費主義掛帥、垃圾產量及污染量漸增等「資本主義特色」也未見減輕,尤其拒簽京都環保議定書,與全球對立的心態,頗受譏評。

美國這「年輕」國家的優點就是民主、自由和多元化,尤其民間社會具有檢討能力,國會也能夠相當程度反映民意。然而,僅從立法和管理機構等「法治面」匡正資本主義的缺失,並非治本之道。美國經濟何去何從,是一個值得深思的課題。(//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專家看好美國經濟復甦勢頭
葛林斯潘對振興美國經濟仍深具信心
留學參考﹕申請加拿大碩士的五大要點
銀行家預測美國經濟二○○三年將復甦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