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vsmo.com)
【大紀元12月26日訊】“瓶頸”(BOTTLENECK)一般用來形容事業發展中遇到的停滯不前的狀態。這個階段就像瓶子的頸部一樣是一個關口,再往上便是出口,但是如果沒有找到正确的方向也有可能一直被困在瓶頸處。對于所有渴望發展的女性而言,”瓶頸”是一個需要特別重視的時期。
學法律的韋敏在21歲,那年大學畢業。進入了一家新創的律師事務所做律師助理。開始的几年是順理成章的,第2年韋敏轉做專職律師,第3年開始獨立承辦案件。接下來的第4年風平浪靜。在別人眼里,女律師韋敏正越來越成熟。但是到了第5年,專敏發現自己從事的工作跟前兩年似乎沒有大大的區別,她開始覺得困惑了,她感到,自己正處于事業的第二個十字路口。
虹欣是從一般的會計一步一步做到現在的財務經理位置的。但是自從結婚以后,她對工作就不像從前那樣積極了,工作內容也再沒有變動。最近公司將另一家公司合并,人員也要重組,原來兩家公司的3個財務經理只需要一個,一直安于現狀的虹欣這才發現自己的競爭力跟別人比起來不強,工作也有一种力不從心的感覺。
像韋敏和虹欣現在的處境,就是“瓶頸”狀態。一般而言,大學畢業生在初步踏入工作崗位后,需要花1-2年的時間來适應環境。過了這1-2年,就是一個比較平穩、發展得也比較快的時期。但是到了第3、5年左右,他們會面臨事業的第二個關鍵期,就是”瓶頸”時期。在這個時期,前几年那种發展的快速度變慢了,你會感覺自己在原地打轉,工作處在一种停滯不前的狀態,有時候還會發出一种“今不如昔”的感慨。
基本上,每一個人都會遇到自己的一”瓶頸”期,處理得好,便找到事業新的發展出口,取得更大的成功,但是也有很多在這個時期放棄了突出重圍的努力,到最后葬送了自己的前程。
為什么會出現“瓶頸”現象?
“瓶頸”現象出現的原因有很多,跟每一個人的事業、家庭和自身的狀態都有很密切的關系。
我們先來看一看韋敏的的情況,未婚的韋敏自然沒有家庭的拖累,她的感情生活也一直很順利,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她的事業發展緩慢呢?我們先從韋敏的工作單位看起,韋敏一畢業就來到這家新創的律師事條所,因為剛創業不久,這家律師事務所急需人才,所以韋敏在短短一年就得到了提升,在接下來的几年中,這家律師事務所的規模不斷地擴大,陸續進了一大批專職律師,他們當中有不少已經拿到了碩士,博士學位,有的還是從國外學成歸來:另外的一些律師對房地產,金融或者證券有特殊的專長。但是本科畢業的韋敏在這几年中既沒有繼續提高學歷,也沒有注意培養自己的某一方面的專長,所以到了第5年,她就開始感覺自己停滯不前了。
韋敏出現“瓶頸”效應的原因可以說是最普遍也是最廣泛的一种,就是在別人前進的時候。自己沒有努力,所以到了一定的時候便會因為后勁不足而感覺力不從心。
“瓶頸”現象的另一种原因是事業目標的過于分散。聞美是個愛好廣泛的女孩子,在外語學院時就是學校戲劇社的社長,分到一所中學教英文后,她又迷上了裝潢設計,到工藝美術學院進修了一段時間后她跟一個朋友開始搞室內設計。 再過1年電視台音樂節目招聘策划。她又在電視台干了半年,后來嫌工作太累又辭掉了。之后她又分別在一家進出口貿 易的公司和一家航空貨運的公司呆過,用“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來形容聞美再合适不過了。轉眼聞美都畢業7年了,同學和朋友們有的在大學里繼續深造,有的成了小有名气的設計師,只有她還在原地徘徊。
不管你從事的是哪一种職業。都需要有一個積累和積淀的過程;如果事業目標過于分散,沒經過這個積累過程。雖然暫時可能會有一個比較好的薪酬和待遇,但是到了需要一飛沖天的時候,你的發展就會遇到障礙。因為几乎所有的成功都是需要厚積薄發的。對于聞美來說,其實無論在哪一個領域,只要她堅持下去都會有所發展,但是因為她全都半途而廢了。所以她就總是在“瓶頸”的這個位置上突破不了。
第三种原因也很普遍,就是沒有找准自己的位置。肖蕭的專業是人事管理,不過她對市場營銷一直都很感興趣。但是考慮到專業對口的問題,她還是在公司的人事部門呆了3年。最初兩年倒還過得去,到了第3年,肖蕭總是感覺自己的工作一成不變,毫無進展。肖蕭沒有想到,自己處在“瓶頸”時期的根本原因是因為自己干的一直不是自己最喜歡也最擅長的工作。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尤其是在工作上,認清自己适合干什么是最重要的,當你覺得自己很努力很認真但是工作上總是停滯不前的時候。你就應該重新審視一下自己了:到底我适合不适合這個工作?到底我喜歡不喜歡這個工作?一般而言,一個人不喜歡一份工作,他的業績可能平平。雖然不見得一定糟糕;但絕對難以做得优秀。人只有在干自己真正喜歡的工作時才會迸發出激情,也因此才會取得巨大的成績。
同時需要審視的問題還應該有:到底這個公司是不是适合我?我适合在什么樣的公司工作?等等。
与上面的例子稍有不同,有的人面對“瓶頸”狀態的原因是純客觀的。虹欣的情況就是這樣:本來她是一個工作很積極的人,但是結婚以后,為了支持丈夫的事業,漸漸就放棄了自己的追求。從表面上看她對待工作沒有什么變化,但是真正的變化來自她的內心,她不再把工作當成是自己實現自我的途徑,而是一种不得不完成的任務。這种變化可能連她自己都沒有意識到。但正是這种變化使她對工作不再積極向上,也因此而遭遇“ 瓶頸”時期。
很多女性在結婚,生孩子之后不知不覺對工作的態度有所轉變,失去了從前的進取心,所以到了一定的時候,事業狀況就有所停滯;還有一些女性是受到了一些突發事件的影響,比如家中親人去世、失戀等,在打擊面前,她們首先放棄的是自己的事業,這樣過了一段時間。出現“瓶頸”效應就毫不奇怪。
“瓶頸”狀態是坏事嗎?
吳曉楓是北京一家跨國投資公司的法律事務代表,她說;“我很慶幸自己遇到了‘瓶頸’狀態,不然我也不會有今天的成績”。她的“瓶頸”期出現在7年前,那時她從山東師范大學畢業后分配到青島一個中學教數學。一成不變的生活方式和刻板的工作都令她難以忍受。她開始思考怎樣改變自己的處境;“有將近半年的時間,我都在問自己;我究竟想要什么?我的生活是不是就不能再改變了?”吳曉楓最后決定考研究生。她沒有選擇原來的數學專業,而選擇了法律。艱苦的努力之后,她成功了。
其實人的一生中有很多時候是需要你靜下來思考何去何從的。表面上看。“‘瓶頸’狀態的出現表明事業進行得不是很順利,但是”瓶頸”時期恰恰給你提供了一個最好的反思自己的机會。人的一生就像大海一樣有波峰和浪谷,如果一直都很順利,沒有任何挫折,一旦掀起一個大浪。跌下來,會是更大的危險。”瓶頸一時期正是二者的銜接處,它讓你有時間去反思自己對事業的選擇是不是正确,自己追求事業的方式是不是最恰當。從這個角度來講,出現“瓶頸”狀態不但是正常的,而且對你今后的事業也是有幫助的。
@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