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vsmo.com)
【大紀元12月19日訊】北京新聞發布會之后,《英雄》劇組轉戰上海,并于昨日抵達廣州,舉行了第三次新聞發布會。其間,前前后后共接待了全國上千名記者。然而,有記者在采訪中由于措辭激烈,尤其是北京地區的個別媒體在隨后的報道中對該片予以了否定,致使上海、廣東媒體在沒看過影片的情況下,以這些報道為根据多次在當地的新聞發布會上向劇組發難,導致張藝謀極為不滿。記者于是就此事進行了獨家專訪。
-*用“打架”形容武戲是故意還是不明白
北京青年報12月18日報導﹐電影19年來,對媒體從來都是就影片談影片,當然這也是干我們這行的義務。而我的影片即便是飽受爭議,我也几乎不去解釋。我只談我的創作,完了就完了,但是這一次……”前天晚上11點,張藝謀在他下榻的賓館房間內對記者憤然而談,“我看到了一些媒體的文章,听到了一些人的說法,對此我認為,這些言論不是從文藝批評的角度來談的,而是有很多敵意的東西在里面。本來我不想說了,可是這些天,在我与這些電影演員,包括李連杰、張曼玉、梁朝偉等私下里交流時,發現他們的确有很多不解,有很多對內地媒體的困惑。”
張藝謀隨之舉了個例子:“有這么一個細節,我覺得很丟人很丟人。就是在北京新聞發布會上,有一位記者問:‘張藝謀,《英雄》這部片子除了打架、風景和大明星以外你還有什么?’任何一個人都听得出來,這是一個明顯具有挑舋意味的問題。但當時我還是本著相互討論的原則很客气地回答他:‘我希望你不要用打架這個詞,因為那是對這個行業的不尊重。我們在座的有最优秀的武術導演,最优秀的武打演員,你不應該用打架這樣一個貶義詞。’而這之后我就開始講述我的觀點。當時我是對著他說這番話的,盡管是台上台下,但是我還是看得很清楚,他听了便一撇嘴,作出一臉的不屑。我能很清楚地感覺到他當時的某种敵意。更有甚者,在我回答他問題的時候,他竟開始打手机,一副旁若無人的樣子。”据悉,當時全場光記者就有700多人。“認為這是個很誣蔑人的問題。我不是拍武打片出身的,可有人是,而且他們為此干了一輩子,那是他們的事業,你用‘打架’這個詞,是故意還是不明白?再者,要么你就听我把話說完,要么,你就干脆別提這個問題。這是一個常識性的禮貌問題。”
-*自己的電影“航母”
是否該由自己呵護
至于這件事為什么會令張藝謀感到丟人,他說:“像李連杰、張曼玉、梁朝偉、甄子丹等人,都是第一次在人民大會堂開這樣的新聞發布會,我很理解他們那种希望我們中國人能好的心情。他們在听到這樣的問題后,都很震惊,他們看著這個人,都有些瞠目結舌。事后程小東(香港武術指導)對我說:‘導演,你實在太客气了。’而其他人也都向我提出异議:‘為什么會是這樣?’因為他們從中感到了一种‘仇恨’。這樣的態度使他們感到受傷。”
至于這位記者的身份,目前還無從“考證”。張藝謀說:“我不清楚這件事情到底緣于什么,我只是為我們內地娛記中一些個別人的言行感到悲哀——我很痛心!”沉默了很久,他繼續說,“就現在的國內影視界,可以說我們很少有力量能將一批華人中的演藝精英集中到一起去完成一部中國影視史上的‘航母’。而當他們任何一個演員在看到這樣一部群像式的電影劇本時,以他們的從影經驗,都深知這不是為他們某一個人打造的片子。這是一部導演風格的電影,他們個人的表演時間其實非常有限。以他們這樣的大牌地位,就影片本身對他們而言絕對是‘屈就’的。但是他們義無反顧,而且所有人的片酬全部減半,一拍就是六個月,每個人都推掉了若干片約。”張藝謀如數家珍地將演員們的表述講給記者,“張曼玉對我說:‘這是我演的最后一部武打戲。’梁朝偉對我說:‘這是我最后一部古裝戲。’因為他早已厭倦了沒完沒了的一連几個小時的化古妝。而李連杰也對我說:‘我從來都是陸軍,只有這回是空軍。’因為他以往演武戲几乎從不吊鋼絲,這回卻吊了無數的鋼絲,還把腿弄傷了。就是這樣,很多仿佛是‘原則’的東西都被他們放棄了,為了什么?北京首映新聞發布會時所有主演全部到齊,尤其是陳道明,本來都說了根本來不了了,結果當天還是給了我一個惊喜,早上來,下午就走了,直到現在,他還忙得連《英雄》的全片都沒看過。你說像這些演員,他們為什么呀?他們還需要靠這樣一部群像式的電影來宣傳自己嗎?”
張藝謀越說音調越高:“所以說,我特別明白他們就是希望在演出的第一天,能夠看到中國人給自己捧場。我們的全球首映式地點原本打算是香港,但我們的香港投資方卻堅決說:‘一定要在北京!’因為連他都認為‘這是一部中國電影’。于是我們這么拼命地將全體主演邀請過來,不就是為了自己給自己捧一回場嗎?當時我們在主席台上坐定,張曼玉和李連杰就對我說:‘我從沒參加過這么大的新聞發布會。’梁朝偉也說:‘我從來沒參加過這么漂亮的新聞發布會。’”
-*變態的敵意是對人還是對事
“我們總在說,中國怎么就弄不出好萊塢那樣的大片?人家‘韓流’怎么就能沖擊東亞?我們就是沒有人家韓國人的那种合作、那种團結。而我們一旦有人作出了點什么,又立刻遭人打。”記者于是提起不久前在采訪導演馮小宁時,也听到過類似觀點。張藝謀點頭道:“就是這樣,在中國,經常是做事的被人罵,罵人的不做事。這种槍打出頭鳥的作風、自己滅自己的心態,是長期以來中國電影始終不能健康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話又說回來,“如果這只是我的一部電影,就是大家把我罵死,我也不會反駁,因為我本來就是在罵聲中成長的,但使我感到丟人的是,在那么多中國電影精英和几百海外媒體面前……那种不屑,那种要滅你、要砸你、要收拾你、要踩你、要臭你的敵意,只一瞥就夠了。大家都看得很清楚,而我也相信,一個知識分子用了‘打架’ 這個詞,他也絕不是口誤……我因此覺得很難過、很對不起這些演員,對不起他們的心。”對于正常的文藝批評,“我們從來都能夠接受,我們從來都不認為自己的作品就好得不得了。而一部電影被人爭議其實是件好事,電影的魅力也就在于此。只不過我們不應該是抱著出一個打一個的心態,那种批評本身就是變態的!”
在分析造成這种情況的原因時,張藝謀指出:“首先是有一种人,他們多少年來一直對我的作品有不滿,甚至有的是對我這個人本身有著某种仇恨;而還有一种,就是有一些對我們這次大規模宣傳力度感到反感的人。但其實就這點而言,我恰恰覺得是我們這次非常成功的一點,而且,說實話,就商業影片的宣傳模式、宣傳手段來說,我們不是做得過了,而是剛剛起步。我們實際上是處在与國際接軌的初期階段。”張藝謀認為,“《英雄》本身就是一部主流商業類型片。一部商業影片,其炒作進行得越好,越應該說明是它成功的標志。它本來就沒有那么高的學問,那么深的內涵,它好看就行了……”
在結束采訪時,張藝謀還是念念不忘他的“愧疚”,他像是在自我感嘆地說:“對不起演員、小東,讓他們受委屈了,我不知道他們還會不會參加?他們還會不會有這個積極性?”問他是不是真的生气了,他說:“真的!”
截至發稿時,記者從張藝謀口中獲悉,12月15日北京某報在《英雄》首映報道中提到,京城另一媒體某記者在看該片時睡著了,此情節純屬虛构,該記者昨日特意赶至廣州向《英雄》劇組澄清了事實。(//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