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vsmo.com)
【大紀元11月5日訊】有一天,一對夫婦來看診,當太太看完手部的濕疹後,先生也把手伸出來,說道:「醫生,我的右手一直黑黑的,之前的大夫說我的手沒洗乾淨,可是我怎麼搓也不搓不掉啊」。我看了一下,原來他的右手有一片像是被墨水或硝酸銀染上的黑色斑,做了氫氧化鉀黴菌檢查證實我的想法,原來他手上長了黑癬,經過抗黴菌藥物治療,逐漸獲得改善。
有趣的是,根據文獻報告,這種在台灣算是罕見的黴菌感染大部分都長在小朋友的手上,像他這種中年人還真的不多見,尤其是他又不務農,也不玩園藝。
談到皮膚病,我們的老祖宗很喜歡以「╳╳癬」加以命名。光是從外形及顏色就包括圓癬、股癬、體癬、乾癬、牛皮癬、紅癬、黑癬等,於是許多病人便自行判斷身上長了「癬」,不分青紅皂白的擦了一堆「癬藥」(也不管是擦了類固醇或殺黴菌劑,抑或什麼都有的大雜燴),等到自己治不好的時候才來找皮膚科醫師。其實這是很不正確的觀念,因為當你擦錯藥時,身上的病灶不但可能變得更嚴重,也可能改變了病灶原本的樣子,造成皮膚科醫師診斷上的困難。
事實上,上述所列的「癬」病已包括了黴菌感染、細菌感染、慢性物理性刺激,甚至包含自體免疫異常的問題,就讓我們一一加以介紹。
乾癬
乾癬(psoriasis)又稱為銀屑病或牛皮癬,呈現紅色丘疹或境界鮮明的斑伴有銀白色落屑為特徵,好發於四肢伸側或頭皮,通常冬季惡化夏季改善,剝離病灶鱗屑會有小點狀毛細管出血現象,三分之一患者有指甲病變,其中以小凹點最多,嚴重時指甲呈現類似甲癬的外觀。由於是遺傳性且慢性的問題,務必找合格的皮膚科醫師治療才有保障。
牛皮癬
俗稱的牛皮癬有的是指慢性濕疹的神經性皮膚炎,特徵為反覆的摩擦或搔抓所致的侷限性苔蘚化病灶,誘因很多,甚至與病人的個性、情緒有關,病人的癢閥可能很低,中斷治療易復發。
紅癬
一種慢性的表淺性細菌感染,病源為紅癬棒狀桿菌,好發於成人及肥胖、糖尿病患者,於趾縫或陰部可見境界鮮明、乾燥平坦具細皺的病灶,治療以口服抗生素為主。
圓癬、股癬、體癬
圓癬、股癬、體癬都是屬於體表的表皮癬菌感染,也就是用「癬藥」真正治得好的疾病,不過「癬藥」的成份若不是殺黴菌劑,還是趁早停用為妙。
黑癬
不同於紅癬源於細菌,黑癬是熱帶性的黴菌感染,但不屬於表皮癬菌類而是由稱作「Phaeoammellomyceswerneckii」的黴菌傳染而來,特徵為非脫屑性、境界分明,無症狀的深黑色斑,由於是黴菌感染,治療上也是以抗黴菌劑為主。好發部位以手掌最多,根據台灣之前零星的病例報告,幾乎都出現在小女孩手上,不過還是提醒大家,下次手上出現洗不乾淨的黑色斑,可能還是要去看皮膚科醫師比較好。 (本文作者為張宏任皮膚科診所院長)
轉自﹕自由時報(//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