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vsmo.com)
【大紀元11月3日訊】 2002 年可說是台灣金融情勢波動最劇烈的一年。在政府全力進行金融改革之際,因全球經濟不景氣,許多結構性問題浮上檯面,銀行逾放比攀上高峰。央行十幾次降息,銀行利率創下歷史新低,希望刺激景氣,但獨賴貨幣政策成效有限。不過,學者也預測,今年台灣金融情勢可望觸底反彈。
據中央社11月3日報導,經過10餘年經濟榮景,2001年台灣經濟成長率出現罕見的衰退,雖然2002年經濟成長率由負轉正,但是在全球景氣仍處低迷之際,許多以往隱藏的結構性問題紛紛浮現,如產業變遷、銀行不良債權等問題。
根據中央銀行的統計顯示,1994-1999年台灣本土銀行逾放比分別為1.82%、2.85%、3.68%、3.70%、4.36%、4.88%,2000年為5.34%、2001年攀升至7.48%,2002年3月更高達8.04%。
潛藏已久的金融壞帳、逾放比等問題紛紛浮現,政府今年因此祭出「二五八」的金改目標,希望2年內能使銀行的逾放比降至5%以下,資本適足率提高至8%以上。
而為刺激景氣回春,央行已多次降息,使得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分別降至1.875%及2.250%的歷史新低水準,各銀行平均1個月期存款牌告利率為1.73%、1年期存款牌告利率為2.11%,均是有史以來的新低水準,對定存族帶來嚴重衝擊。
即使央行以寬鬆的貨幣政策來營造有利廠商的環境,但正值政府全力推動金改,誓言改革銀行壞帳問題,再加上遭逢有史以來全球性通貨緊縮危機的衝擊,銀行放款意願依舊低落,民間消費及資金需求持續不振,使得今年7、8、9月的M2貨幣總計數 (以往稱為貨幣供給額)均跌落3%以下,不斷下探歷史新低水準,至9月份為止,已連續4個月跌破央行的3.5-8.5%的目標區 (今年6月為3.48%),更進一步造成通貨緊縮危機的惡性循環。
學者認為,這波全球性的通貨緊縮危機是由於企業間不斷競爭,改進產能,再加上中國大陸等地釋出廉價的勞工,使得產品售價大幅降低,產品數量激增,超過民眾的有效需求所造成。
在全球經濟低迷之際,美國企業今年7、8月份傳出企業作帳醜聞,導致各國股市重挫,台灣的股、匯市也受到嚴重波及,歐美基金經理人面臨投資人贖回壓力之下,把資金大舉撤出亞洲股市,台股下探3600點,10月12日新台幣兌美元匯率更以35.168元兌1美元,創下15年8個多月來的新低點。
台股下跌、新台幣重貶,民眾財富大幅縮水,使得今年1-10月初的台灣金融痛苦指數 (指股、匯價指數的下跌幅度)逼近30%,遠高於鄰近南韓等國家。
在整體大環境不佳影響下,學者認為,2002年可說台灣金融情勢波動最劇烈、相當不穩定的一年。
不過,學者也預測,2002年可能是台灣金融情勢觸底反彈的一年。這也可以從台灣股市自10月份起開始向上反彈,外資自今年7、8、9月份出現淨匯出之後,10月份開始逐漸有匯入的傾向看出來。此外,新台幣兌美元匯率也在10月底重回34.761元的價位。
展望明年,台灣金融情勢仍將面臨極大的挑戰。台灣金融業還存在許多結構性的問題,有賴政府廣納建言,以擴張性的經濟、財政政策,搭配企業重整,才能使金改奏效。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