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vsmo.com)
【大紀元10月21日訊】撇開台灣本身秀麗的山光水色和收藏著中華民族數千年文化精華的故宮寶藏不論,其實,脈承中原文化的台灣文化,近年來融合、吸收了本土文化的精髓後,已發展出別具一格,「小而美」的台灣精緻文化。例如,足以和法國葡萄酒比美的台灣「茶」文化。
*更精緻的功夫茶、本土化的珍珠奶茶,是台灣對中國傳統茶的精緻詮釋
中國人飲茶的風氣從幾千年前的漢朝就開始了,唐、宋朝時文人雅士飲茶更蔚為風氣,不但唐朝逸士陸羽所著的《茶經》被茶道中人奉為寶典,有藝術家氣質的皇帝宋徽宗並親筆撰寫《大觀茶論》,詳述飲茶的藝術。雖然中華文化中的茶文化光采奪目,但台灣茶在愛茶人士和茶農多年積極的研究及開發下,對茶的品種、製法、器具等,均有發揚光大,甚至超越前人處。而台灣以半發酵技術製作的烏龍茶系,更是獨步全球,廣受讚譽,如近年來廣受行家歡迎的「白毫烏龍」、「東方美人」,身價不輸法國的頂級葡萄酒。
「茶」在台灣廣受歡迎,往往連年輕人都可如數家珍,而且,不僅講究到了極致的「功夫茶」林立,業者並推陳出新,研發出廣受大眾歡迎的「泡沫紅茶」和「珍珠奶茶」,推廣到世界各地,是最受歡迎的「台灣產品」之一。
*相對「小」的台灣,融合中國各族群與吃的習慣,創造出新一代的「中華美食」
台灣街頭充斥標榜不同地區特色的餐館,台北市吃一圈,好似在世界跑了一遍。而且,在中國菜方面,五十年前,台灣匯集了來自中國各地的名廚和名菜,這對原本封閉的中國,是有史以來第一次。他們相互觀摩、碰撞、學習、修正、融會貫通後,綻放出燦爛的火花,開拓了「中華美食」的新視界,並更上層樓,發展出帶有台灣風味的各省名菜。廣受國際觀光客歡迎的「鼎泰豐」的小籠包和「永和豆漿」的南北點心,就是這種「青出於藍」的最佳例子。而在外來美食衝擊下,台灣的本土小吃,如蚵仔煎、麵線等,也添加了不同的風味,更豐富,更好吃。
*將傳統中華文化做更精緻與現代化的詮釋
除滿足口腹之慾的美食外,台灣文化、藝術界人士近來積極融會古今、貫通東西、跨越不同領域文化,追求藝術提升,也有了豐碩的成果。如「雲門舞集」從早年描寫先民渡海艱苦的「薪傳」,一路蛻變,呈現了豐富的面象,如其近作「水月」,結合了舞蹈和太極導引,除呈現現代舞的力與美外,好像也有健身的功能。其他如「優劇場」的「優人神鼓」結合劇場、舞蹈、鼓的表演,早就超越了單純鼓藝的表現。「漢唐樂府」、「忘月小集」以音樂來和詩、書、畫來對話,是現代人對中華文化古典情懷的新詮釋,令人著迷。
*將宗教的戒律學習轉換成「心靈修養」的實用智慧
更特別的是台灣在近年來在「心靈文化」修養上的努力和成就,如許多人藉著佛教中「打禪七」的修習,而求取心靈上的平靜及入世的智慧,這種行為早就超越了單純「宗教」的行為,進入「心靈修養」的層次,這也正是全世界各地,處身紛紛擾擾塵世中人所迫切需要,並努力追求的目標。
如果過去台灣能從傳統生活產品的輸出,一躍而成為世界高科技電子產品的重鎮,或許下一階段台灣的未來,就將建立在這些藝術、文化、美食的再出發上。
北美大紀元(//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