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外交委員會討論美中台關係(3)

標籤:

【大紀元10月18日訊】(美國之音記者陳蘇02日報導) 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負責召集美國四個研究中美關係的重要智囊機構上星期在國會山主辦了一個研討會。研討會從經濟,軍事,外交和國內政治等方面探討美國,中國和台灣的關係以及對美國安全與政策制定的影響。

*各方國內政治作用*

在華盛頓、北京和台北制定對外政策時,國內政治均起很大作用。美國大偉森大學政治系副教授任雪麗是台灣問題專家。她說,台灣總統陳水扁最近提出的“一邊一國”論之前,他不光沒有和他在美國的友人協商,甚至沒有和台灣島內,沒有民進黨內的很多人協商。此外,陳水扁顯然不是在追隨台灣的民意,因為台灣民眾希望保持現狀。那麼是什麼原因讓陳水扁做出這一令人驚奇的行動呢?任雪麗作了解釋解釋。

RIGGER:  

RIGGER:”I THINK FOR THE FIRST TWO…”

任雪麗說:“在陳水扁當總統的頭兩個年頭,他試圖追隨台灣大多數選民維持現狀的意願,採取的大陸政策是和解的。但是陳水扁和緩的大陸政策並沒有得到大陸的積極回應。”

*陳水扁處境*

任雪麗教授說,陳水扁是個在大選中沒有得到大多數選票的弱勢總統,在他向大陸做出和解姿態沒有得到回報,甚至美國也不表示支持的情況下,陳水扁無法向台灣選民交代,無法向台灣的各黨派政治人士交代,陳水扁不得不退回到與大陸對抗的立場。任雪麗說,北京政府認為,只要台灣更換領導人,就會在某種程度上改變台灣的大陸政策。但她認為,這完全是一廂情願的想法,因為不論誰當選台灣總統,他都要面對陳水扁面對的同樣的處境,約束陳水扁手腳的因素也會約束或者是連戰,或者是宋楚瑜的手腳。

*中國社會台灣情結*

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資深研究員裴敏欣在研討會上從中國國內政治的角度分析說,中國社會存在著深刻的台灣情結,可對普通民眾來說,台灣又不是一個他們每天需要面對的急迫問題。他說,根據一項民意測驗,中國民眾每天關注的17項事務中,台灣僅列第12位。同時,中國的精英階層看到解決台灣問題的過程放緩,對其發展方向感到悲觀。裴敏欣說,這些因素都對中國政府對台政策的制定發揮著影響。

PEI:  

PEI: “THE GOOD NEWS IS THAT。。。”

裴敏欣說:“好的一方面是,由於在中國民眾中沒有蘊藏著必須立即收回台灣的所謂民族主義的壓力,中國領導層就能有一些制定政策的空間。中國沒有立即採取軍事行動武力攻台的動機。只要中國的精英階層認為目前的對台政策仍然行之有效,我們就會看到大陸對台政策的一貫性與持續性。但是另一方面,由於中國社會存在著深刻的台灣情結,在危機爆發時,儲存起來的情緒一旦釋放,北京的政治考量將會迅速發生變化。”裴敏欣認為,只要中國保持穩定,只要中國的經濟繼續增長,讓中國的領導層感到有自信心,中國就不會考慮改變現行政策,就會容忍台灣現狀,盡管他們對其現狀很不滿意。

*美籍台灣人影響*

美國眾議院國際關係委員會負責民主黨事務的副主任尤比德在研討會上談美國國內政治給兩岸政策造成的影響時說,美籍台灣人起著重大作用。他說,比起其它少數民族族裔來,美籍台灣人政治上個更為成熟,他們通過捐款,參加競選活動等方好極參與美國的政治生活。他們認識從國會到地方的各級政治家們,與他們打交道,以確保美國的政治家關注台灣問題。他說,美籍台灣人的遊說團體有著廣泛的聯繫,對美國的政策施加影響力。與此同時,尤比德指出,由於黨派之爭,美國的政治家們為了自身形像避免與大陸關係過密。

YEO:  

YEO:”THE PRC REMAINS DEEPLY UNPO…”

尤比德說:“在美國民眾心目中,中國非常不得人心。如果一個政治家被指控和中國友好,就等於是被指控拋棄2千2百萬台灣人民。這是一個在美國黨派鬥爭中經常使用的武器。這使得政治家們不願意在台灣問題上站錯隊,誰也不願意被指控拋棄台灣這個面對軍事威脅的民主政體。”

*美中加強合作*

尤比德說,美國參眾兩院提出大量與台灣有關的議案也影響著美國國內政策以及兩岸政策。他說,僅僅在這一個會期裡國會就產生了15個有關台灣的議案。提案內容包括從允許台灣總統陳水扁訪問華盛頓,允許台灣加入亞太經濟合作組織,到美台建立自由貿易區等等。

尤比德認為,包括布什政府在內的美國政府各個部門將在防止武器擴散、反恐、安全防務與民主等問題上加強與中國政府的合作。這些部門會認為台灣是個麻煩,希望台灣問題不再存在。與此同時,美國國會將會更加響亮地提出各種台灣議題,美籍台灣人將會更有力的敦促美國政府加強同台灣的聯繫。尤比德說,隨著近來從大陸移民到美國的人越來越多,他們對美國國內政治的影響將會日益明顯。

(//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白宮:早期跡象指俄防空系統擊落阿塞拜疆航班
白宮稱第九家電信公司遭大規模間諜活動攻擊
曼哈頓布萊恩公園假日市集突發大火
ASML:沒有EUV 中共芯片技術落後10到15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