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vsmo.com)
【大紀元10月18日訊】據悉﹐清華大學有兩個特殊的班。一個被人們稱為“諾貝爾文科班”﹐另一個被人們稱為“諾貝爾理科班”。日前﹐時訊編輯部接到讀者電話﹐他們希望了解什麼樣的學生可以上這兩個班﹖這些學生所學的課程有什麼特別的地方﹖誰做這些學生的老師﹖學成之後他們有着怎樣的未來﹖記者就這些問題在清華大學進行了一系列採訪﹐
青年時訊10月17日報道﹐在採訪中﹐記者了解到清華大學的這兩個“諾貝爾班”實際上一個是中文系的“中西文化綜合班”﹐另一個是物理系的“基礎科學班”。據了解﹐第一屆“基礎科學班”的學生一共53名﹐他們在畢業後﹐有36人被免試推薦讀研究生(其中14人直接讀博士﹐22人直接讀碩士)﹐6人出國﹐5人延長1年畢業﹐6人準備畢業分配或者參加全國研究生入學考試﹔中文系首屆“中西文化綜合班”的學生目前正在上大學四年級﹐他們的前景被普遍看好。
那些在“諾貝爾班”上課的人
虞凡今年16歲﹐她來自江蘇﹐兩歲就認識三四千漢字﹐4歲就能幫助當時上初中的姐姐做數學題﹐如今她是“基礎科學班”中的一員。今年21歲的翟薈是第一屆基礎科學班的學生﹐他現在是著名科學家楊振寧先生的博士生﹐目前已有四篇論文在國際和國內的權威專業雜誌上發表﹐並在國內外引起反響。
據了解﹐清華“基礎科學班”是1998年正式開始招生﹐主要面對數學系和物理系﹐生源來自三個渠道﹐第一﹐是從全國性的數學﹑物理奧林匹克競賽上獲得金獎和銀獎的學生中選拔﹔其二﹐從國內的四個“全國理科實驗班”中選拔學生﹔第三是﹐從當年應屆考入清華的新生中擇優選取數學和物理的拔尖學生。原清華大學物理學院副院長熊家炯教授告訴時訊記者﹕“進入‘基礎科學班’的學生都要經過面試﹐老師要通過逐個的交談﹐看他們的邏輯思維和理解能力﹐物理和數學人才必須要在這方面更突出﹐這種選拔是具有一定的目的性的。”
在課程設置上﹐“基礎科學班”的教學突出了加強數學和物理等基礎學科教育的特點。從大三開始該班就為同學們開設seminar,這是基礎科學班獨有的一種專題討論研究課程﹐同學們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方向(物理﹑數學﹑生物﹑電子﹑計算機﹑經濟等)和導師﹐在導師的指導下和親身的實踐中接觸學術前沿﹐訓練科研能力。該班同學的學術論文恰恰可以作為教學成果的見證﹐第一屆“基礎科學班”的同學就在各種核心刊物或學術會議上發表研究論文多篇。
據介紹﹐由於“基礎科學班”所培養的學生未來以物理﹑數學為主攻方向﹐而享譽世界的諾貝爾獎又是主要針對基礎科學的重大學術突破而頒發的獎項﹐因而﹐這個班被稱為“諾貝爾班”。中國核物理學會常務理事﹑清華大學學術委員尚仁成教授在接受時訊記者採訪時說﹕“由於基礎科學班經過這麼多年的反復探索﹐已經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一套體系﹐因而它的影響就越來越大。”據尚仁成教授介紹﹐他的辦公室經常門庭若市﹐許多學生和家長慕名而來。
在天文館的五樓記者見到了這個班的第一屆畢業生﹐正在攻讀天文物理學專業碩士學位的林錦榮同學﹐他是福建人﹐留着F4式的髮型﹑藏藍色T恤衫﹑牛仔褲球鞋。他笑着問時訊記者﹕“是不是外界對於從事基礎科學研究工作的人﹐都有一個固有的陳景潤式的模式﹖”
他不喜歡有人把自己曾經就讀過的“基礎科學班”稱做“諾貝爾班”﹐他說﹕“即使是世界上最優秀的科學家﹐也不一定就會得到諾貝爾獎﹐對於從事基礎科學研究的人而言﹐諾貝爾獎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東西﹐這存在着很大的偶然性﹐我選擇學習物理更主要的是出於自己的一種愛好﹐而不是為了獲得諾貝爾獎﹐就好像喜歡踢足球的人就是因為喜歡﹐但可以得到冠軍自然會更好﹐得不到冠軍自己還是要踢球的﹐因為自己就是喜歡﹐研究物理也是這樣。”
他還特別強調自己和許多有過大學生活經歷的人一樣﹐也有着豐富多彩的生活。他說他愛好足球和棒球﹐崇拜霍金與納什。他希望可以改變大家對研究物理的人的固有印象﹐“我們也同樣是活潑﹑自由的年輕人﹐同樣有思想﹑有主見﹐所以不要用壓抑﹑呆板的詞彙為我們畫像。”
時訊記者在採訪“諾貝爾理科班”的時候﹐發現大部份學生都不願意別人把他們看做是“科學怪人”﹐他們特別喜歡強調自己喜歡物理喜歡數學就像球迷喜歡看球一樣自然﹐許多學生都要多次強調﹐自己和其他人一樣。比如作為楊振寧先生在國內帶的第一位博士研究生翟薈﹐他在接受時訊記者的採訪時就表示﹕“我們和任何人一樣﹐學習研究學科以外﹐我們同樣會做飯﹑洗衣服﹐同樣在業余的時間裡打球﹑看電影﹐我們這個時代已經不是單一的時代﹐我們的物理和數學基礎學科也需要外圍的學科以及豐富多彩的生活來影響它。”
然而﹐他們真的和任何人都一樣嗎﹖雖然他們也洗衣服做飯﹐可是普通人在洗衣服做飯之余還能夠在物理研究或者基礎科學研究領域做得如此出色麼﹖不會﹗不知道為什麼﹐清華的奇才這麼喜歡謙虛﹐也許這是他們的風氣吧﹗
大師是怎麼培養出來的﹖
時訊記者在採訪中發現﹐清華的老師和學生並不願意把這兩個特殊的班稱為“諾貝爾班”。
他們認為這樣的稱呼過於草率﹐與當初的創辦初衷不吻合。著名學者張豈之先生是清華中文系“中西文化綜合班”初創時的直接參與者。張豈之先生今年75歲﹐曾任西北大學校長﹐現為西北大學﹑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他告訴記者﹕開設這個班的目的是重振清華大學的人文精神。據張豈之先生介紹﹐三年前在著名學者季羨林教授﹑吳敏生教授(現為福州大學校長)等的提議下﹐由清華大學教務處倡導﹐清華大學開設了這個“中西文化綜合班”。最初的時候﹐外語系和中文系都來爭這個班。張先生記得當時這個班的學生報到是去外語系﹐後來才轉到中文系的。
張豈之先生在接受時訊記者採訪時﹐對目前國內的大學缺乏自己的辦學理念表示了擔懮。他說﹕“現在的大學根本就沒有理念了﹐有人給中國的大學下了個定義﹐‘人人都可以上的學﹐就叫大學’。”據張豈之先生介紹﹐在古今中外的大學中﹐其定義是很多的﹐例如﹕“大學有大師之謂也”﹔“大學是探索高深學問的場所”﹔“大學是學者們(教師和學生)合作研討學術的場所”﹐等等。張豈之先生表示﹕“中西文化綜合班的設立也是在尋找體現科學和人文的融合的這種大學的理念﹐清華大學物理系的‘基礎科學班’也是如此。”
據了解﹐“第五批“基礎科學班”的學生都已經入學﹐他們有三門課程採用英文教學﹐其中物理這門課程完全採用世界著名大學的全英文教材。”全面負責“基礎科學班”的中國核物理學會常務理事﹑清華大學學術委員尚仁成教授在接受採訪時這樣說。對於許多人來說﹐理科天才似乎容易理解。
但是如何培養文科大師﹖既然清華大學“中西文化綜合班”是作為培養大師的平臺﹐那麼它在生源方面有沒有特殊的地方﹐在專業的劃分上又是如何來制定﹖
清華大學中文系主任徐葆耕教授對記者說﹕“進入‘中西文化綜合班’的學生﹐也是通過正常的應屆畢業生的考試﹐達到清華大學的錄取分數線﹐然後進行口試﹐個人思維能力的考試等等。”
徐葆耕教授認為﹐對於文科人才來說﹐如果專業分得太細﹐就不利於學生發展。“比如﹐中文系的學語言就專門學語言﹐學文學的還要分現﹑當代文學﹐這樣分了以後﹐發現學生的知識面非常狹窄﹐也非常不利於創造。因為一個學術上的創造者﹐不僅要有他本學科的知識﹐而且還要有學科外圍的叫做資源的知識﹐創造本身往往來源于資源的知識和直接知識的碰撞。大學不應當單純地成為培養工匠的場所。”徐葆耕教授認為﹕“像錢鐘書﹐清華外文系畢業﹐到國外學了很多外國文化﹐然後反過來研究中國的文化﹐所以他就會有很多的創見﹐他能夠從另外一個視覺來開掘出很多中國文化中我們自己看不到的東西。”據悉﹐這個班與中文系其他班的最大不同之處在於﹕師資隊伍全部由中國最好的學者﹑專家組成﹐所用的教材也是由這些頂尖的教授學者專家們﹐通過自己長期的研究和教學經驗來編寫的。另外﹐在課程安排上﹐完全打破了傳統中文系的條條框框﹐進行了調整。比如一般中文系第一年的課程安排主要是“文學概論”等基礎課﹐而綜合班卻減少了這方面課程的課時﹐加大了文學作品方面的教學力度。張豈之先生表示﹐“這樣才會培養出文學方面的人才。”“中西文化綜合班”還有一個優勢就是外語﹐徐葆耕教授強調﹐要弄懂弄通西方文化就必需要有更扎實的外語書寫和閱讀能力﹐所有的學生都必須達到外語專業的四級水平﹐並且鼓勵學生參加外語專業八級水平考試。徐葆耕教授認為﹐“綜合班”起碼為學生打了三個基礎。“一個就是中國文學和文化的基礎﹔一個是外語的基礎﹔一個是自然科學以及計算機應用能力這方面的基礎。”張豈之先生認為﹐綜合班的教學計劃有三個顯著的特點﹕其一﹐打通中﹑外﹐以面嚮世界傳播(研究)中國文化為培養的出發點和歸宿﹔打通本﹑碩﹐將研究型討論型教學貫穿始終﹐其二﹐開設較多的課程﹐讓學生有較大的選課自由度﹐每門課程課內講授課時減少﹔搞“反芻”式教學﹐即在大一階段就接觸中外經典﹐不怕“夾生”﹐例如大一就開設了“中國古代詩歌及其英譯”﹑“中國哲學精神”﹐還增加了“高等數學”等課程﹐另外﹐期末考核多數採取論文寫作的形式﹐鼓勵獨創。“綜合班”的指導思想是科學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結合﹐為將來培養古今融會﹑中西貫通這樣的人才打下一流的基礎。張先生認為傳統的中文系的教學方式是培養不出這樣的人才的﹐而“中西文化綜合班”應該能夠做到。
誰來給大師上課﹖
時訊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誰給大師上課”成為一個重要問題。中文系主任徐葆耕教授說﹕“一開始我們設計了一些叫做成對的課程﹐比如﹐‘中國古代詩歌及其英譯’﹑‘英文詩歌及其中譯﹐’起初想起來很好﹐起碼打破了兩個語言體系之間的堡壘﹐開始中詩英譯﹐請的是北大的許淵沖教授﹐他曾經把《詩經》全部譯成了英文﹐所以他講的課就很好﹐學生感覺也非常不錯﹐後來許淵沖教授因為年歲已高﹑身體承受不了等原因無法繼續下一界的教學﹐所以再找一位這樣的教授就很困難﹐特別是‘中國戲劇及其英譯’﹑‘英國戲劇及其中譯’根本就找不到老師﹐這些課程就落實不了。”
據悉﹐目前“中西文化綜合班”的部份教學方法正在做第二次修訂中。張豈之先生在接受時訊記者採訪時說﹕“原來清華中文系大師是很多的﹐像朱自清﹑聞一多﹑李廣田等等﹐歷史系也有﹐這是清華當時的共同特點﹐中西互動融會。”為什麼叫中西互動融會呢﹖張豈之先生解釋說﹕“中國的學人﹐必須既對中國文化有所精通﹐又非常了解西方的文化。像我們國家很多著名的人文學者﹐基本上都留過學。不把西學和中學融合起來就不能成為大師﹐特別是要培養21世紀的人才﹐如果對西方的文化不了解恐怕不行﹐對中國的文化不了解就更不行。”
張先生特別提到外國學者對中國留學生的看法。他說﹕“像日本以及西方國家的朋友就對我說﹐你們的留學生和我們沒有共同語言﹐我們都知道的中國文化﹐他們卻不知道。”
但是如何培養今天的學慣中西的大師呢﹖誰來做他們的老師呢﹖(//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