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vsmo.com)
【大紀元10月17日訊】一個美國總統在爭取自己連任時,他會與周邊的人共同研究競選策略、分析自己連任的可能性,而江澤民對自己是否連任總書記、軍委主席,不會找任何一個人商量。「擁江派」是希望通過江澤民連任獲得自己的好處,他們不會幫助江澤民去分析連任策略,更不會幫江澤民分析連任失敗的後果。江澤民夫人王冶坪大概會勸江澤民不要連任,但江澤民根本不會重視王冶坪的意見。今年二月二十一日,江澤民、王冶坪在北京的人民大會堂歡迎布殊總統夫婦,江澤民一隻手握著布殊的左臂,另一隻手用整條手臂擋住王冶坪,不讓王冶坪往前一步。這樣的動作,如同江澤民面對西班牙國王梳頭一樣,一般人是做不出來的。江澤民對於自己是否連任一事,由於無人商量,自己也猶豫不決。江澤民有幾次非正式表態,表示不再連任,實際上是試探別人的反應,因為他在別的場合又說在「十六大」後是否退下來,「坦誠說,這完全按照我們國家的有關法則和規定」。按照憲法,江澤民不能再次連任國家主席,但是否連任軍委主席與總書記,並無明文規定。
總書記要經五次投票產生
我在《十六大:預定候選人的「受控選舉」》一文(見《爭鳴》二○○二年十月號)中說:「在召開黨的代表大會時,所謂『選舉』,是由指定的一批人(二千多名代表)按『預定名單』選出另一批指定的人(中央委員等)。這就是預定候選人的『受控選舉』。『差額選舉』與『差額預選』稍微減弱了『受控選舉』的受控程度。」當某一項職位人選,在投票前存在嚴重爭議時,這樣的候選人就會在「差額預選」中落選。
中國共產黨黨章規定,總書記要經過四次正佗舉產生,加上一次預選,總書記要經過五次投票產生。這五次投票是:
(一)「十六大」開幕後的第五天或第六天,「十六大」的三十八個代表團分別對「中央委員會委員候選人預備人選名單」進行投票。「十六大」產生的中央委員大概有二百人左右,這個「預備人選名單」將有百分之五的「差額」,即二百一十人左右。沒有爭議的人,即使不為二千余名代表所了解,也肯定當選;而有爭議的人,知名的人,或為二千余名代表所了解的人,就會在百分之五的差額中落選。「十五大」的「差額預選」是在開幕後第五天下午和第六天上午分各個代表團分別進行的,海南省委書記阮崇武、國務委員陳俊生、中共中央組織部長張全景、電子工業部部長胡啟立、國家計委主任陳錦華等十人落選。
(二)「十六大」會議最後一天,舉行中央委員會的選舉,選舉是等額的,即「應選人數」與「候選人人數」相等。在等額選舉中,如果代表不同意某一候選人,就可以不選他,在等額選舉中,個別「有爭議的人」會少幾十票至幾百票。中央候補委員也實行等額選舉,中央候補委員按得票多少排名,在「十六大」,鄧小平的兒子鄧樸方在中央候補委員中排名為「倒數第二」。
(三)「十六屆一中全會」選舉中央政治局委員。
(四)「十六屆一中全會」選舉中央政治局常委。
(五)在當選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中,提出一人為總書記候選人,由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對總書記候選人無記名投票。雖這是等額選舉,如果某位候選人「聲譽不好」,就會有不少人投反對票或棄權票。
江難列入「中央委員預選名單」
現在看來,當選總書記的五關中,江澤民連第一關都難通過。原因有五點:
第一,今年六月十八日,江澤民曾致函中央政治局,正式以書面提出在「十六大」全退。在這之後,一批「擁江派」要求江澤民連任總書記,如現在江澤民改變自己的承諾,「十六大」上會引起極大爭議。
第二,今年夏天,在承德避暑山莊的黨內離退休元老會議上,據傳傳達了中央政治局接受江澤民全退的意見,此事在中國共產黨黨內高層廣為人知。
第三,江澤民不敢逆鄧小平「廢止終身制」的講話和鄧小平本人在「十三大」未進中央委員會的先例而行。
第四,「十五大」前即五年前的北戴河會議上,據傳曾通過決議,即除在非常時期,擔任黨的總書記、軍委主任,以連任不越兩屆為原則。
第五、中國共產黨黨內一些資格比江澤民還要老的離退休幹部致信中共中央,反對江澤民連任,公開信要江澤民「認真反省一下,自己世界觀中是否也有封建主義殘餘思想的影響」。在毛澤東時代和鄧小平時代,在中國共產黨黨內老幹部中,沒有人敢於這樣做。在今天,要求江澤民全退的老幹部,視江澤民為「下級」,六十年代,江澤民是一研究所副所長,七十年代是一個部下面的外事局副局長。
由於上述五個原因,江澤民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不敢把自己的名字列入「十六大中央委員候選人預備人選名單」。
江澤民擔心,如果他列入「預備人選名單」,在差額預選時,如有幾百張反對票、棄權票,即使在預選中未被差額掉,也非常難看。在民主政治下,即使有百分之四十九的人反對,有百分之五十一的人贊成而當選,也談不上「難看」,但在今日中國,這種高度受控、沒有競選的「選舉」,有百分之二、三十的人反對或棄權,就顯得「非常難看」。這種「難看」,不僅僅是「面子」,而且實際上會動搖其權力地位。
江或「暫時連任」軍委主席
中國共產黨黨章第二十二條規定,黨的中央軍委主席不是由選舉產生的,而是由中央委員會「決定」的。
所謂「決定」,就是無需投票、無候選人,當中央委員會提出軍委組成人員名單後,舉手表決就決定下來了。
在這次「十六大」上,有許多重大事項也將由舉手表決決定,如二百二十人左右的「十六大主席團名單」由舉手表決通過,「中央委員候選預備人選名單」由主席團舉手表決方式決定。
「中央軍委主席」可以不是中央委員。在「十三大」上,鄧小平沒有再任中央委員,鄧小平是在「十三屆一中全會」上被「決定」為「中央軍委主席」的。江澤民在「十六大」上看來是不會成為中央委員了,江澤民會不會循鄧小平先例去做呢?
八月三日,當陳水扁提出「一邊一國論」時,當時在北戴河的江澤民喜出望外。江澤民希望反對「一邊一國論」的氣氛有助於他連任「軍委主席」。沒有想到,在北戴河會議期間,美國的反應平靜,美國重申他支持「一個中國」,在決定江澤民「半退」、「全退」的關鍵時刻,台海兩岸關係沒有突然緊張起來。目前看來,江澤民還沒有找到再連任一屆「軍委主席」的借口。江澤民有可能要求「暫時連任」。理由是,「十六大」後,他仍是「國家中央軍委主席」,為了使「黨的中央軍委主席」與「國家中央軍委主席」由同一人擔任,江澤民希望在明年「十屆人大」前的黨的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上辭去「黨的中央軍委主席」。所以,「十六屆一中全會」上,江澤民有可能連任軍委主席。
「暫時連任」會變為「連任整屆」
如果江澤民在「十六屆一中全會」上連任了軍委主席,能否保證他在明年上半年的「十屆人大」前辭去軍委主席呢?如果在「十六大」後、「十屆人大」之間的半年內,中國國內外局勢變得緊張起來,江澤民就可能要求在「十屆人大」上連任「國家中央軍委主席」,把「十六大」的「暫時連任」變為「長期連任」。
要使中國大陸的外部環境頓時顯得緊張起來,並非難事,在兩岸關係問題上、伊拉克問題上與美國發生矛盾與衝突,都可以使外部環境顯得緊張。在中國國內,局部地區的騷動、罷工、金融風暴都會使國內情勢真的緊張起來。江澤民利用內外環境變化掌握權力富有經驗,所以,只要「十六大」上江澤民還連任軍委主席,他就有可能繼續把持最高權力。
不放軍權就成「鰲拜」
現在中國正在上演《康熙王朝》電視連續劇。在「十六大」和「十屆人大」後,江澤民如果還連任軍委主席,而胡錦濤擔任黨的總書記和國家主席,這時的江澤民就不是「前朝皇帝」,也不是「太上皇」,而成了貨真價實的「鰲拜」。「康熙捉鰲拜」是三百多年前的事,今日中國盡管專制主義沒有消失,但畢竟不同於大清王朝時代。就是今天的江澤民,也無法與當年的鄧小平相比。
一九八九年五月,身為軍委主席的鄧小平與身為總書記的趙紫陽發生衝突時,鄧小平有三大支柱:一是通過楊尚昆牢固地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軍權;二是中央政治局和政治局常委中有支持者;三是在政治局以外黨的元老中有一批支持者。如果「十六大」後中國因有「兩個權力中心」而發生衝突,江澤民卻沒有鄧小平的「三大支柱」。一九八九年鄧小平廢黜總書記趙紫陽,靠的是「槍指揮黨」。「十六大」後,江澤民既不是中央政治局委員,又不是中央委員,在中國未主動政改的情況下,「黨指揮槍」的原則看來仍起作用。
可見,「十六大」後,江澤民連任軍委主席,成不了「鄧小平」,卻會成為「鰲拜」。如果江澤民明智一點,不想做「當代鰲拜」,最好的選擇就是全退。江澤民如果全退,不管怎麼說,在中國曆史上,為「廢除最高權力終身制」開了一個好頭,這是用和平方式結束專制邁出的第一步。
──原載《動向》10月號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