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vsmo.com)
【大紀元1月4日訊】2001年的12月,台灣的政党輪替取得了新的發展,民進党再次品嘗到大獲全胜的果實,一舉贏得立法院的第一大党。這次政党輪替的成功,凸顯出台灣已經超越了比較政治學中所謂“民主突破”(democratic breakthrough)的初級階段,進入了“民主鞏固”(democratic consolidation)的高級階段。
台灣民主化的這一發展,自然引起各方關注。關注重點一般有二:一是台灣內部政治生態的變化,尤其是統獨勢力的消長;二是兩岸關系及其對於東亞安全局勢的影響。
長遠的歷史意義
然而,如果拓寬視野,超越當下的政治沖突和對立,我們就會發現,台灣的民主化對于中國的長程政治發展,有著深遠的歷史意義。即使是台灣民主運作中的亂象,也可以為中國大陸的民主化發展,提供有益的借鑒。
目前來看,這一丰富的歷史意涵,卻沒有得到充分的挖掘。西方主流媒體在頌揚台灣民主鞏固的同時,自然不會放過机會對中國大陸的落后加以冷嘲熱諷。
活躍在美國、香港和台灣華文媒體上的中國异議(或稱民運)人士,熱衷于對中國的專制進行口誅筆伐。當然,眾多熱切盼望中國統一和民主的其他人士,也不失時机地提醒中國的執政党推進政治改革,通過民主化來爭取台灣的民心。
事實上,即使在中國的體制內部,有關政治改革的討論也在最近升溫。當“与國際接軌”成為當今中國的最新時髦之際,中國的政治是否應該同國際接軌,自然也成為人們思考的對象。在中國申辦奧運和加入WTO成功之后,政府改造(在中國人稱“轉變政府職能”)已經成為新的共識。与此同時,中國共產党也邁出堅實步伐,開始了從革命党向執政党的轉型。
滋養中國的民主怀疑論
然而,在這一重要的歷史轉折點上,人們對于台灣民主化的樣板意義,卻有兩極化的看法。一個極端是秉持圣化民主的道德主義立場,在褒揚台灣的同時妖魔化中國,其代言人多為海外的中國民運人士。眾多對中國政治持批評立場、但不愿同民運人士為伍的所謂“自由派”人士,也持同樣的思維,只不過用辭和緩而已。
另一個極端則是怀疑中國實現民主化的必要性。這一怀疑論的立場,在中國的政治和知識精英中,几乎占据了主導地位。民主怀疑論者在中國的大量涌現,一方面是對美國在國際政治中霸權行徑的一种反應,另一方面是對俄國和台灣民主化進程中亂象叢生的一种懮慮。
長期以來一直把民主當“德先生”和“民主女神”來供奉的中國精英們,赫然發現民主絕不是解除諸多社會、經濟和政治弊病的靈丹妙藥;相反,在目睹了北方帝國的衰落之后,他們再次目擊了台灣政党輪替之后的經濟凋敝、社會對抗和政党惡斗。
針對民主怀疑論者的質疑,民主頌揚論者普遍采取一种鴕鳥式的進路,每逢質疑,必定搬出英國前首相邱吉爾的名言:“民主是一种最不坏的政治制度”。他們把睿智變成教條,回避對發生在我們周圍的民主政治的運作,尤其其亂象,進行深入的研究。
一味照搬美國的模式
台灣的許多亂象,同其民主化過程中制度選擇的缺失有關。許多觀察家都會承認,台灣固然是民主的,但卻是一個不倫不類的民主制度。最常遭到詬病的是,台灣的民主,既不是如美國民主那樣的總統制,也不是如英國那樣的議會制,同法國模式的雙首長制也不相同,而是三者的雜拌,結果造成總統、行政院和立法院的責權不清,口水戰不止。
對于這一“有台灣特色的民主”,台灣的有識之士并不感到驕傲。最近,陳水扁高級幕僚邱義仁在出訪美國時透露,台灣將再次啟動修憲,走向美國式的總統制。
然而,一味照搬美國制度是否是台灣的福音?未必如此。台灣的一個重大誤區,在于忽略了共識型民主對台灣民主發展的意涵。
共識型民主(consensus democracy),是荷蘭比較政治學家的阿倫德萊哈特(Arend Lijphart)提出的一個概念。這位現任美國加州大學圣迭哥校區教授的知名政治學家,以其對民主制度類型的研究名振士林,曾在九十年代中期當選美國政治學會主席。
共識型民主有利于台灣
依照萊哈特的研究,所有民主制度可以簡化為兩种類型:多數型和共識型。多數型民主多為兩党制(或實質性兩党制),行政權力集中在一個獲得多數選民支持的政党手中,以多數決和非比例式的選舉制度為特色。美國和英國就是典型的多數型民主。
相反,共識型民主的特色在于多党制,行政權力由一個基礎廣泛的多党聯盟掌握,選舉上采用比例代表制。許多歐洲小國便采用這种共識型民主。
一般的看法認為,民主是人民當家作主,而人民當家作主的體現就是少數服從多數。因此,傳統的看法認為以兩党制為基礎,以政党輪替為特色的多數型民主具有某种优越性,體現了民主的基本原則。
萊哈特經過精心的比較研究發現,多數型民主在選民同質化的國家可以良好運行;但是,在那些由于族群、語言、宗教、政治立場多元的國家和地區,多數型民主往往造成某些少數被長久排斥在政治過程之外,從而造成社會的動蕩甚至內戰。北愛爾蘭就是這樣的一個顯例。
与此相反,在社會高度多元的地區,共識型民主乃是迄今為止最為有效的政治制度。瑞士就是共識型民主的典范。在共識型民主中,并不存在典型意義上的所謂“政党輪替”。
台灣在民主化的過程中,由于政治人物的操縱,族群分裂惡化和認同政治盛行,已經成為一個基本事實。在這樣的政治生態下,共識型民主本來應該成為一個較好的制度選擇,台灣也需要對某些基本的問題首先在內部形成共識。
可是,台灣現行的民主,既不是多數型也不是共識型。台灣的政治精英一味沉湎于政党輪替的迷思,強行复制美國的多數型模式,并非台灣長遠發展之福。
從令人困惑的台灣民主形態中,我們可以得到一個啟示:民主化過程中的制度選擇是一個攸關民生的大問題。如果僅僅滿足于揮舞民主的大旗,不對各种民主類型的利弊和适用條件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那么在貿然進行的民主化進程之中,必定會舊弊未除,新亂叢生。
作者為美國加州大學伯克萊校區中國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員
──轉自《聯合早報網》
(//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