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vsmo.com)
【大紀元1月3日訊】 巨艦由太平洋對岸駛來
華能國際由國內駛向美國紐約後,稍做停留又折身駛向香港,在香港證交所登陸,憑藉自身“特殊”的優勢,一直欲在國內證券市場一展身手。只是苦於國有股減持,國內市場低迷,加之中石化上市套牢一級市場申購大軍,就連初次涉場的社保基金也未能幸兔於難,影響了華能國際的“如意算盤”。該公司去年在美國證券市場兼併了國內上市公司山東華能後,志在必得欲登陸國內證券市場,此次在國內發行3.5億,加之配售給大股東華能國際電力開發公司國有法人股1億股,比起中石化的28億股本來不算大,但由於它是三地上市,總股本達到了60個億,也屬於“重量級”的大公司,且發電機裝機總量1081.35萬千瓦,占全國總裝機量的3.4%,市場佔有率卻達到了3.92%,在國內電力板塊屬“龍頭老大”,無人能與抗衡。”
根基深厚的“背景”
巨艦的舵手乃李小鵬,船長則是華能國際電力開發公司的董事長朱琳。李小鵬如果丟掉中間的“小”字,則和昔日的國務院總理、如今的人大委員長李鵬聯繫上了,朱琳就是經常陪伴委員長身邊訪問、視察的夫人,該公司宛若七十年代日本“松下電器”一般,典型的“家族式”公司,上下一條心,內部團結無紛爭,決然不會出現“方正科技”、“ST中燕”董事會爭權奪利事情發生。正是由於得天獨厚自然優勢,華能國際成爲目前中國唯一能夠在美、港、內地三地上市的股份公司,屬海外歸來股份公司的風向標,起到了旗艦的作用。
獨特的發行方式
背景不同凡響,發行方式當然也是一嗚驚人。一是基金特權打了彎。在證監會沒有任何預告的前提下,基金申購大衆化、平民化,不得重復申購。二是首開大股東用現金回購國有法人股先河。三是不事先確定超額認購倍數。四是精挑細選戰略投資者,並且限定了家數。巧合的是華能國際15日網上申購, 16日證券交易印花稅宣佈下調,儘管下調印花稅在人們意料之中,但還是有人認爲此時下調是爲該公司量身定做,保不准上市時湊巧傭金也會有所調整。由於獨特的發行方式,更引起了人們對該公司的興趣,甚至有人預言,華能國際上市後,肯定有一波大的行情隱藏在其間。
蹊蹺的融資目的
上市公司一般在招股說明書中都明確表述出融資的投向和專案的前景,而華能國際預計募集資金不少於249,801萬元。用途:一是向南京投資支付1.41億元,用於償還收購南京電廠未付款項;二是償還收購山東華能銀行惜款10.68億元;三是剩餘資金償還公司今年內到期的長期銀行借款,一句話,錢全部是用來還債,倘若上市公司融資目的就是爲了還債可以成立的話,其他“似曾相識燕歸來”的公司也可以同樣效法此種融資目的、國內上市公司募集資金用於投資理財就應無可非議,更不應該受到指責,起碼委託理財可以産生效益,募集資金還債則不可能産生絲毫的回報。
同業競爭爲關聯交易埋下伏筆
一般上市公司招股意向書中都會申明,上市公司和控股股東不存在同業競爭,而華能國際則反行其道,公開承認存在同業競爭。過度的同業競爭就會帶來大量的關聯交易,從上市公司融資還債這一點來看,至少說明上市公司和控股股東資金短缺,會不會出現“ST猴王”現象,或者上市公司用現金購買大股東實物的現象就很難說,如是出現經常性的關聯交易,請你不要驚訝,因爲招股意向書是這麽寫的,華能國際這麽做則是遲早的事。
(證券市場周刊 2001年11月24日 第93)
(//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