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vsmo.com)
【大紀元1月27日訊】兩岸學者昨(26)日指出,兩岸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政治因素仍是經貿發展的最大障礙,且兩岸運用WTO機制處理爭端的可能性很低,因此,兩岸四地間貿易調解、仲裁等糾紛,應透過共同成立的民間組織,統一協調解決。
據經濟日報報導,兩岸經貿交流權益促進會昨天舉行「加入WTO後台港澳經貿關係之發展學術研討會」,兩岸四地皆有學者與會。
淡江大學陸研所所長張五岳指出,就解決兩岸經貿問題而言,WTO組織是很好的平台與利基,但在兩岸政治立場迥異的情況下,兩岸經貿衍生的問題與爭端,恐怕難以利用WTO機制解決。
中國社科院台研所副研究員修春萍表示,WTO是一個經貿組織,其運作並不涉及任何政治因素,任何成員都不應強行將政治內涵注入其中。
修春萍認為,台灣有部分人士要將某種政治意圖帶入WTO,其真實目的並非為促進兩岸經貿發展,而是欲藉此把台灣問題國際化,WTO的市場開放原則反倒成了一種要挾討價的要件,這種做法不僅與WTO基本精神相去甚遠,更為兩岸加入WTO後經貿關係的良性互動,帶來極大負面效果。
北京台港澳交流促進會秘書長支瑋也表示,對於在WTO中的自我定位及相互定位,兩岸差異極大,且各執一詞。大陸的立場是絕不能因部分經貿關係置於WTO多邊架構下解決,就改變兩岸關係的定位,而台灣的立場是希望藉由加入WTO,拓展台灣的國際空間及活動空間。
支瑋建議,兩岸加入WTO後,可積極發揮民間組織的功能,成立諸如「兩岸四地工商業者協會」或「大中華工商業者聯合會」等民間機構,由它們負責兩岸四地行業與企業間的聯繫與交流,增強業者間的協調,且可接受申告、調解糾紛、仲裁爭端等,統一協調處理兩岸四地經貿往來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