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vsmo.com)
【大紀元1月18日訊】有關科學家稱,体細胞轉化出錯、過預產期后胎死腹中、早期易死亡是克隆牛三大難關。
北京青年報消息,1月16日,是山東中大動物胚胎工程中心的克隆牛“牡丹”的第二次預產期。面對從北京赶來的十几家媒体的攝像机和照相机,“牡丹”迎著漫天飛舞的雪花,卻絲毫沒有將要臨產的樣子。“牡丹”是被稱為首批“中國造”克隆牛的第一頭克隆牛媽媽,第一次原定的預產期是1月2日,但“牡丹”最終沒能眾望所歸。
國產克隆牛帶來希望和思考
主持克隆牛項目的中科院動物所研究員、中國動物學會理事長陳大元教授介紹,去年在深圳和萊陽培育出的克隆牛,其胚胎一個是從新西蘭引進,另一個是從日本引進,而本次從构建克隆胚胎到克隆胚胎移植都是由中心的科研人員自己在曹縣做的,他們負責构建克隆胚胎,山東中大動物胚胎工程中心的專家負責移植,因此被稱為“土生土長”的克隆牛。
但如果從科學的嚴謹程度上講,這批克隆牛的“身份”還有待進一步考証,依照胚胎工程中心專家的說法,“這是為將來的克隆產業化做准備。如果現在怀孕的12頭牛都生產的話,那就是一种批量生產了。” 在曹縣五里墩村,“牡丹”正帶給人們希望──中國本土克隆胚胎技術的成功﹔也帶給人們思考──克隆技術作為生物領域的高精尖,是否需要用產業化來証實它存在的必要性?
克隆牛要過“三關”
“如果說一頭普通高產奶牛是一台原裝品牌電腦的話,那么,克隆牛就是用電腦零件重新攢出來的電腦。這個攢的過程,涉及到10到20道的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有可能受到人為因素影響,所有工序中影響因素的累積越多,對最后出世“克隆牛”產生的后果也就越不确定”。昨日,一位在法國國家農業科學院從事克隆動物研究的權威科學家在接受本報記者越洋電話采訪時表示,“克隆動物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最近多利羊患關節炎,就充分說明了這种不确定性的影響。至于山東‘克隆牛’最少也要闖‘三關’。”
這位科學家告訴記者,克隆技術最難攻克的關鍵在于如何把一個完全分化的体細胞變成一個沒有分化的受精卵,這好比把一張寫過字的紙擦干凈再重新寫一樣,如果有一點沒“擦”干凈,日后克隆出來的動物就會出現畸形或者其他各种問題,這是克隆動物的第一關。
根据對各國克隆動物實驗的統計表明,克隆動物容易出現兩類問題,一是到了預產期生不出來,胎死腹中,再就是出生一個月之內,容易早期死亡。目前,日本克隆動物的早死亡率達50%,台灣的一頭克隆牛也出現失明,而前不久居然有克隆動物被奶嗆死,山東曹縣克隆牛同樣也將經受這兩道關的考驗。
(//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