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術大賽推崇傳統與武德 選手暢談體悟

人氣 353

【大紀元2019年09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蔡溶美國新澤西報導)隨著新唐人電視台主辦的第六屆「全世界華人武術大賽」上週末在新澤西落幕,大賽獎項花落各家。今年的南方拳術組和男子拳術組出現金獎空缺,這個結果,對於參賽選手們而言,儘管有遺憾,但展望未來,他們表示還有希望。

本次新唐人武術大賽評選標準的首要因素是:傳統、武德。兩天比賽中,選手們談論最多的,就是他們各自對傳統武術的探索和尋根之路。

 現代武術的變異

隨著中國武術在世界各地的普及,各種武術比賽層出不窮,令人眼花繚亂,但這些武術比賽比的是傳統武術還是新武術,卻有著根本的區別。

2019年8月24日,李沛雲參加男子器械組初賽的比賽。(張學慧/大紀元)

來自新澤西的李沛雲習武已有45年。他說,1974年他在大陸河南參加武術隊時,「正是新武術和傳統武術交叉的時期」。而在此之前,中華武術只有流派、門派之分,並沒有傳統和現代的區分。

「傳統武術的改變是從北京隊、李連傑那一批開始,當時吳彬帶的北京隊融合了北京京劇的表現,將京劇、體操、芭蕾全部融合在一起,出國表演。而傳統武術是為了強身、防身和搏鬥,動作是否優美並不重要。」李沛雲說,他上大學後接觸到了現代武術,否則進不了武術隊。

然後體委制定了一套武術競賽規則,鼓勵傳統武術習練者們參賽。李沛雲說,現代武術也叫奧林匹克武術,為了要分出一個高低,「有人旋風腳360°右腿著地,有人就要720°劈叉落地,不走極端的話,評不出來好壞。就像體操一樣,現代武術光有一個套路還不行,比賽報名時必須填寫,你有720°劈叉著地,否則報名資格都沒有。」

中共政府美其名曰「推廣武術運動」,實際上變異了中國的傳統武術,這種新武術的出現與推廣,變異了人們對真正傳統武術的了解和認識。

新武術潮流風也吹到台灣

在保有傳統中華武術的文化樣貌的台灣,也受到了現代新武術潮流的影響。

2019年8月25日,白士德參加男子拳術組複賽的比賽。(戴兵/大紀元)

來自台灣的白士德說,他兩度走過彎路。「我練拳的初衷是為了強身,剛開始身體不協調,感覺怎麼那麼難。慢慢適應了之後,老師開始教一些套路,學拳術和刀槍劍棍。」白士德經過訓練,身體強健了之後,「就想要突破,學會防身自衛的功能」。

在這個期間,他嘗試過現代搏擊訓練,發現練了之後身體不舒服,又回來練套路。漸漸地,他開始理解老師的矯正,「要突破,就是要照老師的規矩走,那個力道就不一樣。不跟老師規矩走就會受傷,因為每招每式都是有一個運動知識概念,是有一定的規律可循。」

練習時吃苦都是次要,在練到一定階段後會遇到瓶頸,如何突破顯得格外困難。白士德說,這時候他就像小樹苗一樣,「求知慾很強了,想學習廣泛的東西,了解別人的東西怎麼樣。」於是他開始四處尋師問道,想尋找更好的老師,「在同一個派系同一個門派中尋找屬於自己的根,文化的根。」

最後,白士德感覺自己「思維上還沒有完整,覺得好像還缺什麼東西,就像小樹根一樣,承載不了太多的葉子。」於是他回過頭,找他原來的老師,老師讓他「從基本功開始從頭來過」。

白士德說他花了五年的時間再從頭練習基本功,才確切知道基本功練的是什麼,為什麼基本功很重要,並從中深深感覺到老祖宗的智慧,「知道那腳怎樣能夠貼地,怎麼能扣住。有了力量慢慢伸你的架構。其實神奇往往來源於簡單,傳統的見解更深,很實在的東西。」

傳統武術歷來講究傳承,講究口傳心授,要靠老師的身體力行言傳身教才能得以傳播。對此,白士德深有體會,「所謂師承。就是老師將他一輩子的經驗交給你。你來承襲了他的東西,再把自己一輩子的經驗傳給後人。傳統國術的文化五千年來就是這樣累積起來的,合理好用。」

尋找傳統的智慧

2019年8月25日,劉子川參加男子拳術組複賽的比賽。(戴兵/大紀元)

來自澳洲的劉子川說,習武是修行的載體,通過習武遵從天、地、人,形成與宇宙相應的天人合一觀,不同的武術門派就像不同的載體,「體現那一方人對此的體悟,與自然合成一體。你在過程中鍛煉自己,不斷把自己的心性提高,你能悟到更高的理,更高境界,不斷悟心法而昇華自我。天地間有道,宇宙間有法理,你按其行事,就叫武德。」

劉子川說,現在的人太注重表面,看不到那個古老的智慧在裡面,造成出問題,使傳統武術瀕臨失傳。名次不重要,找回傳統是根本,「因此,比賽評委給一個明確的指導,對大家很有幫助。希望在傳統武術丟失之前,我們能找回來。」#

責任編輯:李緣

相關新聞
華人武術大賽歐洲初賽在即 德國市長歡迎
新唐人華人武術大賽歐洲初賽揭曉 25人入圍
新唐人華人武術大賽評委訪港與武壇交流
全世界華人武術大賽亞太初賽 123人入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