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扶輪社年會 精英匯集德國漢堡

人氣 369

【大紀元2019年06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莫凌德國漢堡報導)2019年6月1日至5日,漢堡展覽館猶如迷你聯合國現場,25000多名不同民族、不同膚色的扶輪社精英在此齊聚一堂。

國際扶輪社(Rotary International)向來有「小聯合國」之稱,每年一度在世界某地召開全球大會。這是第一次在漢堡召開年會。來自世界170多個國家的會員除了在這裡加強聯絡、互通有無,更重要的是向更多人介紹自己所致力的人道主義服務項目。

對此,漢堡市長Peter Tschentscher博士在致開幕詞時說:「漢堡作為有著800餘年航海歷史的港口城市,有世界之門的美稱,起著溝通世界經濟文化的橋樑作用。同時,她也是德國第一個扶輪社1927年成立之地。」對於這次漢堡能成為扶輪社第110次全球大會的東道主,Tschentscher感到非常自豪。

170多面國旗飄揚

2019扶輪社全球大會現場170多面國旗展風采。(扶輪社提供)

國際扶輪社由分布在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約35000個地方社組成,目前成員120萬人,總部位於美國伊利諾伊州埃文斯頓。扶輪社是一個非政治、非宗教的組織,成員不分種族、膚色、信仰、宗教、性別或政治偏好,藉由匯集各領域的領導人才,提供人道主義服務,以在全世界促進善意與和平。它的名稱Rotary(「輪流」)來自於在不同地點輪換舉行聚會以及定期輪換負責人的傳統。

為了體現這種全球性和多元化,每年的「萬國旗」儀式就成了開幕式的重要項目。來自170多個不同國家和地區的青年們身著特色服飾、舉著國旗,在音樂聲中列隊依次走上舞台,在麥克風前莊重念出自己所代表國家的名字。

據介紹,這些青年們或來自該國的扶輪社員家庭,或是扶輪社資助的全球學生交換項目成員。每當一面國旗在舞台上飄揚,一個名稱被念出,青年們蓬勃的朝氣與台下的熱烈歡呼交相輝映,感染著在場的每一個人。

精英齊聚 旨在無私造福社會

扶輪社全球大會 House of Friendship 大量公益項目呼籲關注。 (扶輪社提供)

扶輪社作為國際最大型的非政府社團之一,廣為人知的原因是因為其成員通常是各屆精英。究竟社團的宗旨和目標是什麼,大多數人知之不深。

1905年,美國律師Paul Harris與三位好友在芝加哥共同成立全球第一所扶輪社時,他的初衷就是將傳統的、講求親睦互助的價值觀推廣到職業人群。後來,他們發現,這個社團可以通過共同從事公益項目,將互助更好地延伸到社會。

因此到現在,「無私服務」(Service above self)一直是社團的最高宗旨。這種「服務」不僅意味著在業餘時間積極投身公益項目,也包括在個人職業生活中身體力行服務社會。

例如扶輪社員們作為事業及生活遵行依據的「四大考驗」,要求所思所行應當先捫心自問:「是否一切屬於真實?是否各方得到公平?能否促進親善友誼?能否兼顧彼此利益?」

每年全球扶輪社社員在公益項目上的捐助總計高達上億美金,更可貴的是他們每個人都投入私人時間,來無償幫助其他人。

扶輪社全球大會主席Barry Rassin 在2019年會上重申百年不變價值觀。(扶輪社提供)

在這屆全球大會上,各地扶輪社組織也帶來了近百項公益項目,在友誼大廳(House of Friendship)展出,以期喚起全世界更多人們的關注。這其中有大型的、扶輪社自1985年起就在全球範圍卓有成效推動的根除小兒麻痺症計劃,也有地區性的改善醫療、提供淨水的策劃,以及反對暴力、制止盜取良心犯器官等項目。

正如現任國際扶輪社主席 Barry Rassin所說:「在這裡,你會聽到激動人心的故事,代表了國際扶輪社的價值觀:多元化、富有領導力、親睦的夥伴關係、保持正直以及無私服務他人的精神。」

曾為納粹不容 百餘年價值觀不變

早在1927年,德國就在漢堡成立了第一個扶輪社,社長為前帝國總理Wilhelm Cuno。

目前德國有1100個地方扶輪社,約5萬6千名成員。在今年的大會上,現任德國電信總裁Timotheus Höttges就作為扶輪社員發表了演說。

然而,扶輪社在德國,也曾有過黯淡的歷史。1933年納粹上台後,扶輪社就開始被迫開除猶太人以及異見人士,其中就包括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德國著名作家托馬斯·曼(Thomas Mann)。1937年,德國扶輪社被迫解散,直到二戰結束才得以恢復。

同樣,在共產黨統治的前東德時期,扶輪社也被禁止,柏林牆倒塌一年後,早在1928年就成立的德累斯頓扶輪社才於1990年重新恢復。

令人不解的是,這樣一個堅持服務他人、秉持傳統價值觀的社團,為何會遭遇這樣的命運?

對此,「扶輪社在納粹德國歷史」公益項目負責人、漢諾威大學歷史學教授 Carl-Hans Hauptmeyer認為:「當與當權者迥異的思想在民眾中產生競爭力,這是獨裁政府最為害怕的,這點,即便在當今的世界也可找到類似之處。」

同時,作為歷史學家和扶輪社員,Hauptmeyer教授也希望,扶輪社能更好地為年輕人創造條件,讓他們將傳統承繼下去。

責任編輯:周仁

相關新聞
國際扶輪社在英年會  台灣團文宣見成效
扶輪社世界年會  里斯本召開
國際扶輪社年會在以閉幕
雲嘉南澎扶輪社友  年會聚雲林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