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文彬:中國年輕一代談「六四」

人氣 671

【大紀元2019年06月05日訊】我出生於1989年,和30年前的六.四「天安門事件」同歲。「89六四」已經過去30年了,在中國依然是個敏感詞彙。在我很小的時候,我從大人聊天的隻言片語中了解到一點關於六四事件的經過。但是很不幸,我那個時候了解到的信息很少,也很不全面。很多時候,我想從互聯網上了解到更多的信息,但是由於中國的互聯網一直被嚴格的控制著,上網瀏覽信息並不是那麼自由,最終我也沒能從網上了解到任何有用的信息。我去問大人時,他們也不願意談論太多,在中國也沒有真正公開談論這件事情的書本或者節目。我真正了解到六四的細節是我來到美國之後,在YouTube上看了一個三小時的紀錄片。看這個紀錄片的時候我真的是很痛心所發生的一切,我一遍又一遍的問自己:到底是何等專制獨裁的政府,才敢於舉起屠刀,大肆的屠殺自己的同胞?

大部分的中國年輕人都有著跟我一樣的經歷,對於1989年的那段歷史,他們只能通過來到海外或者通過翻牆軟件在海外的媒體上一窺究竟。不過,即便擁有了信息渠道,很多中國年輕人對於那段歷史也並無了解和討論的興趣。他們根本就不知道六四,就算有人給他們講起來他們也是不痛不癢的,因為他們並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而且大部分中國人對於政治是無所謂的,因為他們已經被洗腦了,他們不關心政治,只關心學習和玩樂,沒有人願意談論那些沉重的政治話題。在我試圖和某些朋友談起六四事件的時候,常常會感覺到對方刻意的迴避,有的時候甚至會比較尷尬,很多人往往會選擇迴避這種敏感話題。

而在中國年輕人的心目中,對於如何評判六四事件,實際上也存在爭議。當我和中國朋友談起六四事件時,常有觀點不同的時候:有些同學會站在政府的那一方,他們認為當時因為是暴亂,情況非常的危急,中國甚至會有分裂的危險,所以政府是迫不得已才這樣鎮壓的。而且,很多人認為正是由於中共的鎮壓,才帶來了後面30年的穩定,才使得中國擁有了一段和平的發展時期。實際上,在中國大陸,很多年輕人要麼對於64事件不了解,要麼就避而不談,少部分人可能會發表一下自己的觀點,但往往都是支持政府出兵鎮壓學生,很少會有哪個人敢於公開的批評政府鎮壓學生運動。

自89年六四事件之後,中國的年輕一代,尤其是年輕學生在政治上的參與度驟減,在追求民主與自由的問題上似乎也行動力不足。確實,六四之後中國當局加強了政治控制的力度,現在中國年輕一代在政治上所享有的空間與89年相比小了很多。因為,在1989年時,中共還是有給這些學生表達聲音的自由,並沒有馬上就打壓他們,並且也是有一些談判的態度的。現在的話,中共對於學生的態度,或者對底層百姓想要保護自己的財產和人權的態度,會更直接——就是千方百計的阻止你發出自己的聲音。因為如果再發出那些不和諧的聲音,像當年一樣召集更多的人,如果再去天安門,成千上萬的學生或者百姓在那裡聚會、遊行,局面可能會不好收拾,畢竟現在的中國已經不像當年了,現在的中國得到的國際關注會更多。

除了政治空間被壓縮之外,89年六四事件中學生們的遭遇也讓後輩的年輕人感到心寒,甚至恐懼。89年之前的學生對於國家的命運還是懷有一種單純的熱情和嚮往的情懷,覺得自己在國家民主化的過程中是有責任的,但這份單純在那一夜都被中共無情的摧毀和踐踏了。我注意到現在仍有一部分年輕人對民主、自由、人權還有一些嚮往,但是這些年輕人敢於像當年的年輕人那樣走上街頭去抗議中共的專制獨裁,去爭取自由、民主和人權嗎?對於這個問題,我是非常懷疑的。我認為,六四事件中中共對學生和平示威的暴力鎮壓,以及之後對學生運動的參與者長期的迫害使得現在的年輕人不敢再採取和當年的學生一樣的抗爭方式。現在的年輕人也更了解走上街頭的危險性。所以和當年比,他們往往顯得更謹慎一些,也更膽小一些。不過,和老一輩相比,如今中國的年輕人有更多的娛樂設施,生活也可能會更安逸一點,至少是心理上的安逸和滿足。但是對於政治參與,我覺得他們也是有很大的參與度的,特別是在微博上,每當一些事情發生的時候,有很多很多人會去參與社會議題的討論,這種新型娛樂和社交的方式在潛移默化中促進了他們對社會議題的關注,也調動了年輕人的參與熱情。事實上,我們也看到有一些中國的年輕人在臉書和推特等社交媒體上自發紀念六四,向當年的參與者表達敬意,也抒發自己想要為中國的民主進步做出貢獻的決心。

如今中國的年輕人享有更為廣泛的信息渠道和更為快捷的信息傳播方式,視野也更為開闊,儘管中國當局試圖通過物質消費和娛樂享受來分散年輕人對政治的關注,但只要年輕人時刻肩負使命感,懷揣著對祖國和人民的責任,那麼他們依然有可能實現89年那場學生運動所未能實現的民主與自由的目標。

責任編輯:任慧夫

相關新聞
程曉容:「六四」30年 勿再誤判中共
紀念六四 專家:拒一國兩制 保衛自由台灣
陸委會喊話北京當局:平反六四 推動中國民主化
【新聞看點】中共禁談六四屠殺 世界掀回憶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