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9年06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新安採訪報導)近日,高考成績公布後,「河北高考8624名考生零分」現象引發關注,外界質疑考生缺考的主要原因之一為高考移民。有分析認為,在中共體制下,權貴階層享有招生保送制度,而老百姓只能在現行制度的縫隙裡去找路子,這個時候就出現了高考移民。
6月23日,河北省公布四十餘萬考生高考成績,其中零分考生有8624名,文科有6475名,理科有2149名。對此,河北招生辦回應出現零分考生是因為有缺考的或者交白卷的,往年都有,是很正常的事。
然而,外界卻普遍認為缺考率異常,有蹊蹺。除了棄考、作弊、出國等原因外,高考移民被認為是主要原因之一。網友留言表示,「零分也算正常!?還搞教育的?」「八千零分考生拉出高考貓膩,百萬家長呼籲統一高考試卷。」「中國現在的教育很失敗,未來在哪裡?」
有網友直言不諱地指出,各地分數線落差大,河北省的高考錄取分數線要高出個別地區100分,河北考生「到處高考移民。兩地戶口,兩地報名。」
次日(24日),河北省教育考試院官網被發現,本年高考成績零分人數不再顯示。據悉,今年河北省高考錄取分數線一本線文科549分,理科502分。
網友表示,「唐山滿大街都是公開的高考移民廣告!大部分都是移民到天津,內蒙,遼寧!」「(河北)占著京津冀一體化的名頭,享受的卻是高房價、霧霾、工廠進駐、高考大省。河北慘! 」
河北的張女士向記者表示,當地高考移民的情況是有的。自己也有親戚、朋友在天津買房,就在為了孩子著想。因為河北高考錄取分數線比較高,同樣被錄取到清華、北大,在河北要650多分,而有的地方500多分就能上。
「遷到別的市的都有。有的孩子才上初中(家長)就提前做準備了,把戶口遷過去,到那邊上高中。」她說。但張女士表示對兩地報名的情況並不清楚。
外界關注,近年來,大陸高考移民現象愈演愈烈,已經成為中國大陸的一個社會矛盾。
今年5月14日,廣東省教育廳通報,33名「高考移民」學生被取消廣東省高考資格。5月7日,貴州省招生考試院通報了3名2018年的考生「空掛學籍」,分別被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和北京外國語大學錄取,均已被大學取消學籍。
2016年,中共教育部下令,「隨遷子女不得在『流入』和『流出』兩地同時參加高考報名。」
根據《瞭望東方週刊》此前報導的「海南『高考移民』利益鏈調查」一文,2005年全國各地新遷戶入海南的9803名外地考生,其中有9300餘人在海口市報名參加當年高考,意味著外地人擠占了海口市49%的高考招生名額。
當年5月,海南省取消了340名同時在兩省報名高考的考生的考試資格。引發外省家長到海南省政府上訪,重壓之下的海南省教育主管部門又恢復了這些考生的考試資格。
據《濟南時報》報導,2002年高考前,海南省查出持假學生檔案報名的外省就讀生1人,持假戶口報名的24人,兩地重複報名的167人。新疆特克斯縣一名戶籍警察,「一夜之間為『高考移民』開出30多本戶口」。
但也有人對教育部門打擊「高考移民」不滿,認為「同一個國家,同一個國籍,何來的移民?」陸媒《經濟觀察報》一項關於深圳富源學校「高考移民」事件的調查問卷中,42%的人認為高校分省錄取本身就是不公平,「高考移民」是在挑戰不公平的制度;48%的人表示如果有「高考移民」的機會,他們願意嘗試。
對於「高考移民」越演越烈問題,前中國政法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教授游兆和認為,中國大陸的教育體制僵化、教育投入偏低和教育機會不平等是造成這一社會問題的主要原因。
「教育經費總是『差錢』,雖然現在勉強達到GDP的4%,但總量還是偏低,落後地區教育投入就更少,而教育行政開支又過高。不從根本上解決教育投入問題,難以改變落後地區教育現狀,只是人為地降低錄取分數線或提高錄取比例,反而會引起高考移民、教育資源分配不均、教育機會不平等等問題,引發一些新的社會矛盾。」他表示。
游兆和認為,高考移民現象的深層原因還在於整個社會缺乏道德誠信意識。教育部門和行政、公安部門聯手,為高考移民開假證明、假檔案、假戶口、假住址,這都造成了高考移民,同時也敗壞了社會風氣,使得考生本人、家長及大眾都成為實質的受害者。
中國問題學者薛馳表示,高考移民是制度性的問題造成的一個惡果。共產黨設計的戶口制度,把人人為地分為三六九等,通過這種方式控制、分配資源,高考保送生就是這種制度本身的副產品。
「社會現實逼迫著人,人人都在隨波逐流,想方設法搞各種手段。」他說,「高考制度看起來很公平,『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過了橋之後又「各顯神通」,在招生錄取上做手腳。搞得中國的社會制度、人際關係非常複雜。」
薛馳指出,中國教育最大的失敗,是共產黨要把中國人變成奴隸,而教育真正的目的是要發揮天賦,有獨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中共的黨文化教育就是奴化教育,對學生的束縛相當嚴重。#
責任編輯:林詩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