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9年05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吳英編譯報導)本月初,美中談判意外破局,川普(特朗普)政府展現堅定決心:中方不承諾結構改革,就沒有協議。
多位觀察人士稱,美國貿易代表羅伯特・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是美國與中方談判的最佳人選,因為他具有磐石般的意志,絕不會輕易妥協。
2016年6月,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站在匹茲堡一家工廠外面,在一堆壓碎的鋁片和一群支持者之間承諾:「如果中國(中共)不停止其非法活動,包括盜竊美國商業機密,我(如果當選)將使用所有合法的總統權力,應對美中貿易衝突,就這麼簡單,非常容易。」
2019年5月初,在美中談判極有希望達成協議前夕,中共給華盛頓傳來一份密電,要求撤回先前所做的承諾,包括結構改革所必須的修法工作。川普政府認為這是破壞整筆交易之舉,決定恢復已經推翻兩次的加稅命令,於5月10日將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的10%懲罰性關稅提高到25%。
中共隨後於13日宣布,自6月1日起,調高600億美元美國商品的報復性關稅,最高達25%。
北京或許沒有料到川普政府的立場如此堅定,寧可不達成協議,也不妥協。
美中談判從95%達成協議到陷入談判僵局,川普政府快刀斬亂麻,向外展現磐石意志:與北京達成的貿易協議必包括結構改革。
關注談判進展的專家認為,在這個令人意外的過程中,美國談判代表萊特希澤對川普總統的影響力是顯而易見的。
曾與萊特希澤共事多年的律師告訴《華爾街日報》說,有著幾十年國際貿易談判經驗的萊特希澤的談判目標,不是達成妥協或折衷方案,而是積極爭取最有利的協議。
最近離開白宮轉入律師事務所的克利特・威廉姆斯(Clete Willems)說,萊特希澤展現出眾所期待的談判特質,他的背景極適合與中方談判。
71歲的萊特希澤是川普政府貿易代表的最佳人選,他的理念和川普相近,認為與多個國家同時談判,無助於儘速解決貿易問題,而且無法充分爭取美方利益,雙邊談判比較容易促使對方讓步。因此儘管許多國會議員希望採取多邊談判的方式,萊特希澤今年3月在眾議院委員會聽證會上仍然表示,「參與談判的對手越多,越難談。」
對於中共長期以來採取的不公貿易措施,萊特希澤曾在2010年向美中經濟和安全審議委員會(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作證時表示,如果中國(中共)繼續違反市場原則,美國政府應考慮擱置在世界貿易組織(WTO)做出的低關稅承諾。
一些美國官員說,萊特希澤態度強硬的原因之一是,他認為中共過去一直沒有履行承諾及遵守國際義務,因此他希望與中方達成的任何新協議,都應該儘可能地納入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條款。
萊特希澤近期向美國國會議員表示,美方的目標是促進中方的結構改革,並稱中國(中共)的國家資本主義和盜竊技術行為是「攸關美國存亡或福祉的問題」。
對於美中談判,美中經濟和安全審議委員會成員邁克爾・威斯爾(Michael Wessel)說,「如果萊特希澤無法達成協議,那可能就達不成協議了。」
責任編輯:林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