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9年05月20日訊】大家好,歡迎大家關注新聞看點,我是李沐陽。
北京當局毀約,導致貿易戰升級。昨天(19日)晚上,川普在福克斯新聞專訪中表示,中方最終會同美國達成協議,但任何協議都不能是「50-50」協議,必須更有利於美國。否則,中國(中共)將被關稅徹底扼殺。
川普政府在提升中國商品關稅的同時,也加大了在全球範圍內圍堵中共科技巨頭華為的力度。日經亞洲評論引述消息說,德國芯片生產商英飛凌(Infineon Technologies)也暫停了向華為供貨。
在此之前,路透社引述知情人的消息報導,谷歌(Google)已經暫停了與華為的部分業務合作。此外還有英特爾(Intel)、高通等美國頂尖科技企業,都暫停了與華為的往來。
失谷歌支持 華為手機安卓系統停擺
大家知道,一個手機品牌是否成功,有個指標很重要,就是「海外出貨量」。近年華為在大力擴展海外市場,多家機構分析認為,華為手機在2016年、2017年的出口占比是三成多,現在已經有四成左右,他們還在爭取超過五成。
但是失去了谷歌的支持,華為手機的安卓系統不能再更新了,那麼它的Play商店、Gmail、谷歌地圖和youtube等等,包括Chrome瀏覽器,都不能再使用了。
市場人士分析,這對國內市場沒什麼太大實質影響,因為中共一直在禁止使用這些功能服務。但海外市場的用戶量很大,安卓不能更新,將會使海外市場陷入困境。
數據資訊中心CCS Insight的副總裁布雷博(Geoff Blaber)認為,華為在歐洲的手機業務將會受到很大的衝擊。「智能手機製造商如果要在歐洲等地保持競爭力,那些應用軟件就十分重要。」
華為用「鴻蒙」來替代安卓?
不過任正非認為,美國的制裁對華為的影響是「輕微」的。他對日本經濟新聞表示,華為會自主研發芯片,減輕對公司的衝擊。任正非信誓旦旦地表示「華為不會有問題,已經為此做好了準備」。
任正非所說的「準備」,可能指的是從2012年開始,在Linux基礎上開發自家的操作系統「鴻蒙」。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也曾表示,一旦不能再使用谷歌和微軟的操作系統,華為就會啟動B計劃,用「鴻蒙」來替代安卓。
華為也許有這樣的技術,不管是偷來的還是自主研發的。但開發一套新操作系統,面對的並不僅僅是技術問題。香港經濟日報指出,這裡面有更重要的兩大難點:數據交換和軟件生態。
用過蘋果手機、電腦和安卓手機、電腦的朋友常遇到這樣一種情況,一方的文件,另一方往往打不開。要經過轉換文件格式才能打開,這就是所說的數據轉換。
也就是說,如果華為用「鴻蒙」替代安卓,那麼可能同樣存在這個問題。人們通常使用的文件格式,包括音視頻和其它文件,可能在新系統中打不開。如果想打開,必須連接外面的世界才行。
「鴻蒙」想立足 華為需開發大量轉換器支撐
那也就意味著「鴻蒙」如果想立足,華為就得開發大量的轉換器來支撐,把安卓的可讀文件進行轉換。而現在世界上各種通用的文件格式成千上萬,對華為來說,這是「海量的工作」,也是第一道難關。華為有能力去完成這項任務嗎?值得懷疑。
另外軟件生態也是華為「鴻蒙」所面臨的一個現實問題。眾所周知,目前的手機市場基本有兩大部分,一是安卓,另一個是IOS。安卓系統幾乎占據手機市場的99%,大量的軟件都是圍繞著安卓系統開發的,涵蓋了生活的各個層面。
對市場來說,「鴻蒙」是「新生兒」,基本上沒有軟件支持。業內人士表示,沒有軟件支持,就算「鴻蒙」再強,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一部功能機。現在安卓上通用的軟件數不清,華為有能力讓軟件開發商再專為「鴻蒙」開發一套新的軟件嗎?香港經濟日報認為,這「屬於不可能的任務」。
大家知道,微軟當年想撼動谷歌,也推出了微軟手機,結果以失敗告終。而谷歌也曾想打入windows雄霸的小型電腦市場,也花了很多的心思,但現在仍然成不了氣候。
開發新系統 成功機會「微乎其微」
這兩個例子說明,想開發一套新系統取代市場的主要占據者,成功的機會「微乎其微」。微軟和谷歌尚且如此,華為比他們如何呢?就算是在大陸推出「鴻蒙」,又會有多少人支持呢?這些都是問題。
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中國問題專家甘思德(Scott Kennedy)認為,美國對華為所設的限制「很可能會摧毀這家公司」。
財富雜誌也分析認為,美國的措施可能會使華為陷入癱瘓,對它推出5G網絡將是極大的阻礙。
不確定川普是否讀過中國兵法,但他的這個舉措,就是現實版的「釜底抽薪」,從根本上截斷了華為的生存根基。
失去了谷歌等高科技公司的重要支撐,華為就像是「沙灘上的高樓」,蓋得越高,坍塌得越快。不只是「走出去」的能力被極大削弱,它的死去也是早晚的事。
好的,感謝您關注新聞看點,別忘了轉發點讚,再會。
大紀元《新聞看點》製作組
責任編輯:李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