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9年05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林燕綜合報導)在中方貿易談判代表回國後,中共週一(5月13)宣布對美商品採取報復性關稅措施,回應美國剛生效的對華2,000億美元商品的新關稅,但中方最新清單比去年悄悄減少了67個。
中共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週一發出公告說,自2019年6月1日零時起,對已實施加徵關稅的600億美元清單美國商品中的部分,提高加徵關稅稅率,分別實施25%、20%或10%稅率。對之前加徵5%關稅的稅目商品,仍繼續加徵5%關稅。
根據最新清單,中方將對美國的肉類、小麥、葡萄酒和液化天然氣等2,493種產品加徵25%的關稅;對部分化學品、炊具和紙張等1,078件物品加徵20%的關稅;對假髮和紡織品在內的974種產品加徵10%的關稅;對電腦、B超診斷儀等機械產品595種美國產品徵收5%的關稅。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列入的對美徵稅商品共5,140個稅目,比2018年8月3日宣布的稅目數減少了67個,剔除了第四類中的部分商品,包括中小型飛機以及車輛配件,該類商品的稅目數從662個減至595個。
對比2018年9月24日,在美國對2,000億中國商品加關稅後,中方對價值600億美元美國商品徵收5%至10%的關稅,受影響商品包括液化天然氣、化學品、冷凍蔬菜和食品配料。
中共硬拼報復美方關稅不等量 美尚留大量籌碼
中共外交部發言人以及中共媒體週一繼續展示「強硬」姿態,但從技術上說,中共的貿易報復措施不可能等量。
中共本次對600億美國商品加徵四等不同關稅,即便全部按照最高的25%稅率加徵關稅,也只有150億美元關稅。而美方對2,000億中國商品加徵關稅,按照25%徵收,則有500億美元。
且因兩國貿易體格不同,硬拼戰術已讓中共在關稅上接近耗光子彈。
根據2018年美國聯邦政府的貿易數據,中共目前僅對大約100億美元美國商品,尚未加徵報復性關稅。這意味著,中共的報復子彈僅剩100億美元。
2018年,美國自中國進口總額為5,395億美元,除去已徵關稅的2,500億美元,2,895億美元中國商品尚未被加徵關稅。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推文說的3,250億美元中國商品,或係根據2019年自中國大陸進口的預估金額為準。屆時所有自中國進口商品都會被加徵關稅,包括手機、電腦、服裝、鞋類和其它消費產品。
中共多次反悔 美方:別再跟我玩花樣了
在北京週一宣布報復關稅之前,美國總統川普也再次公開發推文、警告中方不要進行任何報復行動。
「中國(中共)不應該報復——那只會變得更糟!我公開告訴習主席和我在中國的所有朋友,如果你們不想達成協議,中國將受到非常嚴重的傷害,因為公司將被迫離開中國、搬到其它國家。」他寫道。
I say openly to President Xi & all of my many friends in China that China will be hurt very badly if you don』t make a deal because companies will be forced to leave China for other countries. Too expensive to buy in China. You had a great deal, almost completed, & you backed out!
— Donald J. Trump (@realDonaldTrump)
美中貿易談判於上週五(5月10日)結束,雙方未達成協議、無果而終。而稍早,北京在雙方接近達成貿易談判協議時,突然撕毀承諾、想要重談,導致美方貿易團隊忍無可忍、集體建議總統川普加稅。
《華爾街日報》週一的報導提到,在雙方過去多月的談判中,中共多次反悔此前談妥的項目,美方貿易談判代表羅伯特·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曾就此「對中國(中共)發出嚴厲警告」。
美方一名談判人士告訴華日,在談判中,有時美方認為已經取得一些成果,然後中共突然又出現一些倒退,這種情況常常更為令人惱火。
「我們數次表達了相當嚴重的受挫感。」他說,「你可以對一些人態度友好,但有時必須說:『別再跟我玩花樣了。』」
中方對民生和能源產品徵高關稅 百姓遭殃
中共對消費品以及中間產品提高關稅,無疑也會給中國老百姓帶來大面積傷害。
比如:美國的肉類、小麥、葡萄酒和液化天然氣等民生類產品在25%的關稅清單內。這些都是美國出口中國的重要商品種類,雖可能對美國農業和能源行業造成影響,但也意味著中國老百姓不得不為更高價格的能源買單。
因為對民生類產品而言,中國是買方市場、美國是賣方市場,在貿易均衡的情況下,從來都是賣方占上風。
美國總統川普已下定決心要贏美中貿易戰,並指示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開始起草對剩下的價值超過3,000億美元中國進口產品加徵關稅的程序。
預計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週一將會在網站上公告細則,包括展開徵求公眾對額外關稅提供評論意見的法定程序細節,並很快在聯邦公報刊登公告。 #
責任編輯:林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