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9年04月10日訊】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有生命的社會人都活著,每個有生命的社會人都會死去。活著的人舌頭必有水(粘液),死去的人舌頭上必然沒水。這便是漢字「活」字的造字含義之一。這種造字法,在「形聲」、「像形」、「假借」、「會意」 等造字法中屬「會意」。活的話題五彩繽紛,萬紫千紅,為人津津樂道;雖然明知「死」是必然的,但很少有人會直面議之。這是大千正常社會中的「正常」之一。記得,著名的晚清「戊戌變法」中,為國獻身流血的「七君子」 譚嗣同豪情萬仗地大義宣言,如若前人的反清革命尚未有人為之喋血,那麼,「流血當以嗣同為始! 」是的,尚若歷朝或未有太多的論「死」話題小文,則祈願以本篇為拋磚引玉……。作者巧姓施;祈盼死字同音之下無什麼「忌諱」,生而久之想塗一篇「死」的文字,衝決談「死」變色的「不吉利」禁區,雖然活與死對立統一併存,然惶恐指指點點今日當忘卻林林總總的「指瘋罵傻」,欣然下筆罷了。
翻開手頭的隨身筆記本,想不起何時記上這樣一首打油詩:「再過幾十年,我們來相會,運到火葬場,全部燒成灰,你一堆,我一堆,誰也不認識誰,統統運到農村做化肥……」 。通俗,順口,淺顯,形象,撲實,真實的中國文字,是實實在在死的宣言!亦為絲絲入扣的人生總結!掩卷沉思,心底不禁湧上幾分淡淡的悲哀,難道這就是上帝創造的脆弱生命?又想起近代社會,幾句流行於民間官場的順口溜:「官大,官小,沒完沒了,早死,晚死,早晚得死」 。「官再大、錢第三十五篇 再多、閻王照樣土裡拖……」如果牛頓、咖利略,達爾文,歐姆等著名科學家還無暇顧及「人生定律」的研究不仿就把這些作為,人生和生死的補充定律吧。「死」究竟是什麼?真有死嗎?成人自然心知肚明,童幼 Baby 們卻未然。 中國古代「三字經」開宗明義說:「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當每一個生命人,帶著一聲「哇」哭聲,從娘胎呱呱墜地之際,根本不知道「死」是啥回事,至瑧日漸長大成人,所見所聞日日倍增,還真槍實彈見到他人們先人們的逝去,於是乎才確確實實相信「人是會死的」這一大徹大悟。「命長存,死亦存焉,我豈能忘卻死生……?人生的路上懸著一股冥冥的天命,其實人類本不知道死,死的人多了,也便有了死……」。正是這種啟發。
死非常可怕嗎?答案當然肯定。對於每一個「小我」言,寶貴生命唯有一次,死便意味著個人一切活動戈然中止面離開這瞬息萬變的芸芸世界;對於「大我」整體社會,死又意味一個個是生命被一個個新生命替代更新。人類非但不會滅亡,反而繼續生生不息前行。一句民諺曰:「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何得氣壯山河!這是百姓對死神的錚錚豪言。有道是:「該死的留不住,該來的擋不住。」車水馬龍也好不熱鬧矣!勸君要遵守一定的「交通規則」。因為歷史潮流,浩浩湯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矣!
面對「死」哲理,不妨一覽古今中外面面觀。上至帝皇將相,達官貴人,下至草根凡民,布衣百姓,又如何直面視之?無論是中國民間傳說裡的深山靈芝仙草,還是九天深宮中,太上老君雲海盡頭八卦香爐中精鍊的長生不老仙丹;不管是嫦娥奔月時口吞的升天仙藥,還是王母娘娘南天后宮蟠桃鮮果,都沒上古代的長生不老美夢如願以償,即便是當今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一股鋪天蓋地勢不可擋的「萬歲萬萬歲」,「萬壽無疆」美夢,到頭來也只能抱憾終身,當然,水晶棺木就作為對死的抗拒,也不失為一種上策。
南宋愛國民族英雄文天祥在著名的「正氣歌」中言「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抗金名將岳飛在《滿江紅》詩詞中嘆曰「白了少年頭,空悲切!」中國古代先賢忠烈們對死的悲愴憤然紙上!五六十年代名噪一時,來自國外樣板的前蘇聯名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說「一個人的生命是應當這樣渡過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是當年當局推薦給中國青年人的外國人生座右銘。從小就飽受這種教育;五六十年代孩提的我,至今耳翼仿佛回聲如昨……再看國外吧!幾經反覆,終於從總統寶座上翻車下野,飽受彈劾之苦為當今韓國女總統朴槿惠。在北京清華大學某次演講中說:「在人生低谷,我受到的啟發是人生一世,終為塵土,就算有 100 年光陰,也不過是歷史長河中的漣漪。」「朴總統」淡淡生死的醒悟觀,使自己終於成為歷史長河中的一條漣漪和一名漣漪總統;早早與政治上的死亡結伴為伍。
探源一下生死的真諦和順序吧。黃帝內經《素問》中,《上古天真論》告知天下蒼生,「上古之人,知其逆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勞作,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這是古訓中樸實正常的人生之路,平靜而自然。當今社會,科學和人心之巨變,使死的法則複雜多了,用現代的話說白了,人生其實本就是一列由襁褓開往終點站墳墓的直達高鐵列車,每趟專列開行幾十年,起點站位於四面八方,五湖四海,終點站永為唯一盡頭,即閻羅爺的陰曹地府。沿途主要站口有 Baby 站,童年站,少年站,青年站,結婚站,中年站,老年站,病重站,死亡站……在這趟人生高鐵上,為你服務的列車員們就是各類各科學有專長的各地醫生們。列車廣播室不停地報告說:「旅客們,人生前方的終點站都是火葬場或墳場,人人在列車上排隊就坐。」而「醫生們」職責之一呢,就是維護人生的乘車秩序,重點防止有人貿然插隊或行為不軌而提前到達終點站墳墓,時不時地把「違規」者從「死亡」的長隊裡「拎」出來往後挪位,這就叫做治病救人,把「病患」從死亡線上挽救回來。
當然,世上總有一些「釘子戶」與醫生們違抗較勁,面對實在拎不動,不守規矩的,例如一些癌症患者,醫生們也只能眼睜睜地讓他們提前到達終點站了事,例如一些早夭者或醫術乏力者等等。
回溯歷史,歐洲中世紀著名哲學家蘇格拉底在被制傳播異論後的辯護詞(引自《柏拉圖對話錄》),是這樣說的:「離別的時刻已經到來,我們各走各的路,我將死去,你們要活下去,只有神知道哪個走得更好。」蘇格拉底為了捍衛真理,不惜以平靜的死來抗爭一帶統治者,其勇氣與精神至今令人肅然起敬!
在中國,經歷過 60—70 年十年「文革浩劫」的善良人們,至今都難忘當年的「」和「王傑」等名字,如今,「王傑同志」已不得而知了。王傑同志被大肆宣傳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生死觀著實是那個紅火火政治第一,政治至上年代的時代潮流代表。不錯,革命是要死人的,革命人是否一定要「死」呢?死了的人是為了革命,不死的人是否就一定不革命呢?答案恐怕就待考了。
人活一世究竟為何?答案各不相同。其實天下蒼生都是西方上帝和東方閻羅爺派到世上來的打工者,且是不折不扣的義務時工,或「合同工」,從娘胎到人間,從農村到城市,甚於地球到「星球」……合工期限最長是 100 年左右,「雁過留聲,人過留名」任何時間地點,生命一定要有活力才有意義。人生如航海,做人有方針,事事守本分,平安自在心,光輝留世上,不枉過一生,這個世界是多元化、多極化的,信仰更是人各異之,但歹善歸一,終極目標相同,對於古老的基督教而言,倡導主的恩頌與榮耀,對於源遠流長的佛教則重視佛家的慧根與佛緣。中國佛教界著名的聖嚴法師從佛家的信仰中教導天下眾生:「當你快樂時,你妄想這快樂不是永恆的;當你痛苦時,你妄想者痛苦也不是永恆的。」又說:「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大師們總結的佛家真知灼言是天下眾生生死航程上的一盞明燈。
人生之在世,除了順天命的壽終以外,太多的死於非命可你何有它的國人悲嘆惋惜,至今家屬及親友捶胸踲足,悲從中來,除了不可避免的人類戰爭死之外,太多的現代死當屬於人禍事故。最好的教訓沉痛深刻,應當記取防範。從某年 6.1 東方之星長江旅遊客輪湖北長江奪命五百老人,從某年江蘇崑山某粉塵工廠車間粉塵爆炸火海奪命上百,從某年上海苦爭安來教師公寓高層橫竄百十生靈塗炭,到某年震驚世界的天津港危險品倉庫大爆炸,到某年深圳人造垃圾山超高而滑坡吞食民生,直到震撼一時的某年中國空軍殲 10 戰機第一代美女飛行的跳傘,到某年江西豐城在建電塔平台高空坍塌七八十名白煤為主河北民工被埋,太多的慘像給死蒙上了陰影。更各地時有你聞的煤礦大山死亡事故 ……血是一樣的鮮紅,悲是一樣的流淌,心是同樣的呼喚!在死亡面前追認烈士和非列士們都是一個等號,因為生命只有一次,故而以此為由,烈士越少越好!有志者志常立,無志者常立志!
當我們攜手並肩參加完某一場嚴肅悲切沉悶的葬禮,總會從心底盪起一陣陣無限感慨。當我們掙扎站起,從某一場大痛中初癒,總會身不由己地腦海中翻騰萬般。面對著這一切,我們深感有的人死了,但他/她還活著,有的人還活著,但他卻早已死了!只是一口餘氣尚未絕盡!這種死活感又豈能言語表達?我們能做和應做的是:用平靜的心,去接受無法改變的事,用勇敢的心,去爭取可能改變的事,用自身的智慧,去分辨這二者的區別。正所謂:明代洪應明的《萊根潭》書中對聯那樣: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人生最大的成就是從失敗站起來,無論你多大年紀,境遇逆順,始終保持正直,寬容積極,樂歡的心態,就能有效地促進機體新陳代謝和自身免疫力。記住三句話吧,失去了金錢,沒失去什麼,失去了健康,失去了生命之半,失去了希望,就失去了生命的全。
活的法則之一就是不急不惱,百年不忘。不懶不惰,益壽延年,不貪不坑,生命恆長,樂觀豁達,勇敢堅強!如此而生,生命之樹則長青不敗,化《死的雜說》為《活的大全》,活的百科全書》!
雖說「雜說」總不能「概全」,但我們可以記住,死是永恆的,而生是暫時的,死是必然的,而生只是一種偶然,死是可怕的,也不是可怕的;生是可喜的,也不是完全可喜的!記得珍惜身邊所有的人,珍惜今生的相遇,不要鬥氣,不要斤斤計較,更不要坑人、害人!好好說話,相互理解幫助,因為每個世人的時間只會越來越少,最終還是要互相分離……回到本文開頭的「打油小詩指定的」地點報到去的,珍惜時刻分秒,好好活著,簡單樸實,過好每一個未來的明天,以健康的「活」,回答《死的雜說》的「胡言亂語」。
且行且珍惜,漸行漸止;
富貴在天,生死由命;
處變不驚,處驚不變;
你什麼時候放下,什麼時候就沒有煩惱,善哉!
責任編輯: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