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9年04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林燕編譯報導)中國第一季度的官方經濟增速達6.4%,工業產出出現反彈,這些指標與經濟學家的預測相反,中國經濟真的復甦了嗎?
《華爾街日報》週一(4月29日)報導說,事情並不完全如表面看到的那樣。要說中國經濟現在就到溫和的復甦了,這樣的證據還不夠充足。
中國宏觀經濟的一些重要指標在一季度獲得改善,總體扭轉去年逐季回落的勢頭、一季度同比略超預期;同時,隨著借貸成本下降、放鬆對影子銀行的打擊,中國國內房價有可能會再次上漲。
但如果逐項分析中國經濟,經濟結構已釋放出一些危險的信號。淨出口一直是帶動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指標。
2019年第一季度的淨出口同比增長是1.5個百分點,而2018年第四季度的同比增長是0.5個百分點。這再次表明,中國經濟非常易受關稅和世界貿易量不穩定的影響。同時,也證實中國經濟改善的原因跟中美貿易衝突獲得緩解有關。
外界認為,北京或許沒有美化貿易數字,但數據背後存在的季節性和一次性因素不容忽視。2018年第一季度是中國自2014年以來首次出現季度性貿易逆差,跟中國新年假期的時間期錯位有關。所以,2019年的中國新年在2月,所以對應的第一季度淨出口增長屬於正常範圍。
值得一提的是,中共的增值稅減稅調整是重要的影響因素。增值稅減稅從4月1日開始實施,導致出口商將4月的一些貨物提前到3月,以獲得較高的退稅率;對企業生產活動的影響也是如此。
華創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牛播坤在上海高級金融學院主辦的一場公開課上也表示,增值稅減稅自4月正式實行、對應的是,大幅提振企業在3月的採購和生產行為,由於減稅對工業生產的擾動影響難以拆解,因此3月工業生產回升的背後有多少來自真實的好轉尚待觀察。
此外,經濟可能還存在的擾動因素包括:財政廣義赤字空間有限,僅是財政節奏明顯前傾,越前傾越意味著下半年後勁不足的擔憂仍在;製造業從二季度開始面臨基數壓力;目前地產竣工(的良好勢頭)能否延續到三季度,同時棚戶區改造弱化後三四線城市的地產銷售何時開始大幅回落等。
牛播坤預測,從短期來看,中國經濟的前半年沒預期中那麼差、後半年也不會如想象中那麼好,經濟走平的概率在逐漸增加。
再看其它指標,進口疲軟、投資和消費仍在繼續減速。最新數據顯示,3月份中國零售額增長了8.7%,此前增長一直停滯不前,接近15年低點;但總體第一季度的進口額下降,仍加劇外界對中國需求疲弱的擔憂。其它重要經濟指標,如電力生產和就業也在走軟。
也有觀點認為,隨著貸款增長的再次回升,投資和經濟增長可能只是時間問題。
法新社早先報導說,中共在3月的二會期間宣布的重大計劃以支持萎靡不振的中國經濟,包括宣布大規模減稅、減費以及提供融資支持。隨著銀行貸款和未償還信貸總額加速增長,預計新的信貸將大量湧入金融體系。但分析人士認為,這些舉措需要約6個月的時間才能出現推動經濟復蘇的跡象,6個月內有太多可能發生的事情,就怕陣雨會再度抑制投資者的情緒。
還有一種看法是,中、美貿易戰得到緩和,增強了中國企業家的投資信心,加上中共央行連續幾個月大規模放水,讓一些夾縫間生存的民企得以緩衝。
同時,2018年末油價大幅下跌也推動了中國的進口成本下降。
《華爾街日報》說,把上述所有因素放在一起,你會發現,促進中國第一季度淨出口的「增長因素很難再次重複出現」;「中國經濟復蘇不是你想的那樣,天晴仍需帶雨傘」,以備不測風雲。#
責任編輯:林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