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9年03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安琪編譯報導)「上大學」、「拿學位」、「拿大學文憑」,這幾乎是如今所有高中生的「夢想」,也幾乎是當今所有家長們「望子成龍」的標準。然而,這麼多年過來,只有理論的學歷似乎已經不靈了,那些擁有實用技能的求職者更容易獲得高薪職位。
像其他大多數美國高中生一樣,加雷特·摩根(Garret Morgan)曾經不斷地激勵自己:「上大學!拿大學文憑!」
「從小到大,我都是這種想法,『不上大學就沒有出路。』」摩根說,「人人都想上大學。」
他為這個「理想」「奮鬥」過,但之後還是放棄了,轉而去了技校。
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訓,現在他已經是一名鐵工——正在西雅圖 – 塔科馬國際機場(Seattle-Tacoma International Airport)附近工業園區的一個高屋頂建築內施工。
摩根和其他幾個男女同事都穿著工作靴,戴著安全帽和卡哈特(Carhartt’s)工裝,身上系著安全帶,腰帶上掛著厚重的扳手。
此刻,他們一起配合,將一塊600磅的「工」字梁安裝到指定位置。
在西雅圖,建築起重機密密麻麻,到處可見,雇主們都喊著需要熟練鐵工。現年20歲的摩根已經有兩份鐵工工作——離開太平洋西北鐵工店(Pacific Northwest Ironworkers shop)後,就來到這裡的施工現場。
摩根的報酬是28.36美元/小時,也就是說年收入超過50,000美元,而且每年都在穩步增長。除了工資之外,他還有福利,包括施工現場雇主給他的退休金,同時他還在接受著培訓。
至於他的高中同學,「他們還在上大學,」他苦笑著說,「可能會有一天,他們掙的和我一樣多。」
Recent High School grad, Garret Morgan, gave college a try before he realized that he wanted to be an ironworker. At 20, he now makes more than his peers pursuing a 4 year degree and his wage will continue to climb. And he’s not the only one!
— Oregon Tradeswomen (@ORTradeswomen)
拉響警報——供需失衡
由於技工短缺,從而造成技工的工資更高。相反地,大學畢業生們的錢囊則越發羞澀,學生貸款卻持續見漲。
由於高中生們都一心要去拿大學文憑,以至於只需更短時間和更低費用,完成培訓即可勝任的高薪職位空缺填不滿。這種現象既影響了學生,也會對經濟構成實際的威脅。
「父母都望子成龍,」邁克爾·克利夫頓(Mike Clifton)說,他在距離西雅圖約20英里的華盛頓湖理工學院(Lake Washingto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教授機械加工課程。 「他們陷在『四年制大學文憑』裡不能自拔,他們沒理由覺得技工不好,除了他們僱了水暖工,要給人家開支票的時候。」
“Parents want success for their kids,” said Mike Clifton, who teaches machining at a technical college near Seattle. “They get stuck on [4-year bachelor’s degrees], and they’re not seeing the shortage there is in tradespeople until they hire a plumber and have to write a check.”
— Nancy Yang (@n_yang)
在2018年的一份報告中,華盛頓州審計局(Washington State Auditor)發現,技術類的高薪職位在「乞求」人才,因為學生的理想幾乎都是「上大學」。
因此,該機構的職業指南中,除了其它的選項,還包括不需要四年制學習的技校——最早七年級就可以開始。
該報告的共同作者克里斯·科蒂內斯(Chris Cortines)說,「高中學校一直在強調學生要考上四年制大學。」
然而,根據全國學生信息中心的數據,全國范圍內,有33%的高中畢業生進入四年制公立大學後,在六年內尚未獲得學位;在四年制私立大學裡,這個數字超過20%。
「也許他們需要多了解一下其它的選擇。」科蒂內斯說,儘管人們普遍認為,「人人都要上大學,別無它路。」
「當你看到學徒和其它職業拿到的工資差別,以及你不用支付四年學費卻可以一邊學習一邊賺錢,你真的應該多考慮考慮其它的選項。」科蒂內斯說。
華盛頓州並不是個例
根據來自美国建筑承包商协会(Associated General Contractors of America)的信息,全國70%的建築公司難以找到合格的工人;在華盛頓,這個比例是80%。
該州審計局報告說,華盛頓州對木工、電氣、水暖、鈑金加工和管道安裝等方面技術人才的需求已經超出本州的應付能力。許多用人單位支付的年薪超過本州平均年收入——54,000美元。
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的數據,到2022年,建築業以及衛生保健和個人護理等職位需求占所有新工作崗位的三分之一,同時還需要更多的水暖工和電工。
而且,來自美國教育部的報告稱,由於政府將對道路、橋樑和機場進行大規模翻修,未來五年內基礎設施相關領域的就業機會將比正在接受培訓的人多出68% 。
「經濟的發展肯定會把這個問題推到最前沿。」華盛頓湖理工學院院長艾米·莫里森·高銀斯(Amy Morrison Goings)說。
華盛頓湖理工學院總是這樣教育學生們,「每一天都是企業在主動聯繫學校,問學校有誰可以去上班。」
來自美國喬治城大學教育與工作中心(Georgetown Center on Education and the Workforce)的數據顯示,在美國每年總共有3,000萬個平均年薪超過55,000美元的職位不需要大學文憑。
30 million U.S. jobs that pay at least $55,000 don’t require a bachelor’s degree, says Georgetown University’s Center on Education and the Workforce.
— The Hechinger Report (@hechingerreport)
然而,大學文憑進行曲還在繼續。雖然有它的人比沒它的人更有競爭力,收入更多,但這種優勢似乎在削弱——進行通貨膨脹調整計算後,2015年高學歷從業者的中位數收益低於2010年。
「(老師和家長總是說,)大學文憑被視為美國人的夢想,這是你們最好的選擇。」「促進職業技術教育協會(Advance CTE)」副執行主任凱特·布勞斯維倫·柯瑞默爾(Kate Blosveren Kreamer)說,「問題是在許多情況下,這種盲從會適得其反。人們在沒有計劃的情況下上大學,沒有職業規劃,因為高中時的心態只是『上大學』。」
當然並不是說技工,或者是製造業就不需要高中以後的再教育了。大多數監管機構和雇主都需要從業者持有證書或認證等。
但這些所需要的時間和投資都比大學文憑所需要的少。例如,華州審計局指出,華盛頓州的學生在州內社區學校或技術學校學習的支出不到四年制公立大學的一半;不到四年制私立大學的十分之一。
美國教育部報告指出,有職業和技術教育的人比只有學歷的同行更容易找到工作,而且更有可能從事自己所學的專業。
但是年輕人似乎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根據美國教育部門的數據,在職業教育中獲得三個或更多資格認證的高中生比例從1990年的四分之一下降到現在的五分之一——通常,這種學生是對技術類職業真正感興趣的。
各州都在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華盛頓不是唯一注重這個問題的州,各州都在紛紛動起來,著手解決這個問題。
加州投入2億美元改善職業和技術教育;愛荷華社區學院和企業正在合作增加「與工作相關的學習機會」,包括學徒、影子工作和實習機會等。
密歇根州由於技工嚴重短缺,州長里克·斯奈德(Gov. Rick Snyder)於2018年2月份宣布拿出1億美元——他打個比方說——實施二戰後重建歐洲的馬歇爾計劃(Marshall Plan)。
田納西州州長比爾‧李(Bill Lee)於2019年2月份宣布了他的第一項立法推動——增加學生職業和技術培訓的機會。
在聯邦一級,川普政府和兩黨都支持將佩爾(Pell)助學金用於短期職業培訓課程——不僅僅用於大學學費。
品牌觀念影響人們的職業取向
要解決學生過分追求大學文憑的問題,只有錢是不夠的,職業和技術教育的倡導者們認為,更大的挑戰是要說服父母們:上技術學校能找到好工作。
而且,很多父母認為,「這種工作很苦,我想讓我的兒子或女兒得到更好的。」
華盛頓湖理工學院的學校名稱就能夠反映出很多人的這種觀念——該校名稱從「華盛頓湖技術學院」改為「華盛頓湖理工學院」,就是為了避免被人們誤認為這是職業學校。
因此,加利福尼亞用來支持職業教育的2億美元中,將有6百萬美元用於改變人們對職業教育的看法。
和摩根一樣,傑西卡·布魯斯(Jessica Bruce)也選擇了這條路。
高中畢業後,她還在猶豫「我這輩子要做什麼」的時候,被一家職業學校錄取了,於是她順其自然去了這家學校。
現在,她已經是一名鐵工學徒,報酬是32.42美元/小時——年收入超過6萬美元,同時還在繼續接受培訓。她笑著說,以她5.2英尺(合1.58米)的身高,她「可以跟著大男孩一起(在施工現場)跑來跑去。」
至於是否會因為沒有大學文憑而被人瞧不起,布魯斯並不怎麼在意。
「(很多人的)誤區在於——我們賺的不多。」說完,她又笑了起來。#
責任編輯:林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