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惠林:高科技 VS. 高失業率、高貧富差距

人氣 920
標籤: ,

【大紀元2019年02月04日訊】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去年底接受媒體採訪時,再度重申「數位經濟時代來臨,將在25年內再次改變人類生活的樣貌,並帶來更嚴重的貧富差距與失業問題,需要政府與教育單位一起解決。」

其實,關於此種高科技與高失業率、高貧富差距將長相左右的示警,早在千禧年之際已頻頻發出。但在「科技進步乃經濟成長最大驅動力」下,相對地受到忽視。而且,科技進步可創造出就業機會的看法也大有人在,如何興利去弊,一直以來都是個棘手課題。

科技的進步,尤其是資通訊科技,雖然提高了勞動生產力與產出,科技發展所帶來經濟的果實卻是集中在少數人身上。善用科技的個人與企業家,能快速創造財富,但是跟不上腳步的,卻可能成為科技發展下的犧牲者。經濟學者EdWolff早已指出,1983至2009年美國財富的增加全部集中在收入前20%的家庭,其中80%與40%的財富增長分別由收入最高的5%與1%家庭所享有。科技做大了經濟的餅,但卻有「贏者全拿」的結果,以至於所得分配不均。

Brynjolfsson與McAfee也早在2011年出版的《與機器競賽》(Race Against The Machine)一書中,指出到2011年中,美國經濟的衰退已經正式結束,2010年美國公司在設備與軟體上的投資迅速地回復至其歷史高點的95%,公司獲利亦創新高,但是失業率卻仍然居高不下。他倆認為造成平均收入與GDP增加,但中位數收入卻降低的原因是科技發展太快,一般勞動者或組織,在技術、知識、心理與政策上沒有辦法跟上科技的發展,因而輸掉這場與機器的競賽。

就科技與經濟的發展歷史來看,科技的創新與使用常伴隨著對勞動市場的衝擊。譬如email的使用大量降低對郵務人員的需求、國道電子收費系統(ETC)的採用,使得台灣900名收費員需要轉職或面臨失業危機。部分英美超市或連鎖商店早已開始使用自助結帳系統,亞馬遜(Amazon)為了因應快速成長的人力支出並提高運送作業效率,2012年以7.75億美元併購了倉儲機器人製造商Kiva System Inc。飛利浦在荷蘭Drachten的自動化工廠只僱用其在珠海1/10的人力,以128具機械手臂日以繼夜的組裝電鬍刀,根據《紐約時報》報導,其產線經理宣稱透過這些精密的機械手臂將可以組裝任何消費電子設備。

在過去,一般認為電腦適合應用在記憶、運算與資料處理,但無法理解資料的內容與含意,也無法處理複雜性的圖形與樣式辨認(pattern-recognition)問題。在2004年出版的《新勞動力分工》(The New Division of Labor)一書中,以駕駛卡車為例,指出卡車司機必須憑藉視覺、聽覺與觸覺來反應在車陣中遇到的突發狀況,電腦不能模擬或推測駕駛人行為,這種複雜行為的處理不是電腦可以控制處理的。然而,在2010年,Google自動車以視訊相機、雷達感應器與光學定位測距感應器及其詳細的Google地圖資訊,在無人協助的情況下,在加州行駛了1,000英哩,並在經過20萬英哩自動駕駛測試安全通過之後,於2012年獲得美國內華達州的牌照,加州也隨後開放自動車上路。IEEE(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推估至2040年,路上有75%的車會是無人駕駛的自動車。Brynjolfsson與McAfee亦在書中以GeoFluent即時翻譯軟體為例,說明電腦早已可以處理複雜性溝通的能力。在科技快速發展下,電腦與人腦的功能似乎更接近,更多的工作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會受到機器威脅。

不過,科技創新一方面取代某些人力工作,一方面也創造新的就業機會與商機。因為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與社團網絡如Facebook等的流行,使得應用軟體(App)盛行。早年就有估計,自2007年iPhone上市後,至2012年在美國創造出約46.6萬個工作機會,而這個數字只是針對單純的App公司,還不包括如電信營運商、Amazon、Google、Apple或Facebook等相關與基礎設施公司。而電子商務與電子交易平台如Ebay與Amazon,亦使得個人或企業可以低成本創業,並利用網路無國界的特性接觸全球市場。

雖然電腦功能日益強大,且早已有許多軟體能賦予電腦學習能力,但人類的直覺、創意與應變能力是電腦所沒辦法比擬的。Brynjolfsson與McAfee早就建議,企業或個人應該善用科技,藉由機器提升競爭力,而非與機器競賽,而「創新」為其主要的解決之道。企業需要以「企業家精神」,發展「創新」的組織架構、流程與商業模式,充分利用日新月異的科技與人力,以熊彼得的「創造性破壞」過程滿足市場需求,創造利潤。

為因應科技的快速發展與產業結構的變遷,除了如張忠謀說的應該透過教育或訓練外,個人應學習如何應用發展中的科技,並應該學習取得在現在與未來不會被機器取代,與電腦互補的技能,避免成為技術性失業的一員,畢竟「求人不如求己」啊!

責任編輯:朱穎

相關新聞
吳惠林:評介202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吳惠林:這真是一堂精彩絕倫的經濟學課
吳惠林:貪得無厭vs.適可而止
吳惠林:大停滯與科技創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